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师们都在忙些什么?

(2011-03-20 22:42:04)
标签:

研究生

导师

管理

教育

分类: 研究生培养

今天看到一则博文,深有同感,引用至此。现在的研究生,没人管觉得不重视,有人管觉得不自由,如果是没有上过班的应届生,有时候对于岗位应有的责任感陌生得可怕。人性化管理,只是一个说得好听难以实现的目标。博文精辟,后面的评论也精彩!

 

指导研究生只是导师的任务之一

(王德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419538

 

为了讨得对导师们“苦大仇深”的研究生们的欢心,我在文章中用了“水货”导师、“草包”导师、“不合格”导师等非常不逊的词汇,似乎是为研究生们出了口气。说归说,骂归骂,心理调整而已,不解决任何问题。

 

师生关系的恶化已经很严重了,矛盾日益加剧。无论培养单位,还是导师本身,还是研究生本身,都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使师生关系走向正常轨道。

 

研究生们经常抱怨,导师对自己不指导,见不到导师,没有正常的师生交流,有问题得不到解决,导师瞎指挥… … 等等看起来似乎都是“十恶不赦”的罪状。我想告诉研究生们的是,指导研究生仅仅是导师的任务之一。导师的绝大多数时间不是只属于研究生,导师不是想见到就见到、有求必应的。

 

研究生一定纳闷了,导师不导学生还干啥?其他事情不是不务正业了吗?

导师首先是大学研究所的教授、研究员,是单位的职工,要完成单位对职工的工作要求,履行一个单位职工的义务和职责。

一个教授、研究员有哪些事情?如:

 

1、  授课(备课)

2、  相关政策规定的实施。

3、  申请项目,项目管理,项目汇报(各种项目的报表)。

4、  单位里的日常和相关事物会议(如PI会议)。

5、  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

6、  研究室(组)的管理。

7、  单位临时安排的事务(这种紧急事务在中国异常多)。

8、  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等类似义务性质的会议。

9、  不同时间段得不同事务(如招生、考核、答辩等等)。

 

还有:

1.   国内外学术刊物的审稿

2.   各种基金项目的评审

3.   单位内外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

4.   参加单位内外的论文答辩会

 

当然还有:

1、  研究组组会

2、  研究生培养和管理

3、  研究生论文修改

4、  研究生课题讨论

5、  研究生稿件讨论修改

 

… …

义务的,责任的,兼职的,本职的,分内的,帮忙的,公益的,等等各种类型的事务。导师作为单位的一员,作为社会的一员,相关活动是必须参入的。尽管现实中有许多教授只关注自己的实验和课题,对公益事务不管不问,但这样的教授研究员不值得提倡。一个单位的各项工作,必须需要各方面的全面配合,才能正常运转,这个道理很简单。

 

所以,研究生培养只是导师日常工作中的一项任务,尽管是很重要的任务,但毕竟不是唯一的任务。成为导师,成为职工,就有了新的责任,新的义务,百分之百的时间用于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以的。研究生需要明白这一点,教授研究员们也需要明白这一点。一个单位的公益性的事务,需要大家的配合,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

 

研究生是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习和科研的,而导师则已经失去了这个特权了。所以,研究生们不要总是抱怨导师忙,作为研究生有义务让导师知道自己的工作进展,有责任管理好自己。如果导师忙,要主动跟导师约定时间,要将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及时告诉导师,将自己的新想法、好建议及时让导师知道。

 

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是主动性的,自我约束的,自我管理的。研究生一定要清楚,导师还有很多其他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尽管有些导师没有履行)。

 

匿名的YC

“学生的观点,我总结一下,好像是你既要管他又不能管他,你指导他,他说你把他当农民工,你不指导他,他说你不指导他。

 还有,国外导师样样好,国外导师忙,没时间指导我,那人家是大牛,我多骄傲啊,在大牛组里干活;国外导师不忙,那人家指导多细致,事必躬亲。”

 

匿名博友“1、他不要你 “ ‘=管理,管教;不管而放纵他随心所欲的,像现在很多在说导师如何好如何恩人的,总结起来他们讲述的东西的基本意思就是说:他导师在,也给他在,两相齐乐;有的还很有收获,灌水了若干篇垃圾文章

2、他要你 “ ‘=跟,陪;管他玩儿,像小时候他在家里撒娇斗狠,都有人料理他的需要 ;而且到末了,中期考核、毕业答辩、学位论文、职业论文等等,你都必须给他安排好了,要么你亲自写、安排别人写,反正都是你该的,他自己都不管的。

3、的确,也有很多优秀学生。他们不需要你管=陪,跟;但需要你管=管理,管教。俺有这样的学生时,做梦都在笑。如果来个想的,而俺又没有心思跟他,就做梦都在哭了。

4、怎样匹配呢?是个问题。想混的找到能跟着混的导师去;想被管的找到有能力管的导师去。不过,在中国当下考试考试的东东主宰下,这是最难的,谁也不做主。只要一天不解决匹配的问题,就不会一天太平得只有感恩声而没有咒骂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