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塑雪罗汉
(2018-01-24 14:32:26)
标签:
教育文化情感育儿 |
32、鲁迅与塑雪罗汉
鲁迅在自己叙事类作品中(包括三部小说集、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三次写到塑雪罗汉的童真童趣,表现出他敏感的内心充满了对童年生活,尤其对童年游戏的迷恋,对纯真的心的眷顾和对纯洁的美的向往——
第一次在散文中写塑雪罗汉,是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的《雪》。这一次,鲁迅写得最详细,着墨最饱满,描画最酣畅,雪罗汉的形象最为可爱,几乎与那七八个孩子一样可爱了,其实便是这七八个孩子天真可爱的形象的化身。很显然,在这七八个孩子游戏的孩子中,或者有少年鲁迅瘦弱机灵的影子,而那前来协助的“谁的父亲”,除了鲁迅之父,还有谁呢?——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孤独者》中写雪罗汉是在同一年的十月十七日——
这写的是闭目后浮现的童年生活的情景:鲁迅小说第一次讲到童年“和一伙小朋友塑雪罗汉”的情节。这样的回想,是在窘境下,带着淡淡的忧伤,靠回忆童年的欢乐来增添人生的欢乐,消解现实的阴冷,安慰自己的心,十分动人的细节,可谓最清寒而温馨的细节描写。
由此回头去揣想《雪》中的塑雪罗汉的七八个孩子,少年鲁迅的影子是夹杂其间的,而那前来协助的“谁的父亲”,周伯宜的影子也就有了,至少在鲁迅的想象世界里。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 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 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 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 夜的。”
写于1926年9月18日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这几句关于拍雪人和塑雪罗的描写,甚为简略,是为下面写捕鸟的饶有兴趣而作陪衬的。
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比较着这几段文字读起来,结合鲁迅成长的经历,尤其联想到人生风雨飘摇之后,总会回头去找寻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便顿感鲁迅的描写,字字句句颇有意味,真是动人心魄,就不觉绽出点点泪光来。这可也是鲁迅艺术的魅力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