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新时代创新型教师

(2015-07-01 15:44:18)
标签:

育儿

做新时代创新型教师

——记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杨欣梅老师

如果说开发区一中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她就是枝头的花儿一朵;如果说开发区一中是一曲激越奔放的乐章,那她就是七彩音符中的一个。她是开发区一中二百多名教职工中普通的一位,但她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精神,赢得了学生、家长、同行和领导的赞誉和尊重,成为开发区创新教师的典型——她就是开发区一中的数学教师杨欣梅。

杨欣梅,女,1976年生,中学数学高级教师。2010年12月被评为河北省中小学网络名师(初中数学);2011年12月被授予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称号; 2012年被评为秦皇岛市初中数学学科名师。自从教以来,曾二十几次参加省市级教育教学评比,并获得最好成绩,又多次被评为开发区优秀教师。二十年来,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教育法规,履行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能力。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曾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受到社会的肯定和尊敬,坚持做新时代创新型的教师。

一、孜孜不倦钻科研

二十年来,她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杨老师说,做为一个教师,什么都可以落后,唯有教育思想不能落后。时代在变,学生在不停地变,老师的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跟上学生的思想,这样老师才能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时代在变,教育教学思想也在发展,老师必须让自己站在理论的前沿才能保持自己的思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保持自己不落后的方法就是多学习,所以她一直走在课改的前沿。

1.课改至新

老师们都真切地看到了杨欣梅的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颗颗充满活力的教学弄潮儿,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的数学课堂。教学民主衣袂飘飘,楚楚动人,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款款走入她的课堂,时刻牢记以生为本的理念。

在一次校级听课中,杨老师的课再次打动了再坐的每一位老师。那是2014年,她所带班级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陪读的是孩子的65岁的姥姥,当时讲的课题是《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这节课学生易学易懂,在杨老师新的课型的感染下学生情绪高涨,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个问题被陪读的姥姥意外的抢答了。

当时杨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顶点处有几个外角?”教室里静了,好像能听到呼吸的声音,顿时又沸腾了,“一个”“两个”“三个”……手在空中指指点点,每个人都是很自信又唯恐自己说错了的复杂表情,甚至没敢上台来讲,于是杨老师指着其中的一个外角问:“这角是怎么构成的,学生自然会套用概念----由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是三角形的外角”太聪明了“,杨老师微笑着鼓励着,”这个(另一个外角)呢?“”外角!“干脆又响亮的回答。看来孩子们的兴致又来了,接着问:”这个角(指着内角的对顶角)是外角吗?“在”是“与”不是“这些嘈杂的声音中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掩盖了一切”对顶角“。同学们愕然了,缓缓地回头,寻找声音的来源——原来是姥姥,”啊?姥姥也会?……”是啊,看来我们的姥姥也和同学们一样进入状态了,甚至忘了自己的角色,竟然忘我的回答了给学生提出的问题,看来是课改感染了姥姥,这是课改的力量激发了姥姥的年轻的冲动,是杨老师的课改课让陪读的姥姥忘我了。这节课学习环节环环相扣,学生学习热情分外高涨,孩子们学习态势异常兴奋,也许是受孩子们高涨学习热情的感染,才有了后面的意外,这是杨老师课改理念的真实体现。

2.传承至真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省级骨干教师,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她不断地转变教育思想,不断地完善充实自己,不断地增强课改的能力,担当起学校课改的领路人。她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可以说是一腔热血,毫无保留,政治上关心,业务上帮助,发现缺点诚恳指出,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从而赢得了青年教师的尊敬。在学校的“蓝青工程”中,她曾先后与年轻教师白剑侠、郑慧媛、王晶晶、秦娜新结成对子,在教学上尽量地给予支持帮助,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使他在成长过程中少走了不少弯路,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一位优秀的老师。同时,也对组内其他的年轻教师也给予悉心指导,自己积累和整理的材料也给他们无偿共享,使他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受到科组老师的一致肯定。

