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慈丹胶囊IV期临床研究在沪拉开帷幕

分类: 治疗癌症 |
本次慈丹胶囊四期临床再评价重大科研创新课题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中药新药上市后的再评价项目。在这次课题评审过程中,慈丹胶囊这个品种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特别是得到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副委员长的肯定,也侧面说明了该品种具有较好的前景。希望通过在座各位的努力,力争将这个品种培育成肝癌治疗领域的尖端武器,为广大肝癌患者带来福音!
会议最后,课题负责人吴孟超院士与郑伟达教授为“十二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慈丹胶囊Ⅳ期临床研究”实施办公室揭牌。预示着,慈丹胶囊的疗效性与安全性研究正式开始,从此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治疗肿瘤即将步入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原发性肝癌患者赵树森先生康复实录:慈丹胶囊系列中药使AFP半年“改邪归正”
四海享天年
赵树森
2011年1月
旷世举慈丹,毫光照大千。
祛邪固正本,克癌护真元。
悬壶济苍生,歧黄越古贤。
五岳锷云顶,四海享天年。
选择了正确的治疗方案是康复的根本
他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一直没有接受治疗,后来听说附近的一个老大爷去一个中医医院把肝癌控制住了,而且肿瘤还缩小了,并且此后没有再复发。于是,妻子便带着他开始了中医寻求之路。
刚来的时候,赵树森很憔悴赵先生,消瘦,面色枯黄,四肢无力,饮食和睡眠也都很差。还伴有阵发性干咳,胸闷,便秘。
服药后半个月,赵树森食欲开始增加,睡眠也开始好转。
2010年8月27日,复查AFP(就诊时25.5 ng/ml,上次是13.3 ng/ml),这次结果是9.4 ng/ml。饮食好。用药后肝功明显改善。10月22日,赵树森用药后病情大为好转,无不适症状,肝转氨酶下降20。余一切正常。左脉稍弦。听到这个好消息,妻子比他还开心。
肿瘤是慢性病,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服务是为先,疗效为本,构建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绿色印章
延伸阅读:慈丹胶囊的相关背景资料
一、处方研究资料摘要
1、名称及命名依据:本品组方由山慈菇、莪术、马钱子、丹参、冰片等十一味中药组成,命名依据主要根据处方中的主要药味山慈菇的“慈”字,丹参的“丹”字加上剂型而命名的,故定名为慈丹胶囊。
2、选题目的:我国是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高发区之一,年发病率高于10/10万。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数的45%,近年来发病率又呈增高趋势,死亡率也由原来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尽管小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已达到60-70%。但由于临床就诊患者90%以上已系中晚期,必须用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而非手术疗法中,放、化疗又因严重毒副作用而直接影响其疗效的发挥。因而,中医药治疗肝癌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据估计,全国约65%的肝癌患者以中医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实践亦证明:中药能改善肝癌患者的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对控制肿瘤发展亦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中药,开发研制一种作用较全面的纯中药抗癌制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处方依据:本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证候、治则,采用化瘀解毒、消肿散结、益气养血为组方原则,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及现代中草药药理研究现况,以病证结合为基础,以药理结合为导向,针对原发性肝癌(瘀毒蕴结证)这一特定病证结合证候进行中药处方设计,并从大量的中草药及中药方剂中进行反复筛选,化裁,研制而成。
4、处方组成 本品由莪术、山慈菇、鸦胆子、马钱子粉、人工牛黄、蜂房、僵蚕、丹参、当归、黄芪、冰片等11味中药组成。
5、功能主治
6、中医理论对处方的论述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属中医“积聚”、“症瘕”、“癖黄”等范畴。如《圣济总录》所云:“积气在腹中久不瘥,牢固推之不移,症也。此由寒温失意,饮食不节,致脏腑气虚,饮食不消,按之状如杯盘牢结,久不已令人身瘦而腹大,至死不消。”形象地描述了肝癌的临床症状,究其病因,中医认为肝癌多为内有脏腑气血亏虚,气滞血瘀,外有六淫邪毒入侵虚邪中人,邪凝毒结,日久成积所致。正如《灵枢经》所曰:“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入则抵深……留而不去,传达室舍于肠胃之处,募蕴囊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说明肝癌的发生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病机关键在于正虚邪实。因此,治疗重视扶正祛邪,并根据不同的阶段,采用祛邪为主或扶正为主或扶正祛邪并重。从临床上看,我们认为肝癌的发病过程中“邪实”的本质在于瘀毒蕴结。正如《血论》曰:“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癥瘕。”根据这一理论,临床尤其重视“瘀毒”,提出了“化瘀解毒,消肿散结,益气补中”的治疗大法。方取辛温、行气破血、消瘀止痛的莪术和甘寒、散结化瘀、消肿解毒的山慈菇为君药。臣以消肿散结、通络止痛的马钱子;攻毒消肿的蜂房;清热、燥湿解毒的鸦胆子;消热解毒,开窍化痰的人工牛黄;祛风解痉的僵蚕;活血化瘀的丹参。以补中益气的黄芪;补血活血的当归为佐药。以消肿止痛的冰片为使药。诸药合用正体现了既扶正又抗癌的中药组方特点。临床主要适用于原发性肝癌,证见瘀毒内结型患者。
