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慈丹胶囊IV期临床研究在沪拉开帷幕

(2014-05-08 16:36:50)
分类: 治疗癌症

    2014年4月11日“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慈丹胶囊IV期临床研究启动会在上海举行,作为科研课题的牵头及会议的主办方,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郑伟达教授、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沈锋副院长、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杨甲梅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肝胆外科主任吴健雄教授、北京302医院主任张绍庚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主任教授,以及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主任程树群教授、李爱军主任、曲增强主任、吴东教授、邱福建教授、邢茂迎教授、傅晓辉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荣维淇副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曾金雄博士、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石卫东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郑青山教授、深圳市伟达药业总经理郑东海博士、深圳市伟达药业陈玉生教授等几十名国内众多肿瘤界知名专家齐聚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众多媒体及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李忆编导均到会报道。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慈丹胶囊IV期临床研究在沪拉开帷幕
     科研课题的牵头人吴孟超院士首先做了重要的报告,在报告中客观评价了慈丹胶囊的确切疗效,并就科研进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并诚挚感谢对科研课题给予认可与支持的所有专家。

    吴孟超院士说,肝癌由于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科研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肝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治疗方法和手段也趋于多样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肝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依然不高,而且肝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近年来呈增高趋势,究其原因何在呢?肝癌经手术、放、化疗后为什么还会复发和转移?主要原因是我们忽视了抗复发抗转移这一关键环节的研究。因此,寻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稳定、高效可控的药物新品种是破解当前问题的当务之急。

    本课题主要探讨肝癌患者经手术、化疗后如何延长生存时间这一重大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另一方面针对目前我国中药上市后缺少对远期预后这一重大事件的研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化、前瞻性的循证医学研究现状,选择具有良好研究基础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慈丹胶囊为范例,吸取目前国际上原发性肝癌药物评价指标体系,把体现病人主观感受的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及肝功能指标和反映肝癌长期预后总体生存率及死亡率等指标相结合,采用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在西医西药标准化治疗基础上,评价本品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在长时间、大规模人群使用中发现其疗效特点和适宜人群。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品提供循证依据。

    众所周知,癌症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肝癌也不例外。因此,发挥西医和中医的各自优势,设计系统的治疗方案不失为一个好的研究方向。目前中医药在改善肝癌患者术后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介入化疗的毒性、延长总生存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慈丹胶囊已在我院使用多年,获得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认可,临床观察结果提示对提高肝癌术后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显示出较好的苗头,因此我组织有关单位申报了这个课题,希望通过该课题的实施对慈丹胶囊这个潜力品种进行系统、规范的评估。该课题目前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本次慈丹胶囊四期临床再评价重大科研创新课题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中药新药上市后的再评价项目。在这次课题评审过程中,慈丹胶囊这个品种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特别是得到了“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副委员长的肯定,也侧面说明了该品种具有较好的前景。希望通过在座各位的努力,力争将这个品种培育成肝癌治疗领域的尖端武器,为广大肝癌患者带来福音!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慈丹胶囊IV期临床研究在沪拉开帷幕
    大家用热烈的掌声表示对吴孟超院士发言的感谢。随后课题责任单位负责人郑伟达教授也表达了对与会专家的感谢,并对科研课题充满信心,郑伟达教授说,经过缜密的筹备,在吴老的带领下,多方专家及学者的帮助下,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慈丹胶囊Ⅳ期临床研究课题即将启动,作为一名参与者深表荣幸,更作为慈丹胶囊的发明人深感激动,感谢各位专家及领导的认可及支持!