3.责任至深

作为省级骨干教师,不但在本专业培养年轻老师,而且也主动承担培养年轻班主任的责任。自己身为班主任,主动将自己的好方法,好思想传给年轻的班主任,年轻老师有困难也主动帮忙解决,把骨干教师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种勇于付出不图回报的精神得到领导和老师的广泛赞誉。

她不仅在学校发挥骨干教师的作业,而且每年还参加秦皇岛市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连年被评为优质公开课,得到送交单位的一致好评。是一名出色的数学骨干教师。

二、循循善诱育英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以身正教,以行立教?”这始终是她思考的问题。在班级管理中,始终以“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原则,教育学生时,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出于爱,注意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自己无论教哪个年级、怎样的班,都能使领导放心、家长满意、学生欢迎,曾多次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她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以培育英才为已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受到社会的肯定和尊敬。

1. 爱心至微

2013年9月,一个叫梓安的特殊的孩子走进了杨老师的班级,他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像星星一样纯净、漂亮,却像星星一样冷漠,不可琢磨;他不关注周围世界,不愿和人对视,不愿讲话,他在医学上被称之为孤独症儿童,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这样的一个孩子,在同学和老师眼中是个“行为怪异”的同学。梓安刚到学校时,只跟他认识的小学同学走,拒绝与陌生人接触,不会站队列,下了课自己跑,不与人对视。老师在讲台喊起立,全部同学正面面向老师问好,全班只有他很自然地东摇西晃;通过杨老师耐心细致地培养,第二学期以来,他能站在学生队伍里,做操能认真做,而且做得很好,还会花样跳绳的几个动作,能与老师和同学有简单的对话,比如:×××来啦!老师你姓啥?属啥的?在学校期间,杨老师给予了及其耐心的呵护——

①给予耐心,奉献爱心。她首先从与梓安接触开始,开学第一天根本没有目光的对视,更没有语言的交流,对老师和班级同学极度的排斥和极度的不信任,有一种不安全感。杨老师非常苦恼,一是没有这方面的教育经验,二是在她看来根本不可能进入他的世界,但多年的责任心告诉她不能放弃。她努力地试图与其沟通,给予微笑和友好的眼神,直觉告诉她急不得。在心理上予以温暖的同时,还注重身体的接触,试图去拉拉孩子的小手,平时多去陪他说说话,吸引他的注意,满足他的某些需要后,常有意地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让他知道老师是多么的喜欢他。 然后在网上查找有关自闭症的资料,了解孩子的行为,以便对症下药。开始看关于自闭症孩子的电影《来自星星的你》、《海洋天空》、《雨人》,了解自闭症的内心世界,在生活中更加关心和照顾他,渐渐地有了和王梓安的沟通,建立起了互相的信任。

②以生之助,友情感化。为了不让其他孩子嘲笑、讽刺、挖苦,就要做好班级其他孩子的工作,以便帮助王梓安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在这个班级健康成长。她从情感入手,先是赢得同学们的同情和尊重,希望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一起帮助该同学。给孩子们讲讲梓安身上有而我们同学们所没有的故事,当说到梓安的钢琴已经过了十级时,同学们张大了嘴巴,同时对梓安投以羡慕和佩服的目光。同学们都有一颗爱心,当时多数同学就表示梓安有困难会去帮助他,孩子们的真诚给了杨老师一份当好班妈的力量,也决定不能拒绝和退缩,要陪梓安开心地渡过初中三年时光。她还告诉同学们在网上看《鲁豫有约》一期有王梓安做的节目,【http://phtv.ifeng.com/program/lyyy/detail_2012_05/19/14658939_0.shtml】,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他,接近他。同学的帮助是更多的与梓安沟通,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魏浩丞、卜旭、刘佳昆等同学经常在下课时间带他出去玩,更多的是一起跳绳,梓安学得很快,现在都会将近十种花样了。还让张淼(小学同学)和他同座,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帮助和关爱,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使他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③关注闪光点,及时表扬、激励

