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诊心得——癌症患者是最坚强的勇士
2010年5月11日星期二
每次会诊都有不同的故事,我将较深刻的感受写于此。

出诊过程中
每次会诊都会有感动——3号患者:
晨风带来希望,就像阳光送来温暖;繁星带去陈迹,如同黑夜带走记忆。每天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就如同今天出诊,没有想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今天来看病的患者中,都是子女来陪伴的,而唯有一位胃癌的患者,是由她的侄儿陪来的。
这位患者已经年过七旬,气色不是很好,憔悴的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家人介绍说:以前没有治疗过,由别人介绍来这里的。老奶奶说:“这个侄儿很孝敬的,我的老家在山东,来北京看病的这几天都是他照顾我。”边说话,她边把目光转向了身旁的一位50多岁的男士。我的目光也随之发生改变。
身旁有一位健壮魁梧的先生,气色也特别好,满面春光。我就和老人家说:“看看你的侄儿,气色多好,再看看您,简直形成鲜明对比。您就是气血亏虚呀,用中药给您调理一下,给您开药一定要按时服用。”
旁边的先生说话了:“没有关系,我身体棒着呢,照顾姑母是没有问题的,我监督她吃药。”
听了这话,大家都笑了。他们挥手告别。没有想到的是过了一会,那个中年男子又回来了。我还以为关于老人家用药的事情还有不明白的呢。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先生说,他去年的时候来这里看过病,一直坚持用药。原来他也是一位肿瘤患者。
不会吧!门诊的几位专家、医护人员以及患者都特别惊讶,我也感到异常的吃惊。原来这位先生间断出现右颈部结节数年,08年9月手术切除右颌下淋巴结,病理为低分化腺癌。继续检查后,诊断为有肺癌。我们查到了他的病历,去年9月来我院,消瘦、四肢无力、纳减、寝差、失眠、伴自汗、视力下降、口苦、口干、二便正常。舌质红,舌苔薄黄。用药有慈丹胶囊、复方莪术、参灵胶囊。2号加5号加竹茹10g、黄芪20g、苡米20g、桔梗15g、桑叶10g、元参10g。
2008年12月2日经上药治疗后,病情尚稳定,胸闷、大便干,易汗、出汗,苔薄黄,脉弦滑,肺气不足,肺气亏虚。中成药同前。2号方加瓜蒌30g,薤白10g,半夏10g,五味子10g,龙骨、牡蛎各30g、桔梗10g,麦冬10g、元参15g、薏米20g、黄芪30g。
2008年12月9日近几天饮食无味、纳差、失眠、易出汗。脉滑,舌苔薄白。
中成药同上。1号加2号加瓜蒌20g、薤白10g、半夏10g、酸枣红15g、化结粉1包、柴胡10g、桔梗10g。药后目前一切都好,身体强壮,无任何症状。
经过这样的一个治疗过程后。他的一般情况很好。没有症状。今天,还带他的亲人来就诊。还能照顾亲人。根本就看不出来是肿瘤患者。这不仅是在我们这里用药治疗所起的积极作用,还与患者自身不断的调整心态和锻炼身体是密不可分的。
看到这位患者这样精神饱满,我们都很欣慰。如果说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我希望更多的都是这样的惊喜。
儒家精髓“仁”字为重,医家仁心仁术,患者仁则长寿——17号患者
他,是一位衣着整齐、精神焕发、满面笑容的老者;他,是全国劳模,知识分子;他,在书店里看到一本我写的《肿瘤的中医治疗》,然后就来治病;但是还真的看不出他居然还是一位肝癌患者;他,不仅患有肿瘤,还有糖尿病等多种病;他,经过了多次治疗后,依然坚持着养生。
这样的一个人真正的感染了我。对此很是敬佩。第一眼看见他,就给了我很好的印象,也是从第一眼起,我就觉得这位老先生一定心态很好,保养得也很好,还有就是是一个很仁慈、很能干的人。
我的猜测和感觉是完全正确的。这在老先生女儿的叙述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他的女儿介绍说:“父亲是一个心的善良的人,干了一辈子工作,很辛苦,但是从来没有抱怨过。生活中,共有5个子女,父亲的压力很大,一直到把他们培养成人,结婚生子。但是父亲还依然尽力的帮助他们。对孩子们的关怀从来没有间断过。在工作中,是个踏踏实实,勤劳勇敢,肯于吃苦的人,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还被评为“全国劳模”荣誉称号。心态上,也很好,4年前,查出肝硬化。2年前查出肝癌。都没有隐瞒病情,他不仅能接受,而且在医生让做各种治疗的时候,都能积极配合。”
能够这么长寿,养生养的这么好,就是因为仁和善,仁则长寿。
仁者厚道也。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目览万书,心怀千古,以济世助人为乐”。圣人曰:“善必寿长,恶必早亡”。“作善降祥,不善降殃。”
