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澹泊明志
澹泊明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94
  • 关注人气:1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小学教师新课程理论考试题

(2009-06-10 20:42:31)
标签:

教师

业务考试

试题

小学教师

启程教育

分类: 教育教研

小学教师新课程理论考试题


学校               姓名                  考号                    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计   20   分)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                    )、(                                   )。
2、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               )、(                  )。
3、新课改要求教师课堂角色发生变化,从单纯注重(                )转为比较关心学生的(               )、(                     )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                           )、(                                 )、(                                        )等四个方面。
5、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
6、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          )、(          )、(      )和问题性。
7、认知建构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是(                 )、(                 )和建构性原则。
8、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教育理念。(                                                                                                            )。
二、判断。在正确的后面打√,在错误的后面打×。每个1分计5分。
 1、目前正在进行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六课程改革。(      )
 2、我国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四级课程管理。(       )
 3、“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      )
 4、教学观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课程资源的多少及开发只与当地的经济状况与学校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大多数教师感到无教育资源可开发,主要原因是我们这里条件太差    (     
三、选择。(每个3分,计21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        )为重点.
 (1)创造能力  (2)创新精神  (3)道德素质  (4)实践能力
A.(1)(2)   B.(2)(4)   C. (1)(3)   D.(3)(4)
 2、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
  3、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首先提出来的。
   A.加德纳  B.比纳  C.西蒙 D.斯坦福、E、约翰森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 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影响每个人智能发展的因素有(    
A、个人成长经历B、先天资质C、个人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
6、建构主义的主要流派有(   
A激进建构主义B社会性建构主义C个人建构主义
7、属于支架式教学环节的有(    
A搭脚手架B效果评价C创设情景D独立探索E进入情景
四、简答:(每个5分计25分)
1、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新课程教师行为的四个转变是什么?

 

 

3、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

 

 


4、建构主义所主张的学习理论有哪些特点?

 


5、在新课程实施中可以赞赏学生的哪些方面?

 


五、论述20分(每个10分,计20分)
1、  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谈谈在新课程观念下,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是什么?

 

 

 

 

2、论述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有哪些指导意义?

 

 

 

六、阅读下列案例,分析以下问题(9分)
A.你认为在这堂课中,教师根据一位学生的说法临时改变教学内容可行吗?
B.你认为教师这一教学内容的增添,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什么影响?
C.试用课程改革的理念来审视这些行为,谈谈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案例:                  我可以横着跑吗?
 在30米快速跑教学课上,一轮小组比赛以后,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可以横着跑吗?”随之而来的可想而知是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原来是小组赛的最后一名石峰同学提出了这个荒唐的要求。“这不是捣乱吗?”“开玩笑!”有学生轻声议论着。
“为什么要横着跑?”我耐着性子问了一句。
“螃蟹就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既然螃蟹能横着跑,为什么我就不能横着跑呢?”又是哄堂大笑。
 望着这个不太听话的学生,我灵机一动,转身对同学们说:“石峰同学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我们的确可以横着跑,只不过这种跑得方法没有直跑跑得快,但在篮球和排球比赛中是经常用到的。第二轮我们比赛横着跑。好不好?”  听了我的这番话,学生们都乐意接受这项提议,有的还尝试着做投篮的动作,有的甚至还模仿起了螃蟹的样子,表现得特别兴奋,课堂气氛活跃极了。
 石峰同学不仅由最后一名变成了冠军,而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开心极了。而我受到的触动更大……。

 

 

启程教育 <wbr><wbr><wbr><wbr><wbr><wbr>精品资源共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