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去美国近1个月,焦虑明显缓解了很多,视频电话由每天2/3次减少到2天一次,于是同摩嫂商量后,决定乘天寒之前完成期待已久的贡嘎大环线。同知野旅行的阿秋确认行程,9月11日至18日的团,共7人。
9月11日11:20同摩嫂飞成都,下午到双流机场后打车到酒店,还是上次那家位于金牛区同兴路的绿茵荷泰,在酒店休整片刻后,到附近的火狐狸给摩嫂买了雪套。傍晚6点,团队7人在酒店大厅集合,由领队给大家做行前说明。领队炸弹,个头小,皮肤黝黑,团员是我、摩嫂、豆哥(来自杭州的61岁足球教练)、老徐(来自厦门的43岁工厂主)、小小(来自广州的MM)、暖暖(来自西安的MM)和丹丹(来自深圳龙华的MM),3个MM和几个上了岁数的凑在一起,这组合有点两极分化。
9月12日一早,8人连行李挤上一台IVECO,从成都直奔康定,路上大家都很安静,只有老徐跟司机天南海北聊着。
中午到康定,在靠近康定城的一家路边餐馆用餐,饭后车开进城,司机把我们8人放下,领队去采购物资(早晚餐材料),我们7人在城内逛了逛。康定城海拔2600米,城区不大,沿山谷呈狭长型,雅拉河和折多河在这里汇合后穿城而过,河对岸有一个农贸集市,我和摩嫂逛完农贸集市后回到集合点,见豆哥穿着大短裤T恤站在路边,便有些纳闷,这里海拔虽然不算高,风起的时候是有点凉的,马上要进山了,还是谨慎点好。
1小时后司机开车过来,大家上车进山,过老榆林,离开主路进入砂石路,这里开始手机没信号了,经过一段时间颠簸,到达一片开阔的草滩,这里就是今晚的露营地———格西草原,格西草原海拔3400米,营地视野开阔,云开雾散时,前后两头都能见到雪山。
营地已有2个先到的团扎营了,我们也开始扎营,炸弹则抓紧准备今天的晚餐,野外徒步,领队是最辛苦的,除了要安全地带领团队走完全程,还要负责做早餐晚餐、大帐篷的搭帐拆营、紧急情况的协调处理。晚餐炒了3菜1汤,量太多,都没吃完。
9月13日,天气略阴,徒步正式开始,队伍沿河谷往上走,海拔逐渐上升,河水是上游雪山流下来的,泛着乳白色,从格西草原到下日乌且,景色竣美但缺少惊艳之处,下日乌且到上日乌且,海拔急剧拉高,这段石头路走的很辛苦,途中还遇到下雨和雪籽,下午3点半终于到达海拔4350米的上日乌且营地,这是一处雪山下的湿地草场,坡地有几间当地人开的简易棚屋。
先到的领队已经在烧水准备晚餐了,我们顾不上休息,赶紧搭好帐篷。到晚餐时间,四周雪山开始映射金色的落日余晖,按以往经验,这样的海拔很容易高反,果然,豆哥就出状况了,下午到营地就走的异常艰难,临到吃饭又吐的厉害,晚饭没吃,还影响到其他团友,炸弹只好安排他先去棚屋休息。我知道,如果太早入帐睡觉很容易招致高反,晚餐后便招呼大家留在天帐内嗑瓜子聊天,熬到8点半才各自入帐,事实证明这样做很明智,这一晚虽然睡眠不理想,但大家都基本没出现头疼等高反现象(豆哥除外,他一直处于虚弱无食欲要呕吐的状态)。对于豆哥高反,我一直认为他太轻敌了,在康定城就不该穿T恤大短裤,还有老徐,居然只带两件衬衣和一件薄外套,晚上冻的不行,幸好炸弹给他一件冲锋衣,我也给了他一件保暖内衣,这才挺过来,这两人都多次自驾进藏,过于自信,殊不知自驾和高原徒步露营是两回事。
9月14日,早餐稀饭加烧饼,领队说今天最艰难,要翻越海拔4920米的垭口,太阳还没照进营地,另外一个团的人先出发了,我们也抓紧跨过小河往山上横切,豆哥和丹丹骑马晚些出发。
迎着朝霞上山,左前方是竣美的勒多曼因雪山及冰川,后方是晨雾渐升的峡谷及草场,壮美的景色使得攀爬没预想的那么艰苦,中午12点半,按计划到达日乌且垭口,垭口如刀锋般狭窄,没法停留,把两条哈达绑在垭口后,我同摩嫂赶紧下山,往莫西沟尾营地奔去。
下山的路还算好走,但超长的山谷走起来并不轻松,摩嫂速度较慢,导致我们最后到达营地。营地海拔4100米,是位于丛林中间的一块台地,旁边有一条小溪,前方悬崖下是大河。
夕阳晚照,小雨过后的山谷上空出现一抹彩虹,如此梦幻的环境该有篝火助兴的,于是我和老徐去树丛里找来一些干枯的树枝,晚饭后,向导(马夫)借助液化气灶的火把柴堆点燃,大家围着篝火正准备享受这美好的夜晚,老天却不合时宜地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大家只好放弃篝火回到帐篷内,晚上9点钻睡袋休息。