    众所周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独树一帜。吴老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领域的领军者就一直的给于极大的推动,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积极的响应,共同倡导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肿瘤患者,将西医的严谨与中医的艺术有效的结合起来,让患者真正收益,而作为一名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医务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

    自首届香山科学会议的胜利召开,发挥中西医优势治疗原发性肝癌,就到了众多学者的支持,这足以坚定我们的信心。而此次“重大新药创制”临床研究必定会让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得到认可,让传统医学的临床疗效得到肯定。作为慈丹的发明人,对慈丹胶囊有很深的感情,好产品就要有过硬的检验,好产品就要让更多患者收益,慈丹胶囊常年都在使用。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已接诊肝病患者上千例,慈丹胶囊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甚至治愈患者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但是我们的医院,吴老率领的上海东方肝胆医院也在使用慈丹胶囊进行肝病患者的辅助治疗,同样产生了确切的疗效。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同道,能更多的认识慈丹胶囊,认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重要性。

    会议在两位学者的发言中开始了积极深入的交流。

    深圳市伟达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科研副院长郑东海博士为本次课题的实施方案做了进一步阐述,慈丹胶囊单药及联合TACE方案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Ⅳ期临床研究课题主要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分别以两个方案出现,一个是主要是有效性的研究,慈丹胶囊联合TACE预防肝癌术后存在高位复发因素、早期复发的临床试验。一个是以安全性为主的2000多例大样本的慈丹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四期临床研究。

    与会专家就课题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大家畅所欲言,共同为临床研究建言献策。乘长风破万里浪,慈丹胶囊的四期临床的研究结果和终极目标,是攻克肿瘤、造福人类。

会议最后,课题负责人吴孟超院士与郑伟达教授为“十二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慈丹胶囊Ⅳ期临床研究”实施办公室揭牌。预示着,慈丹胶囊的疗效性与安全性研究正式开始,从此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治疗肿瘤即将步入一个全新的里程碑。

原发性肝癌患者赵树森先生康复实录:慈丹胶囊系列中药使AFP半年“改邪归正”

     2011年的1月17日,在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会诊室里有一位年过半百的先生,毕恭毕敬地将自己写的一首诗擎给郑伟达教授,满脸的虔诚,都用手传达给诊室里的郑伟达教授。诗中题到:

四海享天年

赵树森

2011年1月

旷世举慈丹,毫光照大千。

祛邪固正本,克癌护真元。

悬壶济苍生,歧黄越古贤。

五岳锷云顶,四海享天年。

    原来这位先生名叫赵树森,今年56岁,北京人,2010年3月确诊为肝癌的,经过北京郑伟达教授四位一体疗法半年的治疗,到2010年10月20日复查,结果一切正常。

    赵树森说:“我非常崇拜郑伟达教授及其他几位专家组成员。我接受的不仅是你们的治疗方法,还有你们的治疗理念。郑教授写的书我回去都一一看了,特别赞同书里面的理论,我也在天天学习郑教授的思想。现在我已经康复了,我想好了,一定要写本书,来讲述我的抗癌经历,讲述郑教授的以人为本,科学抗癌;讲述他的四位一体,讲述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理论。更重要的是,讲述他看病时的态度,这也就是医德医风吧,从第一次我来的时候,就发现他不仅为人真诚,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慈爱的心。他不仅站在了医生的高度,而且还会换位思考,从患者角度来考虑我们,所以,他的四位一体治疗理念,我和癌友们很容易就能接受,一个个战胜癌魔的故事都在激励着我。谢谢您,郑教授,谢谢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

选择了正确的治疗方案是康复的根本

    如果说方向决定成败的话,那么合理的治疗方案,则就是每一位患者康复的根本。原来2010年3月的一天,赵树森出现右肩痛,乏力、消瘦,细心的妻子发现情况后,就立即带他去医院检查。经B超、CT,发现肝占位。

他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一直没有接受治疗,后来听说附近的一个老大爷去一个中医医院把肝癌控制住了,而且肿瘤还缩小了,并且此后没有再复发。于是,妻子便带着他开始了中医寻求之路。

    按照老大爷的介绍,2010年4月27日,赵树森第一次来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

刚来的时候,赵树森很憔悴赵先生,消瘦,面色枯黄,四肢无力,饮食和睡眠也都很差。还伴有阵发性干咳,胸闷,便秘。

    当时AFP是25.5ng/ml,原发性肝癌巨块型术后15天,同时有肺转可疑。以郑伟达教授为主的专家组的专家们根据赵先生的情况确立了以慈丹胶囊为基础的四位一体治疗方案。

