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肿瘤在缩小,每一次住院都很满意
(2009-10-19 08:28:11)
标签:
健康腹腔积液b超米壳癌症肿瘤中医治疗 |
患者:肿瘤在缩小,每一次住院都很满意
住院不一定是痛苦的
俗话说的好:“日久生情”。是啊,虽然对于有些人来说,住院是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却对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产生了感情。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本期病房里的故事吧!
三次入院的具体情况
09年8月15日,已经是张先生第三次入院了。第一次入我院治疗是2009年5月6日,给予营养支持,保肝退黄,并行胆道支架引流术,结合中药汤剂调理,黄疸明显减退。在此期间,每次查房,医护工作者们态度都特别和蔼,照顾的也很周到。还有的医生找他聊天。真实很让张先生感动。做梦也没有想到,原来住院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啊!
那么,张先生住院的原因是什么呢?07年6月份张先生体检时,提示是乙肝携带者,当时医生建议注意生活规律,无其他特殊治疗。2008年8月份体检B超示:肝内占位性病变。经CT及活检确诊为“肝癌”。化疗7个周期,药物为泽菲,(具体用药剂量不详)。结合中药艾迪抗肿瘤。2009年5月患者腹胀痛,全身皮肤黄染伴发痒,复诊CT示:肝癌化疗后肝内病灶增大增多,腹膜及腹腔内淋巴结转移,评价病情进展。主诉:右上腹胀痛1年余,纳差、乏力3个月
第二次入院是2009年6月20日,因腹胀明显,纳差。诊断:肝癌术后、腹腔内积液。住院期间营养支持,保肝治疗,结合口服利尿剂,及中药汤剂,以健脾利湿为法。经治疗,腹胀明显减轻,复诊B超:可见少量腹腔积液。这次住院依然后医护们亲切的关怀,认真的治疗,和诚挚的服务。
2009年8月15日,因腹胀、纳差第三次入我院继续治疗。症见:纳差、乏力、肝内隐痛(症状轻)。二便正常,眠安。再次体会到伟达医院的温暖。
辅助检查:CT报告(2009年4月9日,河南省肿瘤医院)示:1.肝内可见多个低密度结节,近胆囊窝处可见病灶约1.9×1.2cm,肝内胆管扩张较前明显。2.肝内可见多个低密度结节,肝门区、胰腺后方、腹腔动脉根部、主腔血管周围、髂总管区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大小约2×2.6cm。3.胆囊增大,胰、脾、肾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积聚
西医诊断:肝癌
现症见:纳差、乏力、肝区隐痛、腹胀轻。
患者中年男性,正气亏虚,后天失养,脾胃受损,脾胃虚弱,气血气化不足,气虚血行不畅,瘀阻于内,瘀毒互结,不通则痛。故见上腹隐痛。脾主四肢,气血不足,不能荣养四肢百骸,故见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亦为脾气虚弱,肝气郁滞之征。纵观舌脉症,病位在脾,病性属本虚标实。
证属:脾气亏虚,瘀毒互结,正虚邪盛。
诊疗计划:中西医结合治疗
2009年8月18日:
精神可,纳差、乏力、肝区偶有疼痛症状减轻,无腹胀,二便正常。根据腹部B超示,入院诊断明确,患者腹腔积液明显减少。
2009年8月19日:
中医证属肝郁气滞,脾虚湿蕴,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化湿为法。予如下中药:川芎6g,香附6g,神曲10g,栀子10g,苍术10g,木香10g,枳壳10g,柴胡10g,白芍15g,甘草6g。4剂水煎服。每日1剂。
09年8月25日:
患者治以疏肝理气、止痛、健脾利湿、益气。方药如下:柴胡10g,白苓12g,枳壳10g,生甘草6g,川芎6g,香附6g,青皮6g,当归10g,米壳10g,元胡10g,川楝子10g,乌药10g,茵陈30g,猪苓10g,泽泻10g,龙胆草10g,太子参30g,黄芪30g。水煎服,日1剂。
2009年9月1日:
患者精神好,可进食,无恶心、呕吐、返酸症状,腹胀减轻,肝区隐痛。眠可,二便正常。保肝、抗肿瘤治疗,抗感染治疗等。
查房后示:患者精神可,纳少,全身乏力,腹胀,肝区隐痛,二便正常,体温正常。观舌质淡有齿痛,舌苔薄白,脉细。中医证:脾气亏虚,肝郁气滞。治宜: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方药如下:茵陈30g,太子参2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扁豆12g,山药20g,炒苡米15g,川断10g,补骨脂10g,红枣6枚,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0g,生甘草6g,川芎6g,香附6g,青皮6g,当归10g,米壳10g,元胡10g,川楝子10g,乌药10g.
四位一体的全面治疗
后记:有一种关怀,让人非常感动;有一种爱,叫做无微不至;有一种情,让人难以忘怀。在伟达住院,对于张先生来讲,是要记在心间的,以至于是他今生今世都刻苦铭心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