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肯·法伊夫家具(1795 - 1848)
Duncan Phyfe Furniture (1795 - 1848)
1783年,出身于苏格兰一个工匠家庭的邓肯·法伊夫移民到了美国,这一年他16岁。他先在纽约的阿尔伯尼做家具木工,后来搬到了纽约,专门为富人制作家具。联邦时期,法伊夫的早期作品受赫伯怀特和谢拉顿家具的影响极大。19世纪早期,法国帝国风格家具传入美国,它给法伊夫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

法伊夫是一位杰出的家具木匠,他吸收了谢拉顿家具所有悠闲的特点,他对于优美曲线的如意控制,以及对于装饰价值的深刻理解,都在他的家具上完美地呈现出来。法伊夫对于家具木材质量的挑剔眼光使得他的家具具有显著的特质,仅在少量的桌子上偶尔出现一点瑕疵。

法伊夫椅子有着明显的特征:交叉杆背板,直线横杠,有凹槽也有雕刻,里拉琴形中嵌背板,马蹄形椅垫,装饰有茛苕叶形的椅腿,通常带兽爪的椅脚等。

法伊夫制作了大量的桌子,许多是基座式和活动翻板式,少量的送餐桌。有时候基座直接由里拉琴造型的桌腿组成,有时候四条细长桌腿既有雕刻又有凹槽,也有用壶形桌腿来支撑桌面。

法伊夫的成长过程是相关专业研究的焦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关于法伊夫在商业上的成功是这样描述的:1800年以前,法伊夫居住在离百老汇大街不远的帕蒂辛街35号,随着商业经营的发展,法伊夫在附近数次购置房产,最后法伊夫得到了连接其工作间与住所之间的房屋,导致最后街道因此而改变,门牌号也因此而重编,法伊夫最初的住所也变成了仓库。法伊夫在这里见证了纽约的变迁,并在此居住和工作直至1847年退休,1854年去世。

法伊夫家具的黄金时期是在1790年至1825年期间,它展现了一位杰出的家具木匠如何从开始追随赫伯怀特家具式样,到后来屈服于大众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样一个典型的变化过程。不过法伊夫凭借其杰出天赋和卓越才能,没有像谢拉顿那样轻易地被法国帝国浪潮所击败。

法国帝国风格家具的厚重实线条曾经风靡一时,法伊夫家具也曾经跟随这个潮流,克制的简化装饰,用闪亮的黄铜包裹着硬邦邦的体型。所有的创作智慧和设计品质都在被称作“屠夫”的帝国浪潮下随波逐流、消失殆尽。

在19世纪的最后20年里,流行式样常常伴随着大众品位起伏,在英国和美国的城市里蔓延开来。工匠们除非能够说服他们的潜在客户相信他们的设计也会成为时髦流行开来,否则无人能够欣赏得了他们的超人天赋。自从英国的谢拉顿和美国的法伊夫之后,我们再也难以在这个领域里发现杰出的人才。室内装饰变成毫无想象力的循规蹈矩,如同任何一种赖以维持生计的商业行为,法伊夫至少还与此抗争了一段时间。

邓肯·法伊夫家具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
1.整体外形 – 优雅、精致;
2.椅子扶手 – 扶手与立柱斜接起来;
3.椅背材料 - 软垫或者实木;
4.椅背形状 – 交叉杆(X形状背板),涡卷形(弯曲X形背板),横杠(扁平单片垂直背板),里拉琴形中嵌背板;
5.椅腿形状 – 官椅腿(X形弯曲腿),斜交腿(凹形腿),直腿,倒锥形腿;
6.椅垫材料 – 藤编或者软垫;
7.椅垫形状 – 前沿呈圆弧形或者卷曲的马蹄形;
8.抽屉拉手 – 带椭圆形压印背板的黄铜一体把手,蘑菇状黄铜或者玻璃把手,黄铜圆环穿狮嘴,无背板环状横杠把手;
9.常用织物 - 锦缎、花缎、粘纤织物、针绣织品、绸缎;
10.表面处理 – 油性清漆;
11.脚部形状 – 延长的腿、兽爪(有些带有黄铜脚套)、球形脚;
12.五金材料 - 黄铜和玻璃;
13.连接方式 - 燕尾榫;
14.装饰线条 – 优雅的曲线与直线;
15.装饰图案 - 茛苕叶、箭头、圆圈、帘状垂花饰、里拉琴和羽毛饰;
16.装饰手法 - 雕刻、刻凹槽、浮凸雕工、贴金箔、镶嵌;
17.常用木材 – 黑胡桃木、樱桃木、果树木、枫木、花梨木和椴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