9月15日,睡了3天帐篷,今天终于能住客栈了,有些期待,豆哥的状态也好了很多,他决定放弃骑马,跟我们一起徒步。
早上从营地出发,沿右侧山体一路横切,满山的小树丛、杂草和野花,左侧是深深的河谷,河谷对岸是绵延的雪山以及雪线下的绿植、溪流,阳光正好,贡嘎主峰时隐时现。这段漫长的横切一直延续到龙结蔓垭口,山路很容易走,爬升较平缓,中间有几个视野开阔适合眺望雪山的平台。
翻过垭口,是急速的下坡,一直下到沟底公路,接送车早已在公路旁等候,上了小面包车,藏族司机把我们送到不远处玉龙西村的藏家客栈,说是客栈,实际上是藏家,多建了几个客房而已,客房带卫生间,但热水器是坏的,洗不了澡,幸好老板娘在厨房少了不少开水,洗脸洗脚足够了。
玉龙西村海拔3700米,气温比山上高,藏家厨房里生火做饭,里面更是暖和,喝着酥油茶,吃着热饭菜,虽比不了城里,跟露营比已经好多了,晚上床铺睡着也舒服,尤其是村里有手机信号,借助微弱的4G信号刷刷微信发几张照片,并迫不及待地跟阿笨进行了语音通话,不过,藏家房子鼠患厉害,天花板上的老鼠闹了一整晚。
9月16日,一早得到坏消息,小小说跟我们同行的团有个团友是福建确诊病例的密接者,已经被接走隔离了,该团所有人员都要做核酸,这消息对老徐冲击较大,老徐来自厦门,按当地要求应立即终止行程并自行隔离或尽快回厦门,但老徐显然不愿意这样,于是他继续跟我们走,今天去泉华滩和冷噶错,这都是玉龙新村附近的景点,泉华滩是流水形成的钙化滩和钙化池群,滩池本身呈淡黄色,由于水藻茂盛,整片区域看起来色彩斑斓。
冷噶错距离较远,在海拔4500米的山上,我们坐车到山门口,先在门口喂食3只肥嘟嘟的土拨鼠,然后开始往山上走,到冷噶错往返6公里,由于爬升达800米,路程较艰辛,经过2个半小时跋涉,终于到达山体一侧的湖泊,湖面不算太大,一侧是山体,一侧正对贡嘎山,湖面如镜,四周很多水草,开满野花,靠山体一侧有一排简易建筑,里面是住房和小卖部。
我们走到湖边,面对贡嘎山坐下,尽情享受这宁静的美景。低头查看湖水,发现水中有一种长得像娃娃鱼的四足动物,黑色,喜欢钻石头缝,后来查资料得知是杉木鱼。这时突降大雨,我们赶紧跑进小卖部,在里面喝奶茶吃泡面,等雨停了再从容下山。
9月17日,今天5点起床,按计划应6点出发去看日出,由于领队煮稀饭耽误,拖到6点半才出发,昨晚下了大雨,临晨又见到满天繁星,高原天气就是这样变幻莫定。
小面包载着我们奔向子梅垭口,天越来越亮,汽车进山后不断盘旋往上,最后赶在7:15到达海拔4550米的垭口,天气不太给力,贡嘎山被云雾笼罩,山沟里的云河倒是构成一幅美景。我们尽量往山坡上走,约40分钟后终于等到贡嘎主峰露出真容。
近距离欣赏完贡嘎,坐车下山,汽车不断盘旋向下,从草甸到针叶林到阔叶林,再钻入浓雾直插沟底,海拔直降1200多米后到达下子梅村,司机家就在山下,四周是茂密的原始森林,他进屋休整片刻,然后顺河谷往下把我们送到徒步起点。
从下子梅村徒步经巴王海到界碑石,是一段10公里长的原始森林漫步,山路在大河左侧,河滩上生长着各种树木,尤其是众多的沙棘树,到巴王海一带,宽阔的河滩变成波纹起伏的水下沙丘,河中的水杉、雪松等树木都已干枯,但还直挺地矗立在水中,据说巴王海是上游雪山冰川冲蚀形成的地质奇观,这一带没有公路,要欣赏只能徒步或骑马。
下午2点走出丛林到达界碑石,这里是徒步或马队的集结点,公路从这里通往外面世界,我们的接送车早已在这里等候,大家把驼包行李搬上车,然后坐车沿田湾河畔的砂石路下山。
海拔不断下降,气温也越来越高,终于离开藏区,进入石棉,路边出现熟悉的汉族民屋,近1小时后到达草科,汽车拐入路边的温泉度假酒店,大家下车办理入住手续,然后进了自己的房间,开始忙着刷手机处理各种事物,我和摩嫂休息片刻后,换上泳衣到室外泡温泉,温泉只有5个池子,水质清澈,没什么异味儿,泡了1个多小时回房间,正幻想着今晚的晚餐和草科鸡,却被突然告知6点半必须离开酒店回成都,原来问题还是出在老徐,厦门的不能入住,而且同行人员必须尽快回去做核酸。
徒步行程已经走完,大家也没什么抱怨,都收拾行李上车,6点40出发往成都,路上分享了打包好的草科鸡,草科鸡很大,肉质香辣,总的来说味道不错。半夜12点回到成都,直奔医院,却被告知10点后不做核酸,紧急赶往附近的第四医院,一行9人(连领队和司机)总算把核酸做了,回到绿茵荷泰酒店,已是临晨1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