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5、《<野草>题辞》:鲁迅笔下的“大欢喜”

(2018-06-13 11:16:02)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文化

育儿

分类: 随笔

 

105、《<</span>野草>题辞》:鲁迅笔下的“大欢喜”

 

 

 

关于“大欢喜”,《<</span>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注释为:“大欢喜,佛家语,指达到目的而感到极度满足的一种境界。”由于鲁迅在《复仇》和《复仇》(其二)中几度以“大欢喜”来造句,我们阅读时可联系起来甄别一下。

 

 

《复仇》

 

于是各以这温热互相蛊惑,煽动,牵引,拚命地希求偎倚,接吻,拥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欢喜。

 

这里的“大欢喜”与“爱和拥抱”带给的鲜活情感的满足、惬意有关。

 

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这里的“大欢喜”与“人性”解脱躯壳的束缚,呈现自由挥洒的状态带给“我”的情感有关:即认为爱的热烈有大欢喜,死的解脱也有大欢喜。

 

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这里的“大欢喜”,祭出尼采哲学“超人”的形象,彰显的是彻底的大无畏的反封建精神,高扬的是青年男女勇敢地追求自由和幸福,“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复仇》(其二)

 

突然间,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

 

“大欢喜”写耶稣的感受,借用佛家语,指达到目的而感到极度满足的一种境界。

 

《野草》题辞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这里的“大欢喜”,应解释为:“大欢喜”与“人性”解脱躯壳的束缚,呈现自由挥洒的状态带给“我”的情感有关:即认为爱的热烈有大欢喜,死的解脱也有大欢喜。

我们可以想见,鲁迅写这样的句子的时候,一定想起或重温了《复仇》等篇章。因为鲁迅其实既不信仰佛主也不信仰耶稣,所以将这里的“大欢喜”直接诠释为“佛家语,指达到目的而感到极度满足的一种境界”,容易造成鲁迅信仰佛教的误导。这是我们在阅读中,要细心甄别的。

此外,鲁迅的用词,往往出于艺术的需要,通过语境的营造来改变的感情色彩,形成一种幽默,反讽,甚至“反语”的趣味。上面所引例句中的“大欢喜”的使用,就属于这种情况,其涵义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大欢喜”看成是一种极端的“欢乐心喜”之情,那就简单化地理解鲁迅的用意了。它实际还与“大悲大苦”的人生宿命和对黑暗现实无可奈何的自嘲和愤激色彩萦绕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