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弟(上)

(2008-07-28 02:21:44)
标签:

青春飞扬

分类: 家庭生活
                       小弟(上)

     小弟,就是我的第二个弟弟,他的小名叫柳柳,大名是各取父母的姓氏为姓名。

   妈妈怀上小弟的时候,本来是不打算要的。老大老二张口要饭吃,生计已经够难维持的了。妈妈选定了日子准备要做人流,可到了医院的时候,被护士长给劝阻住了。人家说,马上政策就要变了,以后每家只能生两胎,你现在有了第三胎,还要打掉,多可惜呀。妈妈突然觉得意外之中捡了一个大便宜,哪敢做掉,兜着肚子里的宝贝就回家了。
  
   记得小的时候,可能是父母亲都想把这个老幺继承在自己家族的香火之下,他的大名被颠过来,倒过去地叫了好长时间,一直没有定性跟谁姓,最后,还是来了个和平解决。大弟弟随妈妈家的姓,小弟弟随爸爸家的姓。我是老大,又是女儿,头胎随爸姓。

   在我最早的记忆里,好像是小弟刚出生开始长牙的时候,我也就五岁。我坐在床边上看着他,哄他不要哭,但无用。可能是饿了吧,他拿起我的小胳膊,放在他的嘴里啃,我很怕弟弟的哭声招来妈妈的骂我,就这么支楞着胳膊让他啃。这是我对小弟的最初印象。

   六七十年代的新疆,生活条件非常苦,父母实在是很难养育三个幼小的孩子,我和大弟弟都分别被送回老家江苏让亲人带过几年不等,但小弟就没有。

  小弟自小体弱,爱哭,还受大孩子的欺负,再加上妈妈一味地溺爱,娇宠,根本看不出来以后长大有什么出息的征兆。爸爸很看不惯小弟这么一副“东亚病夫”小样,终于有一天,爸爸把八岁的小弟,交到了学校的武术队,让他到那里练摔打去了。那时候,每天天不亮,我们还在被窝里酣睡做梦,小弟就得起来跑到学校练功。他们的教练很厉害,也很严厉,手上的“齐眉”棍一天到晚都不离手.春夏秋冬,每天下午放学,我都路过他们练功的地方,可以看见他们一个个把腿架在大树桩上,正压,侧压,还练“八字叉”、“大劈叉”、“朝天蹬”,五花八门。三年下来,真是学到了一套拳脚套路,身体也强健起来,人也变得野蛮了,根本用不着我这个姐姐追到那个叫姜文的家里揍那个混小子,为我的小弟报仇雪恨了。

   由于大弟弟放在江苏外婆家的时间很长,小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我和小弟一块成长。

   我记得,我和同学玩跳皮筋的时候,总把他拽来帮我们牵皮筋。皮筋越跳越高,到腰的时候,他矮,就把皮筋箍在他的脑门上,被我们拉扯得前仰后倒,还要被我训斥站的不牢。
   我和朋友去看电影,逛街,也很烦这个小弟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我们不带他,他也不吭气,不远不近地跟着,我总是又跑又藏,直到最终把他甩掉为止。那时,他也就五六岁,被我们甩了,顶多哭鼻子回家玩事,告状是不可能的,我要是被妈妈打了,他一定没有好果子吃,我只要说不带他玩儿,他就受不了。唉,你们别看我现在人五人六的,小的时候,我也是一肚子的坏水。

   小弟不爱读书,打架却次次有份,加上小时候练过武术,自然是一帮臭男生的头儿。在新疆长大的男孩,几乎没有不会打架的,真的就像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展现的一模一样。他们动不动就结伙成帮,带上砖块,铁锹,车链,甚至皮带,就跑到戈壁滩上“群英会”去了。妈妈那时很为小弟担心,挂在嘴边的话一出来就是:“我看你什么时候到劳改队报到吧,我没你这么个儿子。”小弟气盛得很,又得势,哪里听得进妈妈的苦言。那时候,我在奎屯也是一个风流人物,人漂亮,又气傲,还照实招惹过一帮没有正型的男孩子。放学的路上,少不了那些个流氓男生挡在路旁吹口哨起哄,我的两个弟弟就在放学的路上接我,为我保驾护航,一人手里一块砖,书包里还有菜刀,我就像是一个皇后一样,招摇过市,眉毛都不扬一下。真风光。

   童年和少年的日子,就是这么昏昏噩噩,快快乐乐地一滑就溜走了.这以后,我终于遂了父母的心愿,上了大学,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新疆,离开了护我爱我的家人,父母,弟弟,从此开始了漂泊流浪,独行独闯。上大学的时候,家书不断,除了收到父母的叮咛关怀,也常常收到两个弟弟的来信。小弟总说很想我,问有没有别人欺负我,让我告诉他。大二的时候,全家终于从新疆掉回了内地。当我从南京车站接到他们的时候,一家人抱在一起,激动万分。两个弟弟都拔个长高了,大弟弟还是那么少言少语,小弟还是活泼好动,楼着我的脖子,姐姐长,姐姐短,亲昵得没完。我带他们游南京,蹬中山陵,游玄武湖,上长江大桥,逛夫子庙,度过了几天美好的时光。

    父母调回内地后,两个弟弟就落户地方学校读高中.小弟学习一般,最终没有考上大学,当了一名高中生,待业在家.有一次,我请假回家看望父母,( 那时,我已经大学毕业了,在南京的银行里工作.)爸爸叹气,说很为我的这个小弟担心,不喜欢读书,遇事好打抱不平,好打架,结帮结伙的,成天的吆喝着一帮弟兄四处乱穿,还说,这里不是新疆,由不得他为非作歹,以后准要出事.

   我到小弟临时打工的地方去找他,只见一个很大的院子里,就一个大男生,高高的个头,正戳坐在一堆婆婆奶奶的妇女堆里,捡豆角.豆角是准备出口的,必须分拣出来不同等级,加工成罐头,再运出去。弟弟一个大小伙子,也和那些大妈大婶一起按时记工分,还干得热火朝天,打情骂俏。见我来了,一把就拉住我,象那些妇女们炫耀:“我姐姐。看,漂亮吧,把你们全都能打趴下。”说着说着,就没了正型。不过他嘴甜,能逗闷子,看得出来,那些大妈大婶的,都喜欢他。我发现,在他的不远处,有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女孩总是用眼角瞄他,他也会在说话的当口儿,多看几眼她。嗯,我心一乐,好小子,捡豆角也能捡个大姑娘。值!



(未完待续,下回分解)
小弟(上)小弟(上)小弟(上)小弟(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青春的记忆
后一篇:小弟 (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