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重出江湖还是做全职妈妈?
(2009-09-03 19:30:32)
标签:
育儿亲情友情妈妈窗边的小豆豆女儿杂谈 |
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每一天,都会有许多妈妈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去工作,又有许多妈妈为了家庭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带孩子。
作为一个十岁孩子的妈妈,俺在职场已经是老“江湖”,几进几出了。女儿一岁时,为了照顾孩子,不得不停止工作。三岁时,女儿上幼儿圆,又出去工作。五岁时,由于种种原因,又失去了工作。孩子至十岁,又开始了工作。好不容易工作顺手了,又全家迁居至上海附近的一个中等城市。于是,原来的工作只好又辞掉了。记得走那天,公司老总还亲自请客送行,一再惋惜失去了一个“人才”。俺也很舍不得这份工作,但为了家庭,没办法。工作可以再找,女儿和老公又去哪里找呢?
在家呆了三月,搬了家,考了驾照,买了房子,等一切都有了眉目,工作便又摆上了日程。于是,几番毛遂自荐,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里找到了幼儿圆老师的工作,目前已上班三天。这家幼儿圆是私人创办的,实际上是一家教育培训中心,包括幼儿圆,小学生作业辅导班,业余美术、舞蹈、围棋等特长上班,一天到晚热闹得不得了。但是,作为一名打工人员,给我的感觉却不好。首先是工作时间,每天工作平均十小时,一周上班六天,休息一天。这严重违反了国家劳动法。但现实就是这样,这样的单位还多。每天的工作都很累,根本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
第二,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我想的不一样。由于刚开学,小朋友哭哭啼啼是正常现象,但老师们总是以驯服孩子为最大成绩,把孩子搞得听话,不乱说乱动为好孩子的标准。严厉过头,温柔不足。其中一个做得时间比我长的小姑娘动不动还来“教育”我:于老师,你要对他们凶一点,不然不行的。于老师,你不要抱他,让他哭好了。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知道这样做对于“管理'孩子是对的,但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这些。
《窗边的小豆豆》已经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但又有多少人懂得它?别说中国的教育根深蒂固是这个样子,恐怕全世界的教育都和窗边的小豆豆相背离的,否则,这本书不会得到全世界人们的欢迎。因为,它太少见了,太特别了,太与众不同了,也太符合孩子们的需要了。但是,要真正地实现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才如此地向往它,如此怀念巴学园和小林老师!
话题扯远了。第三,这个城市消费高,人们生活压力也大,所以孩子的父母一般都要上班,有的路途还很远,小学生四点半放学后的接送就成了问题。于是,我们这儿也负责专车接送孩子,直到他们的父母下班。我每天都去不同的学校接几个孩子放学,其中有两个和我女儿是同一学校的,在校门口,看到他们高高兴兴地每天回家,我却不能见女儿一面,这让我感到十分难受。
让自己的孩子住校,自己出去工作,这样究竟值不值?如果不上班,孩子就可以每天回家,由我负责接送,每天和女儿一起吃饭,陪她写作业,这其乐融融的场面真的难以实现吗?实现并不难,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你选择工作,就得在时间上放弃孩子。你选择了孩子,工作就很不好做了。没有工作的时候,是寂寞,是无聊,是失去自己。有了工作,你会每天过得很累,会为早晚的接送,假期的安排,孩子的健康等等而大伤脑筋。一边是手头做不完的工作,一边是牵肠挂肚的孩子,这样的滋味,相信每一个妈妈都体验过。
所以,作为一个妈妈,选择是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