服药后半个月,赵树森食欲开始增加,睡眠也开始好转。

    2010年6月22日,赵树森用药后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已经明显改善。怕吃油腻性食物。7月27日。赵树森用药后症状好转,有力。在妻子的照顾下,精神也更加焕发。小便黄已明显减退。感觉腹部气多。CT复查,胸腔少量积液。

2010年8月27日,复查AFP(就诊时25.5 ng/ml,上次是13.3 ng/ml),这次结果是9.4 ng/ml。饮食好。用药后肝功明显改善。10月22日,赵树森用药后病情大为好转,无不适症状,肝转氨酶下降20。余一切正常。左脉稍弦。听到这个好消息,妻子比他还开心。

    手术切除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早期肝癌,及时手术切除效果很好,但是术后可能存在着复发和转移。而且手术本身也常给患者带来损伤,耗气伤血,使脏腑经络气血失调。因此肝癌患者手术后给予中药扶正调理,一方面可以抑杀癌细胞,另一方面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利于术后恢复。术后的中医药治疗,尤其重要,这关乎肿瘤康复持久战的胜利。

肿瘤是慢性病,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郑伟达教授观点:肿瘤是一个慢性病,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尤其是肝癌术后的中医药巩固治疗,对肿瘤患者的有质生存还是有保障的。在众多与癌魔抗争的患者当中,可以说赵先生是相当出色的,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癌症并不可怕的真理。

    带着家人的嘱托,带着妻子的关爱,带着我们医务人员的期待,带着赵先生自己一如既往的守候与执着,赵先生一定会在今后的路上更增添信心和勇气,彻底摆脱掉癌魔的困扰,以一颗坚强向上的心,缺失也是一种美,关键在于您的心态,无论是肿瘤患者,还是家属!坚信肿瘤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服务是为先,疗效为本,构建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绿色印章

    在会诊室里临行又留步,赵树森的爱人有感而发:“能将我爱人赵树森的命保住,使肝肿癌康复,谢天谢地,真的要感谢郑伟达教授,感谢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专家医生们全力以赴!每次看病,你们都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我们,心里感觉特别温暖,不像有些医院,冰冷的气氛,没有一点人情味。”

    其实,在伟达医院里,每一位患者都是上帝。医院一直坚持着“医院环境舒心、治疗效果放心、病房设施称心、医院管理精心、医务护理贴心”的五心级服务。实现着以减轻痛苦、减少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复发和转移、延长生命实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庄严承诺。守护患者的安康是伟达医院对每一位患者应尽的责任。期待着更多的患者能够坚强地走向康复!

 

延伸阅读慈丹胶囊的相关背景资料

一、处方研究资料摘要

1、名称及命名依据:本品组方由山慈菇、莪术、马钱子、丹参、冰片等十一味中药组成,命名依据主要根据处方中的主要药味山慈菇的“慈”字,丹参的“丹”字加上剂型而命名的,故定名为慈丹胶囊。

2、选题目的:我国是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高发区之一,年发病率高于10/10万。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数的45%,近年来发病率又呈增高趋势,死亡率也由原来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尽管小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已达到60-70%。但由于临床就诊患者90%以上已系中晚期,必须用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而非手术疗法中,放、化疗又因严重毒副作用而直接影响其疗效的发挥。因而,中医药治疗肝癌研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据估计,全国约65%的肝癌患者以中医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实践亦证明:中药能改善肝癌患者的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对控制肿瘤发展亦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中药,开发研制一种作用较全面的纯中药抗癌制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处方依据:本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证候、治则,采用化瘀解毒、消肿散结、益气养血为组方原则,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及现代中草药药理研究现况,以病证结合为基础,以药理结合为导向,针对原发性肝癌(瘀毒蕴结证)这一特定病证结合证候进行中药处方设计,并从大量的中草药及中药方剂中进行反复筛选,化裁,研制而成。