多看梓安的闪光点,运用表扬、奖励的方法对他也能起到激励作用。比如一节课不出声或很小声音都会给予及时表扬,他也会很高兴接受,下节课稍加提醒便有好转。

同时还和任课老师形成合力,不断地和家长沟通,帮助其成长。经过半个学期的训练,梓安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能听从老师的指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乐意和其他同学交往,能参加集体活动,愿意和同学一起上早操,愿意上体育课,而且会很开心。但是梓安的情绪还不是很稳定,还自闭自己,偶尔也还会大叫,还需要进行行为矫正和相应的训练。

杨老师已经做到了,做到了一个普通老师的极至,用爱心谱写了生命的乐章。

2.管理至细

班级管理是学生管理中的重要责任,杨老师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除了日常管理之外,卫生管理极具特色,比如班级里不设垃圾桶,有垃圾学生自己带走,保持自己周围干净整洁。教室里没有卫生死角,值日生分成6个大组,每周轮换,六周轮流一次,项目落实到每个人。在七年级刚组建班集体时,杨老师能做到手把手的教每个组中每个人值日,连续六周的时间后值日做的特别好,不用老师操心。教室里扫除用具专人管理,三副窗帘就近管理,不用时用窗帘花绑好,日关灯由专人负责,不会出现人不在灯还亮的现象,花卉专人管理。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在每一件小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

3.耐心至善

以“生本教育”思想为基础,“情感教育”为台阶,多一把尺子,让学生知道:再小的进步,也有人为你高兴。

杨老师班级里有个叫**的同学,这个孩子根本就不学习,这学期以来很多时候就是趴着睡觉,她也想了很多招数,都不济于是。正好赶上要每班做一张安全手抄报,想到**的字写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又想到可能画的不好,于是她上网找了相关的模板,画了下来,然后找来徐鹏,说“你帮老师把这手抄报写完吧,我没时间写了,标题由你来定,写完后美化一下,然后写上你的名字。”“写我名儿?”徐鹏很吃惊的反问。看来他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尊重。于是他坐在电脑前,边上网查安全相关内容,边用彩笔进行美化,那股认真劲是在教室里从没看见过的。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手抄报办完了,嘿,看起来还真不错,接着他又追问一句,“老师,这真写我名儿啊?”她说“你看你办的这么好,肯定写你名儿啊。”继而看到了他脸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看来,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扬长避短,就会让孩子多一份自信。所以是金子,就让它发光;是铁矿石,就把它炼成钢铁;是泥巴,就把它做成瓦罐。

4. 培养至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学生终究要离开老师和父母,学生只有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当他离开校园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老师的作用就是去发现、去激励、去唤醒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又一个的平台。

2015年5月是学校的艺术节月,全校的各项活动全面铺开,有征集艺术节徽标评比、篆刻比赛、书法比赛、剪纸比赛等等。其中的唱歌跳舞、乐曲比赛是需要报名选拔的,报名人数较多,不懂艺术的她不好抉择。为了能让学生将最好的节目展示给大家,班级提前举办了班级海选。为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她提议整个过程由学生们自己组织策划。有主动要求组织报名和主持,有主动请缨去借音箱和麦克风及麦克风支架。懂一些电子产品使用的同学马上投入到安装中,其他同学赶紧给老师找座位,收拾场地,将课桌摆到了两边,把教室中间空出表演场地,在同学们的精心准备下,班级文艺海选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完成。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与人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课余生活,也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虽然本次海选没有学校演出时的严肃和隆重,音响设备也很简陋,演出的效果也很一般,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学生在组织、策划、演出一系列过程中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基。

作为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她还有一身绝技影响着学生。每到体育课,和体育老师一起带领学生学习花样跳绳,到目前为止,班里所有学生都至少会跳两种花样,有的学生多达二十几种花样,花样跳绳已成班级特色。在运动会开幕式上,全班同学的花样跳绳表演赢得了全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艳羡的目光。所带的花样跳绳社团还参加了全区社团展示并参加了开发区六一文艺汇演得到了开发区的一致好评。这其中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体质,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同时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意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工作中她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只有不间断“活水”补充、更替,才有生命,才有活力。 对于她来说,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追求;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杨欣梅老师堪称是开发区一中新时代的创新型教师,在教育创新之路上,不断打造生本教育,且行且悟且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