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安徽高考状元(图文)

(2010-06-26 18:32:10)
标签:

2010

安徽高考状元

校园

启程云教育

分类: 热点休闲

2010安徽高考状元(图文)

安徽理科“总分”第1名刘梦醒:难倒老师惊呆父母

http://www.zps.cc/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http://www.zps.cc/attachments/month_1006/20100626_9633fa2a34b4db7f581e2A7z2AGI7M7A.jpg

 

 毕业学校:和县一中出生日期:1993年7月高考总分:701分(语文120分、数学143分、英语134分、理科综合294分,全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加10分

  四岁的时候就对对联上的字过目不忘;曾经一个问题难倒初中化学老师;因皮肤黝黑被同学戏称为“皮蛋”。他就是今年我省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获得者刘梦醒,如今他已经是清华大学的人了。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不擅言辞的刘梦醒总是憨厚地笑着。

  清华捷足先登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和县一中时,校门口已经贴出了喜报。刘梦醒的母亲王全翠也特地请了半天假,来到学校感谢老师们多年来对孩子的栽培。面对这个成绩,刘梦醒表示有些出乎预料,但学校的老师并没有那么惊讶。刘梦醒的数学老师耿萌芽告诉记者,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学校举行了13次月考,刘梦醒一个人就拿了9次头名。

  今年一月份,刘梦醒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和县一中校长秦贤圣介绍,昨天上午接到北大驻安徽招生老师的电话,“他们想要我们刘梦醒报考北大,可他已经是清华大学的人了”。

  随大流的农村娃

  刘梦醒是个农村娃,父亲在家务农,母亲在当地一家企业打工,家里经济条件很一般。谈到成绩出色的背后是否有特殊的学习心得时,刘梦醒则很“无奈”,“上课听课,课间休息闭目养神,下课了就去玩,没什么特别的。说白了,就是随大流。”

  刘梦醒寄宿在学校,只能周末才回家,“高一高二时回家还帮家里干农活,烧饭、割油菜等等,高三就没有了。”刘梦醒说,他喜欢打篮球和下象棋,还喜欢听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越听越好听。”

  父母眼中的“天才”

  刘梦醒的很多老师都认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问题多、喜欢钻研。

  他的初中化学老师戴启涌跟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上化学课,内容是关于燃烧的,当戴老师讲完课准备起身离开时,刘梦醒撵了上去,问了老师一个问题:“火可是物质?”戴老师当时并没怎么在意,就答道:“火当然是物质。”“那它的密度是多少?”刘梦醒接着问。“……”此时,戴老师无言以对,因为他自己也不清楚。

  除了这种钻劲,在刘梦醒的父母看来,他们的儿子绝对是个“天才”。刘梦醒的爸爸刘奎告诉记者,在刘梦醒四岁时,有次父母亲带他去外婆家,刘奎见儿子对外婆家门上的对联颇有兴趣,便带着他认字。第二天,刘奎无意中问儿子对联上的字,七副对联,小刘梦醒竟然一字不差地认了出来。(记者文兵马杨)

 

安徽文科第一名陈蓓:喜欢强记尊重老师(图)

http://www.zps.cc/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http://www.zps.cc/attachments/month_1006/20100626_f5ab53aff30338028566hHkMrwUGxue4.jpg

 

业学校:寿县一中出生日期:1994年10月高考总分:666分(语文126分,英语144分、数学141分、文综255分)

  十年寒窗磨一剑,昨日扬眉剑出鞘。昨日上午,2010年我省高考分数揭晓后,记者分赴安庆、和县、泗县和寿县四地,对今年高考的文理科夺魁者进行了采访,希望从他们的成长和奋斗历程中,与后来者一起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智慧。

  昨日上午十点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是全省文科第一名后,陈蓓坦承,自己当时确实很激动,但还不满16岁周岁的她在昨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表现得很沉稳,回答问题时不紧不慢,笑起来时嘴角还会浮现出浅浅的酒窝。