4、处方组成 本品由莪术、山慈菇、鸦胆子、马钱子粉、人工牛黄、蜂房、僵蚕、丹参、当归、黄芪、冰片等11味中药组成。

5、功能主治  化瘀解毒、消肿散结、益气养血。为原发性肝癌辅助治疗药。适用于原发性肝癌瘀毒蕴结症。合并介入化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灶缓解率。

6、中医理论对处方的论述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属中医“积聚”、“症瘕”、“癖黄”等范畴。如《圣济总录》所云:“积气在腹中久不瘥,牢固推之不移,症也。此由寒温失意,饮食不节,致脏腑气虚,饮食不消,按之状如杯盘牢结,久不已令人身瘦而腹大,至死不消。”形象地描述了肝癌的临床症状,究其病因,中医认为肝癌多为内有脏腑气血亏虚,气滞血瘀,外有六淫邪毒入侵虚邪中人,邪凝毒结,日久成积所致。正如《灵枢经》所曰:“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入则抵深……留而不去,传达室舍于肠胃之处,募蕴囊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说明肝癌的发生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病机关键在于正虚邪实。因此,治疗重视扶正祛邪,并根据不同的阶段,采用祛邪为主或扶正为主或扶正祛邪并重。从临床上看,我们认为肝癌的发病过程中“邪实”的本质在于瘀毒蕴结。正如《血论》曰:“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癥瘕。”根据这一理论,临床尤其重视“瘀毒”,提出了“化瘀解毒,消肿散结,益气补中”的治疗大法。方取辛温、行气破血、消瘀止痛的莪术和甘寒、散结化瘀、消肿解毒的山慈菇为君药。臣以消肿散结、通络止痛的马钱子;攻毒消肿的蜂房;清热、燥湿解毒的鸦胆子;消热解毒,开窍化痰的人工牛黄;祛风解痉的僵蚕;活血化瘀的丹参。以补中益气的黄芪;补血活血的当归为佐药。以消肿止痛的冰片为使药。诸药合用正体现了既扶正又抗癌的中药组方特点。临床主要适用于原发性肝癌,证见瘀毒内结型患者。

关于慈丹胶囊的药理、毒理研究

1、药效学研究

a、动物体内抑瘤试验表明:荷瘤鼠灌服慈丹胶囊0.4—1.6g/kg,每日1次,对肉瘤S180,子宫颈癌U14、Lewis肺癌以及黑色素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瘤率最高分别可达62.89%,56.22%、49.73%、41.34%,并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b、离体培养试验表明:本品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80,胃癌FGC85以及肝癌细胞株SMMC7721均有显著的直接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1.3、5.6、10.6及3.9/mg,(按相当的生药浓度折算)。

c、在荷瘤情况下的大鼠,大剂量长期应用本品,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明显影响,对免疫功能亦无抑制作用。

2、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在预试验基础上,取ICR纯系小鼠50只,雌雄各半,20±1.5g,随机分为5组,每组雌雄各5只,分别给予等比剂量的慈丹胶囊混悬液灌胃(ig)。结果,给药后5~10分钟,半数以上小鼠均出现行为增多,兴奋过度,坚尾,互咬,严重者发生惊厥,甚至死亡。超过30分钟仍然存活者则逐渐恢复正常。连续观察7天,记录各组小鼠死亡数,按Bliss法测得半数致死量(LD50)为4.448g/kg,其95%可信限为4.119-4.803g/kg,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1.2g,一日4次)的49.4倍。试验显示:该药大剂量使用可产生过度兴奋,因此,用药剂量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给试验动物连续90天灌服慈丹胶囊,SD大鼠每日1-4g/kg;狗1.32—2.64g /kg,定期观察受试动物的行为、食欲、体重。疗程结束时(90d),记录肢体Ⅱ导联心电图,检测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活杀动物观察各主要脏器并取脑、脊髓、甲状腺、心、肝、肺、胸腺、脾、胃、十二指肠、胰、子宫和卵巢或睾丸和附睾,淋巴结和骨髓涂片进行组织学活检。结果显示:大剂量组受试动物均见明显兴奋,甚至惊厥致死,但分为2次服用后均未见死亡,仍可见活动增多、兴奋等症状,并在短时间内消失,其余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摘取主要脏器进行病理活检,绝大部分狗、大鼠无异常发现。个别动物出现肝细胞浊肿,停药半个月送检的狗、大鼠内脏病理活检均未见异常。