关于慈丹胶囊的药理、毒理研究
1、药效学研究
a、动物体内抑瘤试验表明:荷瘤鼠灌服慈丹胶囊0.4—1.6g/kg,每日1次,对肉瘤S180,子宫颈癌U14、Lewis肺癌以及黑色素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最高分别可达62.89%,56.22%、49.73%、41.34%,并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b、离体培养试验表明:本品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80,胃癌FGC85以及肝癌细胞株SMMC7721均有显著的直接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3、5.6、10.6及3.9/mg,(按相当的生药浓度折算)。
c、在荷瘤情况下的大鼠,大剂量长期应用本品,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明显影响,对免疫功能亦无抑制作用。
2、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在预试验基础上,取ICR纯系小鼠50只,雌雄各半,20±1.5g,随机分为5组,每组雌雄各5只,分别给予等比剂量的慈丹胶囊混悬液灌胃(ig)。结果,给药后5~10分钟,半数以上小鼠均出现行为增多,兴奋过度,坚尾,互咬,严重者发生惊厥,甚至死亡。超过30分钟仍然存活者则逐渐恢复正常。连续观察7天,记录各组小鼠死亡数,按Bliss法测得半数致死量(LD50)为4.448g/kg,其95%可信限为4.119-4.803g/kg,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1.2g,一日4次)的49.4倍。试验显示:该药大剂量使用可产生过度兴奋,因此,用药剂量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给试验动物连续90天灌服慈丹胶囊,SD大鼠每日1-4g/kg;狗1.32—2.64g /kg,定期观察受试动物的行为、食欲、体重。疗程结束时(90d),记录肢体Ⅱ导联心电图,检测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活杀动物观察各主要脏器并取脑、脊髓、甲状腺、心、肝、肺、胸腺、脾、胃、十二指肠、胰、子宫和卵巢或睾丸和附睾,淋巴结和骨髓涂片进行组织学活检。结果显示:大剂量组受试动物均见明显兴奋,甚至惊厥致死,但分为2次服用后均未见死亡,仍可见活动增多、兴奋等症状,并在短时间内消失,其余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摘取主要脏器进行病理活检,绝大部分狗、大鼠无异常发现。个别动物出现肝细胞浊肿,停药半个月送检的狗、大鼠内脏病理活检均未见异常。
处方中各有效成分群的抗癌作用机制
慈慈丹胶囊由莪术、山慈菇、鸦胆子、马钱子粉、人工牛黄、蜂房、僵蚕、丹参、当归、黄芪、冰片等11味中药组成。方中具抑杀癌细胞的组分有山慈菇中的秋水仙碱,为细胞有丝分裂中期阻滞剂,在细胞分裂周期中主要作用于M期,能阻止分裂细胞形成纺锤体,使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从而阻止细胞分裂于中期。莪术中所含的莪术醇、莪术酮及β—榄香烯对小鼠子宫颈癌U14、肉瘤S180及腹水型肝癌细胞等多种瘤株地生长有明显抑制和破坏作用;其作用机理为阻滞S期细胞进入G2M期,并诱导癌细胞凋亡。鸦胆子所含的鸦胆子苦素,鸦胆子苦烯,鸦胆子苷,鸦胆亭,鸦胆子油等各种不同成分均有较好抗肿瘤活性,其中鸦胆子油作用更为明显,经放射自显影证实:鸦胆子油对3H-TdR掺入DNA法研究油酸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DNA合成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高抑制强度为66.7%。鸦胆子油给药5小时后,对艾氏腹水癌G0期细胞损伤率为17%,并可抑制或损伤S期、G2期细胞,从而延长或减少G2期细胞进入M期。鸦胆子油中所含的油酸及亚油酸等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对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力,并能抑制癌细胞呼吸,而这种作用表现为,非极性基团接近细胞膜时,由于在细胞膜的脂质层中挤进这种基团而使细胞膜荷以负电荷,此时细胞膜中微细的脂蛋白集合体因带负电荷而增加其接触部位,使之”松弛”的同时,并伴随着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癌细胞膜的破裂。马钱子有通络止痛、清热散结功效。治疗癌症既能抗癌又能镇痛,对食管癌梗阻有开道的效果,并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莪术和丹参合用可增强活血化瘀功效:一方面能溶解包裹在癌细胞表面的纤维蛋白,并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促使癌细胞分化,使之逐步降低恶性程度;另一方面能改善癌症患者血流的高凝状态,使癌细胞无法粘附、定着在血管壁上,裸露的癌细胞易被机体免疫系统和抗癌药物所清除,防止血行性转移。另外还能增强药物对癌细胞的通透性,增加抗癌药物进入癌细胞的浓度,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黄芪能提高人及小白鼠血浆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细胞中环磷酸腺苷及环磷乌苷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提高肿瘤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含量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肿瘤细胞逆转。