  数学曾是“瘸腿”科目

  中考进寿县一中时,陈蓓的成绩并不突出,在全校1780名新生中,仅排名160多名。“当时比较‘瘸腿’的是数学”,陈蓓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柴化安老师介绍,进入高中后,陈蓓对数学进行了针对性地“恶补”,“每次考试中做错的题目,她都会记录在一个专门的错题本上,直至攻克这一类型的题目为止,这才有了今年高考数学141分的好成绩。”

  “信心、静心、恒心”,曾是陈蓓高中一、二年级班主任的张明辉老师对自己这个得意弟子用了“三心”作为概括。确实,记者眼前的陈蓓在回答提问时表情自然,自信满满。

  喜欢枯燥记忆和慢跑

  枯燥的背诵记忆是很多学生比较讨厌的,但在陈蓓看来,对记忆能力的挑战是她的娱乐方式之一,“初一暑假,爸爸曾帮我测算过,12分钟背诵了67个单词,小学一年级时,我就可以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的20位数字。”

  陈蓓说,自己的课余活动不多,慢跑是其中的一个项目,“只要不下雨,下午下课后自己都要去操场慢跑上4圈,我想慢跑这个项目我会继续坚持下去,因为这对身体确实很有好处。”

  劝勉学弟学妹尊重老师

  高考分数出来后,北大的招生老师已与陈蓓取得了联系,而对于会上哪所大学?陈蓓坦言,成绩才揭晓,现在还没考虑清楚,“但北大、清华将会成为我的首选,在专业方面,经济、法律、人文类学科都有可能。”陈蓓说,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会将老师、家长的意见,结合自己的爱好综合考虑后再做决定。

  “一定要尊重老师。”在谈及对学弟学妹的忠告时,陈蓓反复强调了这句话,“老师之所以是老师,他在某个学科领域里一定是一个比你强出百倍千倍的人,一定要尊重老师、虚心学习,这样才会有进步。”

  高考分数揭晓后,除了考虑填报志愿,陈蓓说,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跟全班的老师和同学合个影,“高中三年,跟各位老师和同学相处都很融洽,我很珍惜这三年的高中时光。”(李利)

 

理科卷面分第一名张浩源:三次受挫未撼其志

http://www.zps.cc/images/default/attachimg.gif http://www.zps.cc/attachments/month_1006/20100626_30085eabf4a183aaff22BsX2PZBjqn5j.jpg

 

 

毕业学校:泗县二中出生日期:1994年7月高考总分:701分(语文116分、数学149分、英语142分、理科综合294分)

 

  圆脸、平头、全身上下都是运动装,因为在今年高考中的出色表现,这个在泗县二中校园里并不显眼的张浩源,在“泗县二中”贴吧里已经成了“红人”。这对于下月8日才迎来自己16岁生日的张浩源来说,感觉还不太适应,面对一大群记者,他紧张得不断拉扯着自己七分裤的裤脚。

  第一名也曾遇挫折

  昨天的张浩源被一大群记者和老师包围,明显不适应的他小声地告诉大家:自己根本没想到会成为全省第一。

  2009年张浩源高二的时候,曾报考过中国科大少年班,当时也考到620多分,但还是被淘汰。去年年底五校联考的自主招生中,他也不幸落榜。而北大的自主招生,他甚至都没通过资格审查。

  “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很没有自信。”张浩源说,最后只好把终极目标对准高考。心态放平和之后,张浩源在模拟考试中成绩也越来越好。

  语文曾经只考90多

  虽然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但是张浩源承认,自己也曾经偏科,“语文最差时,只能考90多分。”后来他明白,自己感兴趣的数理化等学科,由于已经很优秀了,花再多的时间,也只能进步一点儿,而不感兴趣的语文却被日益荒废。

  “感兴趣的学科要保持兴趣,不感兴趣的学科要培养兴趣。”张浩源说,自己学习的诀窍就是培养兴趣。后来,通过多花时间在语文上,成绩也慢慢有了长进,高考考到116分,他认为是正常发挥。