处方中各有效成分群的抗癌作用机制

慈慈丹胶囊由莪术、山慈菇、鸦胆子、马钱子粉、人工牛黄、蜂房、僵蚕、丹参、当归、黄芪、冰片等11味中药组成。方中具抑杀癌细胞的组分有山慈菇中的秋水仙碱,为细胞有丝分裂中期阻滞剂,在细胞分裂周期中主要作用于M期,能阻止分裂细胞形成纺锤体,使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从而阻止细胞分裂于中期。莪术中所含的莪术醇、莪术酮及β—榄香烯对小鼠子宫颈癌U14、肉瘤S180及腹水型肝癌细胞等多种瘤株地生长有明显抑制和破坏作用;其作用机理为阻滞S期细胞进入G2M期,并诱导癌细胞凋亡。鸦胆子所含的鸦胆子苦素,鸦胆子苦烯,鸦胆子苷,鸦胆亭,鸦胆子油等各种不同成分均有较好抗肿瘤活性,其中鸦胆子油作用更为明显,经放射自显影证实:鸦胆子油对3H-TdR掺入DNA法研究油酸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DNA合成影响,结果表明:其最高抑制强度为66.7%。鸦胆子油给药5小时后,对艾氏腹水癌G0期细胞损伤率为17%,并可抑制或损伤S期、G2期细胞,从而延长或减少G2期细胞进入M期。鸦胆子油中所含的油酸及亚油酸等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对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力,并能抑制癌细胞呼吸,而这种作用表现为,非极性基团接近细胞膜时,由于在细胞膜的脂质层中挤进这种基团而使细胞膜荷以负电荷,此时细胞膜中微细的脂蛋白集合体因带负电荷而增加其接触部位,使之”松弛”的同时,并伴随着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癌细胞膜的破裂。马钱子有通络止痛、清热散结功效。治疗癌症既能抗癌又能镇痛,对食管癌梗阻有开道的效果,并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莪术和丹参合用可增强活血化瘀功效:一方面能溶解包裹在癌细胞表面的纤维蛋白,并提高肿瘤的免疫原性,促使癌细胞分化,使之逐步降低恶性程度;另一方面能改善癌症患者血流的高凝状态,使癌细胞无法粘附、定着在血管壁上,裸露的癌细胞易被机体免疫系统和抗癌药物所清除,防止血行性转移。另外还能增强药物对癌细胞的通透性,增加抗癌药物进入癌细胞的浓度,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黄芪能提高人及小白鼠血浆中环磷酸腺苷的含量。细胞中环磷酸腺苷及环磷乌苷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提高肿瘤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含量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肿瘤细胞逆转。黄芪中所含的多糖类物质能防止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并刺激机体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和B细胞协同杀伤癌细胞。通过此作用,尤其是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的显著增强,可发挥对肿瘤细胞的抑杀效应。当归中所含的阿魏酸钠和当归多糖均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及红血球细胞的生成,故有养血补血作用。当归与黄芪配合可增强补气养血功效,改善癌症患者的气滞血瘀症及恶病质体征,从而提高生存质量。蜂房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美蓝法对胃癌细胞有效,能抑制人肝癌细胞,还可用于子宫颈癌等;蜂房醇提取物对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蜂胶丙二醇溶液对Sl80、EC体外细胞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僵蚕具解痉镇静功效,能对抗土的宁引起的惊厥作用;其所含的7β-羟基胆固醇,对小鼠的肝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溶解作用。人工牛黄作为一种内源性氨基酸是中枢抑制性递质,能调节神经组织兴奋性,亦能调节体温,故有缓解癌性热毒作用。冰片具芳香开窍、消肿止痛功效。可促进血液循环,引导抗癌药物向病变部位转运,并可防治癌栓的形成。上述各有效成分群的联合使用,能实现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来协同干预肿瘤恶性演进的各个环节。

