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8日,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全体医技人员在多功能厅如火如荼地进行了肝癌论坛,做为本次论坛的主持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英笙主任委员给大家讲了别开生面的演讲,让大家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听别人的故事,拓展自己的生命,尤其是肿瘤患者的故事,倍添一份珍重。

与瘤共存的岁月,心态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穆幸春,2005年确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B细胞型三期,与瘤共存6年。全身弥漫性肿瘤,失去手术与放疗的机会,因祸得福认识了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受益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看着得了同样的淋巴瘤,而盲目地接受了放疗与化疗而勿勿地辞世的病友,不免心中难过万分:一样的病情,不同的命运。由衷地感激发自肺腑:感谢伟达慈丹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创始人、慈丹胶囊的发明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郑伟达教授,没有郑伟达教授的导航就没有我生命的春天!
每天跳跳交谊舞,与肿瘤朋友一起谈天说地,交流中,丰富着自己,在人群里欢欢乐乐,跳着舞步满场飞转,如果我不说,谁都不会相信这是一个中晚期癌症患者。放飞心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带上慈丹系列药物与癌友一起相约上路,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海南、云南、江苏、九寨沟等地多次旅游,边按时服药边欣赏着祖国的美丽山河,群体用四位一体疗法群体抗癌,信心十足,因经过多年的康复治疗,检查时会看到有些部位的淋巴瘤还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正常,这就是给我们打一剂强心针,身体转好,心情更好,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赵树森,
56岁,北京人,2010年3月确诊为肝癌的,经过北京郑伟达教授四位一体疗法半年的治疗,到2010年10月20日复查,结果一切正常。
如果说方向决定成败的话,那么合理的治疗方案,则就是每一位患者康复的根本。原来今年3月的一天,赵树森出现右肩痛,乏力、消瘦,细心的妻子发现情况后,就立即带他去医院检查。经B超、CT,发现肝占位。
2010年4月27日,赵树森第一次来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刚来的时候,赵树森很憔悴,消瘦,面色枯黄,四肢无力,饮食和睡眠也都很差,伴有阵发性干咳,胸闷,便秘。
当时(2010年4月)AFP是175.80ng/ml,原发性肝癌巨块型术后15天,同时有肺转移。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专家组根据赵先生的情况确立了以慈丹胶囊为基础的四位一体治疗方案。服药后半个月,赵树森食欲开始增加,睡眠也开始好转。

AFP“转正”,人生多了一抹诗情,康复后的赵树森先生在家人陪同下复诊
2010年6月22日,赵树森用药后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已经明显改善。怕吃油腻性食物。7月27日。赵树森用药后症状好转,有力。在妻子的照顾下,精神也更加焕发。小便黄已明显减退。感觉腹部气多。CT复查,胸腔少量积液。2010年8月27日,复查AFP(就诊时25.5
ng/ml,这次结果是9.4 ng/ml。饮食好。用药后肝功明显改善。
振奋之余,赵先生诗兴大作:
四海享天年
2011年1月
旷世举慈丹,毫光照大千。
祛邪固正本,克癌护真元。
悬壶济苍生,歧黄越古贤。
五岳锷云顶,四海享天年。
赵树森先生诗人一样的情怀,在肝癌伴发肺转移的灾难面前,选择了发挥中西医优势治疗肿瘤的方法,而选择了四位一体疗法,是生活的智慧,让他在纷繁中寻得光明的出路,是宽大的胸怀,与瘤共存中,而达成与瘤和谐共处,目前正积极进行巩固治疗,这关乎赢取肿瘤康复持久战的胜利。
肝癌的治疗是一个永不落幕的论坛,而达成共识的就是发挥中西医优势治疗肿瘤,正如陈英笙主任所讲的:针对肝癌术前应用有效中药,有治疗前移的效果,起到局限肿瘤提高切除效果;术后及时用中药,空白期越短越好,可有效防止复发、转移;在局部治疗后,应及时应用有效中药进行整体治疗,避免被动、反复治疗;对易产生耐药性的西药,应及时配合中药,延缓耐药性的产;对损伤较大的治疗,应配合中药进行扶正治疗;对疗效偏低,毒性较大的西医治疗,及时配合中药可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江河不择细流,泰山不让寸壤,我们肿瘤朋友也一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与瘤共生存和谐共处,在发挥中西医优势治疗的相对平衡中有质生存,使得生命熠熠生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