  张浩源坦言自己不喜欢“开夜车”,一般情况下,晚上睡觉不超过11点,而在作业特别多的特殊情况下,也至多稍微延迟一点儿时间。

  北大清华都来抢

  昨天上午得到张浩源成为我省高考理科第一名后,记者赶紧驱车从合肥赶往泗县。虽然感觉自己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在记者到达十来分钟之后,北京大学招生的老师也赶到了这里。随后,这位招生老师拉着张浩源与他的父亲张朗,关着门在学校会议室密谈了数十分钟。当记者们张罗着开始采访时,这位老师还迟迟不肯离去,并表示准备晚上继续与张浩源详谈。泗县二中的老师介绍,除了北大之外,清华、中国科大等名校也纷纷通过学校向张浩源抛出了橄榄枝。记者采访准备离开时,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也来到了学校。

  对于未来的选择,张浩源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以后主要还是希望在数学、物理等方面有所发展。”他说,希望能够上名校的实验班,先进行理论的学习,最后再选择具体的专业。至于具体选择哪所名校,张浩源的爸爸张朗则表示,在与孩子商量之后再进行选择,“北大、清华、科大,包括港大都是我们考虑的范围。”

  而对于两个月后的大学生活,张浩源表示:“虽然高考第一名的光环会很快退去,但这一成绩至少让我充满自信地去面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是家人给我力量

  “最感谢的人还是自己的家人,是他们给了我力量。”张浩源说,是家人帮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有了自己今天的好成绩。

  记者了解到,张浩源的父母都是泗县二中的老师,母亲教初中英语,而父亲张朗就是张浩源的高中化学老师。“从小我就注意培养他的专注力。”张朗说,他通过讲故事、数字游戏等方式,吸引小浩源的兴趣;通过逐步地延长游戏时间,来培养他的专注能力。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分析得失的办法,让他从小有严格的生活规律。(唐小虎)

 

http://www.zps.cc/attachments/month_1006/20100626_cf81e9881395b37f47a6ojjMfUF88vjM.jpg

 

 

毕业学校:安庆一中出生日期:1992年7月高考总分:704分(语文111分、数学148分、英语146分、理综289分,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安徽第一名加10分)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昨日,记者在安庆一中见到郝姗姗时,她对于这个成绩显得很平静。因学习成绩优异,早在今年2月8日,郝姗姗就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化学系,“参加高考,主要是想证明自己的实力。”

  班上的“女强人”

  郝姗姗在高一、高二时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安庆一中理科实验班的第一名。“她虽然长相文静,却是班上的‘女强人’,她钻研的劲头让很多师生都害怕。”郝姗姗的班主任老师汪明远笑着对记者说。

  郝姗姗说,上初中时特别喜欢物理,最感兴趣的便是做实验。考入安庆一中理科实验班后,前两年主要注重打基础,数学、化学成了自己的最爱,后来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奥林匹克竞赛上,并先后获得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安徽第一名、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安徽第二名。

  善于调节学习节奏

  “我在学习时,从不死记硬背的。”郝姗姗说,自己天性活泼,平时总将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郝姗姗的父亲郝张生是安庆市统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郝姗姗笑称,自己秉承了父亲爱研究的天赋,“爸爸当年在高中一年级便考取了安徽大学呢。”

  “升入初中后,父母除了对我在生活上的关心外,学习上的事基本不大管,放手让我自主学习。”郝姗姗说,这种信任使自己在学习上感觉不到压力。郝姗姗说,合理调节很重要,“弹电子琴、画画、看欧洲文学家的一些经典短篇小说,立马会使自己放松下来。”

  把握当下最重要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风景。”郝姗姗说,这是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因为它透露出一个哲理:便是要把握当下。

  “叔叔郝玉东当年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我的人生方向是考到清华大学研究性较强的一个专业。”郝姗姗表示,今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化学系后,之所以还要参加高考,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拟报考清华大学电子系,“我最喜欢研究,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

  “我家住在北正街附近,离安庆一中并不远,但妈妈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总是骑着电瓶车按时送我上学,接我回家。这是一种毅力,更让我看到一种精神。”说起要感谢的人,郝姗姗的眼圈略有些湿润。(蒋六乔)

 

 http://s8/middle/50edcd97ncb3dcf24e85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