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2022-05-25 19:23:09)
标签:

老不看三国

少不看水浒

罗贯中

施耐庵

黄玉海文化漫谈

分类: 黄玉海随笔

也谈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黄玉海/文

也谈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民间有句老话:“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三国”指的是《三国演义》,“水浒”指的是《水浒传》。

    “老不看‘三国’”,因为《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谋略家耍心眼儿的阴谋诡计,看多了容易让人内心蠢蠢欲动,学以致用,变得老谋深算,诡计多端,想着法儿地去占人便宜,招惹无端是非,从而晚年变得不再平静。从养生角度来说,人到老年,宜消火养神,静养身心,颐养天年。人到老年时,火气已经不再旺盛,许多事都要看得开,宜修身养性,随遇而安,已经不适宜再去像年轻人一样与人计较得失,争短论长,那样容易让人在晚年闹心,打乱平静地生活状态,使晚年过得不那么顺心如意,幸福安康。

    “少不看‘水浒’”,因为《水浒传》中许多打打杀杀,快意恩仇,杀人放火的场面。人在年少时心性还不成熟,正处于血气方刚,情感容易冲动的阶段,一旦遇见事情,很容易内心冲动,热血上头,失去理智,做出不计后果,无法承担社会责任后悔已晚的事情。如果看多了《水浒传》中那些打打杀杀的情节,而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应有的自我克制能力,心智上又不太愿意受到法律的约束,会在潜移默化中,想当然地以为现实生活中就应该那样快意恩仇,而不顾后果做出只求一时痛快,后悔一生的事情。毕竟,社会背景不同,如果真的因为年少轻狂,受到《水浒传》中快意恩仇场面的影响,而做出了违法犯罪的事情,也是有违《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写书初衷著书育人本意的。

    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少要稳重老要狂”。“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还是很用道理的。

    当然,也有人说,“老不看‘水浒’,少不看‘三国’”的。说是人老不以筋骨为能,不能为老不尊,像年轻人那样火气太旺容易冲动。如果看‘水浒’多了,容易感情用事,内心冲动,错误地估计自己的那把老骨头的能量,做出“冲冠一怒”的事情,到时候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而人在年少时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要学会做人内心坦荡,培养一身正气,不应该读《三国演义》从中学些阴谋诡计,那样很容易不走正道在心性中迷失自我,到时候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以为耍小聪明能占大便宜,结果占小便宜吃大亏。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其中很重要的两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无疑都是很值得一看的。不管是哪种说法,其实都是为了让人能有一个好的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让人端正好自己的心态,能够有所作为,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平平安安度过一生。

也谈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现实生活中,《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和《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还是师徒关系,两人同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生于1330年至约1400年)是施耐庵(生于1296年至1370年)的学生,除了创作《三国演义》,他还与施耐庵合著了《水浒传》。罗贯中晚年隐居在现今河南鹤壁市所在地许家沟村,他在那里创作完成了经典巨著《三国演义》,并与施耐庵一起创作完成了《水浒传》,在中国古代文坛上留下了一段师徒佳话。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蜀后主刘禅,在亡国后也被安置在了现今河南鹤壁市所在地鹤山区蜀村颐养天年,现今留有阿斗寨景区。官渡之战中,由于今河南鹤壁浚县所在地属于黄河故道,关羽斩颜良诛文丑,颜良墓所在地也在今河南鹤壁市属地浚县,至今在浚县善堂镇马村(三国时期白马坡)留有“汉将军颜良之墓”。罗贯中隐居在今鹤壁市许家沟村,鹤壁所在地丰富的三国传说故事,也方便了罗贯中采风创作。罗贯中除了著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三国演义》),还著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可谓是著作颇丰。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文化名著,我们后人除了学习古人率先垂范积极向上的为人处世态度,还要从历史故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滋养,以期获得良好而丰富的人生教益。

   2022年5月25日下午写于北京致远斋

也谈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作者黄玉海近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