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装修预算有8点错误需要注意
(2008-09-03 11:07:19)
标签:
身边的奥运装修陷阱主材预算创意家居功能家具家居饰品装修风格时尚绿色家居家居 |
目前装修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道德水准与专业技术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由此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家装费用预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陷阱进行剖析,提醒消费者加强防范意识,明白放心消费。
陷阱一:化整为零。把一个报价项目分成几个单项来报价,例如把墙漆分成底漆、面漆等三五项每个小项看上去价格不高,但整算起来却比总算项目价格高出一大截。
陷阱二:大数不报。把本来数量很大的项目故意报少数量,结算时却称当初的报价为基本价。
陷阱三:该报不报。在预算中故意漏掉一些必要的固定项目,比如改扩门时必须做的砌墙项目等施工时又不得不做,进而达到坐地起价的目的。
陷阱四:故意乱报。故意把一些已经淘汰的工艺或者做法写进预算中去,其实际效果业主肯定不会接受,在施工时必定会修改,一修改价格自然加上去了。
陷阱五:重复计算。做预算时,故意混淆计量单位,把一些项目的算法改为不常规的算法,掩盖重复计算的真相,致使结果时总价成倍彪升,如计算墙面涂料面积时,将要拆除的和改其他装饰的墙面一并计算,重复计算总价,改电项目应按电线管路长度报价,实际却按管内电线长度计价,如果管路中有三根电线,总价就翻三倍。
陷阱六:不标明细。装修采用何种工艺与主材相关,主材明确后工艺很难修改。有的装修公司在报价中故意突出工艺做法,却把主体模糊化,而实际施工中才提出改变主材的建议,进而改变工艺自然提价。
陷阱七:笼统报价。多发生在简单家装工程中故意笼统报个价,多少钱搞定,在实际装修中,“生”出多个“不在报价内”的计价项目,令消费者掏钱。
陷阱八:工艺修正。在合同中约定工作价格后装修工人施工时以原工艺不合适,不如其他工艺合适为借口,诱使消费者改变原工艺,达到比合同约定的工艺更省工的目的,而结算时仍按原约定计算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