患者出现腹胀,有腹水。脾胃长期不好,脾肿大,长期吸收不好。但是做了2次介入后,又长出了新的。射频治疗也不合适。以前的治疗效果都不好。在家里那可以享受医保,在这里自费,但是也依然选择来这里看病。就是因为一直相信中医,而且听说不仅国内,国外也有许多是寻求中医治疗的。
因为受不了西药的冲击,不建议再做介入,不建议患者用准备用的索拉非尼,因为索拉非尼主要适用于乙肝,会引起急性黄疸、肝萎缩,肝功能不是很好。射频适合单发的,问题是做了之后易复发,对肝功能损伤大。而中医讲癌细胞瘀毒互结,治疗则应化瘀解毒。患者的情况还是比较适合中医治疗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脾统血,是气血的加工厂,是一个吸收、制作的过程。脾吸收不好,人体的气血就不足。西医只是暂时的,治标不能治本。而中医讲究整体性,跟身体是相连的,整体治疗,对肝癌的发展有抑制作用。在对患者的病情做了详细的分析之后,我给他开了药。离开时,他开心的握住我的手,说道:“其实得这个病并没有吓倒我,我喜欢国学,也拜读过很多国学书籍,我看了郑教授的书,特别是强调中医强调的‘中’字,我觉得很内涵,也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郑教授,等我好了,邀请您到我家,再一同探讨”。
养生,就是要根据自己生命规律,在平日生活中以平常心态和行为,适当地养护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起码达到不求延年益寿,但求无病久安的目的。衷心祝愿这位患者用中药治疗能取得良效,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托起生命的希望-23号患者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失败者对于成功的一种渴求;希望是死对于生的一种企盼;希望是寒冬对于春的一种向往。希望是一首歌,要自己的步伐来谱写美丽的乐章。
当我看到年仅22岁的脑瘤患者,由母亲搀扶着走进诊室时,感到有些心酸。行医多年,见过许多生老病死,以为可以平静的面对这一切。没有想到却还在为患者感到心痛。这是因为她的瘦弱,因为她的单纯,因为她痛苦的表情以及她无助的眼神。这是一张熟悉的面孔,因为以前来我们这里治疗过,用过药。上次来的时候,她就已经体重减轻了。现在做了手术,气血亏虚,变得更加瘦弱,而且很无力的样子,总之,憔悴的让人怜惜,让人心疼。
据孩子的母亲介绍,手术是在4月19日做的,现在刀口还疼。无力,头晕。她说话的时候,带着勉强挤出来的笑容,之后便立刻把脸朝向了左侧,眼里噙满了泪水,强忍着没有掉下来。我下意识到她一定是怕女儿看见这一切。在这位母亲的描述中,我也看到了一位母亲的坚强,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一位母亲的伟大。“可怜天下父母心”!
接着我非常仔细地给女孩把脉,脉快。体质虚弱的她说话都很勉强。脾虚痰湿。接下来给她开了药,不知道为什么,一般时候,我考虑好开什么药之后就不再犹豫了,而今天,给这个女孩开药,我却特别的犹豫,仔细再仔细,仿佛她的命运就掌握在我的手中似的。我要给她新的希望,给她原本就属于她的希望。
正如冰心所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开完药后,我又嘱咐她:“思想要放松。不要有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疾病的恢复是很重要的。有了好的心态,再配合好好地吃药,好好地吃东西,适当的锻炼,你就好的快了。”
她点了点头,握手向我致谢。我说这大可不必,因为治病救人就是我的职责。能让这样年轻的生命再次放飞新的希望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在她握手致谢的时候,我觉得我手里托着的不只是她的手,我还托着新的希望。
女孩,你还那么年轻,以后的路还长,渡过这些难关之后,你就好了,就会幸运了。因为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让在生活中失去了太多的人,得到也最多!
临出发前,终于看见她微笑了一下。在这一笑中,我看到了她的坚强,看到了她的乐观,也看到了她的信心和勇气。
女孩,我想对她说: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
今天,我很欣慰能为以上以及其他有几位患者看病,今天出一直诊到下午两点。但是我并不觉得辛苦,相反觉得过的很充实。因为今天我在为患者看病的同时,也领悟到了许多,每一次会诊都会有不同故事,也看到了许多不同的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