黄芪中所含的多糖类物质能防止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并刺激机体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和B细胞协同杀伤癌细胞。通过此作用,尤其是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显著增强,可发挥对肿瘤细胞的抑杀效应。当归中所含的阿魏酸钠和当归多糖均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及红血球细胞的生成,故有养血补血作用。当归与黄芪配合可增强补气养血功效,改善癌症患者的气滞血瘀症及恶病质体征,从而提高生存质量。蜂房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美蓝法对胃癌细胞有效,能抑制人肝癌细胞,还可用于子宫颈癌等;蜂房醇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蜂胶丙二醇溶液对Sl80、EC体外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僵蚕具解痉镇静功效,能对抗土的宁引起的惊厥作用;其所含的7β-羟基胆固醇,对小鼠的肝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溶解作用。人工牛黄作为一种内源性氨基酸是中枢抑制性递质,能调节神经组织兴奋性,亦能调节体温,故有缓解癌性热毒作用。冰片具芳香开窍、消肿止痛功效。可促进血液循环,引导抗癌药物向病变部位转运,并可防治癌栓的形成。上述各有效成分群的联合使用,能实现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来协同干预肿瘤恶性演进的各个环节。
慈丹对肝癌和门静脉癌栓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基础研究提示:慈丹胶囊在细胞水平和在体动物水平有显著的抑瘤效果(试验结果见图1)。
图1
SMMC-7721的MTT实验 |
CSQT-1的MTT实验 |
SMMC-7721的CCK8实验 |
CSQT-1的CCK8实验 |
Ⅱ期临床研究情况
慈丹胶囊Ⅱ期临床研究从1994年10月到1997年8月,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八家医疗单位参加验证,主要是评价本品治疗原发性肝癌(瘀毒蕴结型),的近期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采用随机单盲、化疗药对照的方法,共收治病例325例,其中慈丹组125例,稳定以上率(CR+PR+SD)91例,占72.8 %;慈丹加化疗组100例,稳定以上率(CR+PR+SD)87例,占87.0%;化疗对照组100例,稳定以上率(CR+PR+SD)57例,占57.0 %。三组疗效相比,慈丹加化疗组明显优于单纯慈丹组及化疗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慈丹组与化疗对照组比较,某些临床症状和某些化验室指标的改善较显著,不良反应较轻,提示中药组的疗效略优于化疗对照组,说明本品与化疗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瘤体稳定以上率。从临床试验分析,本品具有保护骨髓机能及机体细胞免疫机能,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本品在服用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
慈丹胶囊配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1)慈丹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体生存期有显著差异(P=0.0014)见表1及图2。
表1 抗肿瘤(慈丹)治疗对患者预后(总体生存期)的影响
生存表的均值 |
|
|||||||
慈丹胶囊 |
均 |
|
||||||
估计 |
标准误 |
95% 置信区间 |
|
|||||
下限 |
上限 |
|
||||||
未服 |
33.501 |
1.165 |
31.219 |
35.784 |
|
|||
服药 |
37.883 |
1.611 |
34.726 |
41.041 |
|
|||
整体 |
35.209 |
.993 |
33.262 |
37.157 |
|
|||
|
|
|||||||
整体比较 |
||||||||
|
卡方 |
df |
Sig. |
|||||
Log Rank
(Mantel-Cox) |
8.556 |
1 |
.003 |
|||||
图2慈丹胶囊配合手术治疗肝癌总体生存期曲线图
(2) 慈丹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瘤生存期有显著差异(P=0.0164)见表2及图3。
表2 抗肿瘤(慈丹)治疗对患者预后(无瘤生存期)的影响
生存表的均值 |
||||
慈丹胶囊 |
均值a |
|||
估计 |
标准误 |
95% 置信区间 |
||
下限 |
上限 |
|||
未服 |
|
|
15.510 |
|
服药 |
|
|
18.171 |
|
整体比较 |
|||
|
卡方 |
df |
Sig. |
Log Rank
(Mantel-Cox) |
5.549 |
|
|
图3
主要研究目的:
1、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评价慈丹胶囊单药在二、三线和联合介入化疗以及配合手术在一线治疗PLC的有效性(总生存率OS、症状进展时间TTP和临床受益率CBR等),再次证实慈丹胶囊可显著提高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由此产生显著生存获益,促进国产品牌药物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