慈丹对肝癌和门静脉癌栓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肝癌门静脉癌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慈丹胶囊对其分化诱导的代谢组学研究(No.30873352)》为本课题提供基础研究理论支持。

基础研究提示:慈丹胶囊在细胞水平和在体动物水平有显著的抑瘤效果(试验结果见图1)。

图1  慈丹对肝癌和门静脉癌栓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SMMC-7721的MTT实验

CSQT-1的MTT实验

SMMC-7721的CCK8实验

CSQT-1的CCK8实验

 

Ⅱ期临床研究情况

慈丹胶囊Ⅱ期临床研究从1994年10月到1997年8月,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八家医疗单位参加验证,主要是评价本品治疗原发性肝癌(瘀毒蕴结型),的近期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采用随机单盲、化疗药对照的方法,共收治病例325例,其中慈丹组125例,稳定以上率(CR+PR+SD)91例,占72.8 %;慈丹加化疗组100例,稳定以上率(CR+PR+SD)87例,占87.0%;化疗对照组100例,稳定以上率(CR+PR+SD)57例,占57.0 %。三组疗效相比,慈丹加化疗组明显优于单纯慈丹组及化疗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慈丹组与化疗对照组比较,某些临床症状和某些化验室指标的改善较显著,不良反应较轻,提示中药组的疗效略优于化疗对照组,说明本品与化疗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瘤体稳定以上率。从临床试验分析,本品具有保护骨髓机能及机体细胞免疫机能,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本品在服用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

慈丹胶囊配合手术治疗肝癌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本临床研究从2008年10月到2011年10月,由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独家验证,主要是评价慈丹胶囊配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采用随机序贯入组、保肝药同期对照的方法,共收治病例372例,其中慈丹组92例,对照组280例。所有入组病例均经手术完整切除肝肿瘤,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用药方法:慈丹胶囊组一次0.27*5粒,一日4次,连续口服3个月。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定期随访3年,以总体生存期与无瘤生存时间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差异,结果如下:

(1)慈丹组与对照组相比总体生存期有显著差异(P=0.0014)见表1及图2。

    表1 抗肿瘤(慈丹)治疗对患者预后(总体生存期)的影响

生存表的均值

 

 

慈丹胶囊

均         a

 

估计

标准误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未服

33.501

1.165

31.219

35.784

 

服药

37.883

1.611

34.726

41.041

 

整体

35.209

.993

33.262

37.157

 

 

 

整体比较

 

卡方

df

Sig.

Log Rank (Mantel-Cox)        

8.556

1

.003

 

图2慈丹胶囊配合手术治疗肝癌总体生存期曲线图

 

(2) 慈丹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瘤生存期有显著差异(P=0.0164)见表2及图3。

 

 

 

表2 抗肿瘤(慈丹)治疗对患者预后(无瘤生存期)的影响

生存表的均值

慈丹胶囊

均值a

估计

标准误

95% 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未服

   17.725

    1.130

15.510

    19.940

服药

   22.007

    1.957

18.171

    25.842

 

整体比较

 

卡方

df

Sig.

Log Rank (Mantel-Cox)        

5.549

    1

   .018

  

图3  慈丹胶囊配合手术治疗肝癌无瘤生存期曲线图

 

主要研究目的:

1、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评价慈丹胶囊单药在二、三线和联合介入化疗以及配合手术在一线治疗PLC的有效性(总生存率OS、症状进展时间TTP和临床受益率CBR等),再次证实慈丹胶囊可显著提高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由此产生显著生存获益,促进国产品牌药物的培育。

     2、探讨慈丹胶囊在大规模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识别并判断不良事件的性质、特点、发生频率与潜在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品提供参改数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