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肿瘤患者的4种非正常死亡

(2008-12-15 13:54:42)
标签:

健康

             肿瘤患者的4种非正常死亡

我的观点:患者首先要构筑“心理长堤”,接受合理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对肿瘤患者来讲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许多患者检查出来患癌症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如果不抓紧时间,采用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就很有可能耽误患者的治疗,危及患者的生命。

罗荣城教授在南方医院召开的“南方罗氏肿瘤规范化论坛”上语出惊人:在我国,很大比例的医院和医生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没有按照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来进行,存在过度和不合理的治疗,致使至少15%的癌症患者加速死亡。

我在多年抗肿瘤临床中发现了导致患者加速死亡的“四死论”,即:“毒死”、“冤死”、“怕死”、“饿死”。其中的“毒死”和“冤死”对癌症患者来讲是致命的。

所谓“毒死”,就是因毒副反应而死:一种主要是由于西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从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白细胞严重下降等,并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一种是草药,有的中医,没有辨证论治,盲目地单方治疗,单纯的认为以毒攻毒有消肿除瘤之效。

“冤死”,即错误诊断,错误治疗而致冤死。造成了“不是死于病,而是死于医”的后果。对不适合手术、放、化疗的患者的盲目施治或过量用药,导致患者的免疫力日趋下降,癌细胞迅速扩大,生存质量下降,甚至病情恶化而死。不适当的治疗致使患者延误了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加重了病情,这无疑是在浪费患者生命。

自古就言“治病救人”,治病是为了救人,就该以人为本。

“怕死”,就是患者获知自己得了癌症后,因害怕而死。癌症患者整日生活在各种负性情绪中,生活质量低,同时这些负性情绪会极大地削弱其免疫功能.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因此,癌症患者应学会调适心理。一个人患上癌症后,会有许多心理问题,诸如害怕癌症的痛苦折磨、害怕手术、害怕化疗与放疗的不良反应、害怕与亲人分离、害怕孤立无援,同时由于癌症造成的功能障碍,对生命的威胁以及手术后引起的体像破坏等,均会导致患者消极悲观的心理。据研究报告,癌症患者有心情抑郁者达42%~47%,约有25%的患者抑郁情况相当严重.他们整日生活在各种负性情绪中,生活质量差,同时这些负性情绪会极大地削弱其免疫功能.促进癌症的发生、发展。因此,癌症患者应学会调适心理。

首先,癌症患者应面对现实,树立接受挑战的态度。面对癌症这个恶魔,恐惧、悲观是毫无用处的,只有乐观豁达、勇于挑战才能调动机体潜能、增强免疫功能。发挥抗癌作用。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发现一些癌症患者受消极悲观情绪影响,癌症发展迅速,很快死亡,而另一些患者乐观积极,不向病魔低头,则生存时间延长,生活质量提高,无数抗癌明星的经历就是最好的写照。

其次,要珍惜生命,施爱于人。由于癌症患者多具有C型人格(即易患癌症的行为模式,也称为“C型行为模式”)特征,很易产生失望和悲观消极,缺乏体验爱和表达爱的能力。癌症患者学会珍惜生命,关心和理解别人,热爱生活,这有助于他们超越痛苦,超越对死亡的恐惧。

再次,要学会表达情感。有研究显示,C型人格有两个特征。一是过分克制、忍让、屈服,压抑内心的愤怒、怨恨,称为“情感难言症”或情感表达不良;二是倾向于悲观消极,易产生失望、抑郁、无助感。癌症患者如果能把内心的痛苦等负性情绪向别人表达出来,不但会减轻负性情绪,还能获得别人的支持、关心和帮助,共同筑起防癌抗癌的长堤。

所以说,肿瘤的治疗并不是单纯的医生的事情,在心理上一定要为自己打“强心针”,我能康复,勇敢地活下去,并且积极配合医生科学、安全、有效的治疗,摒弃无谓的牺牲。下面我们在康复12年的乳乳癌多发骨转移的吴秀云老人那里就可以很好地诠释,肿瘤合理治疗还是可以康复的。

   

            肿瘤患者的4种非正常死亡

                           为抗癌寿星吴秀云老人(中)庆12年抗癌生日

 

    记得12年前,当北京骨研所的专家看到吴女士的CT报告时,很明确地告诉给家属:患者的生存期只有三个月的生存时间,但做为家属中唯一的女儿而言,使劲混身解数也要解救相濡以沫的老母亲,于是就踏上了寻医路,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老妈妈奇迹般地存活下来,2008年8月份过了癌龄12岁生日。也许是那看来黙不做声的吴女士一句:凡事都得往开了想。就是她良好心理素质的外延,再给合综合、系统的有效的治疗当然康复就有了保障。

 

成功的抗癌患者:

     汤某,男,83岁,广东人;患者于2004年5月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肝脏有3.6cm×2.5cm占位,化验AFP(-)。进一步检查发现左下肺占位,穿刺病理为:低分化腺癌,诊断为:左下肺低分化腺癌伴肝转移癌。   

    发病时患者稍一活动后便出现气喘伴咳嗽,少量白痰。因考虑患者年事已高,且已为肿瘤晚期,不宜手术及放疗、化疗,家属决定采用保守疗法,经我与、陈宴主任认真会诊后,予以慈丹系列中成药及中草药配合治疗,加强滋阴润肺、化毒解瘀治疗。

    患者服用三个月后,到医院复查,肺内及肝内病灶均明显缩小。患者现体力充沛,精神食欲佳,无任何不适。以后用此法巩固治疗。目前病情稳定已近4年,外出活动时活动如常人。

 

    杨某,男,68岁,浙江人。因肝部4.5cm×5.5cm肿块,于1998年6月10日在上海中山医院行手术治疗,病检: 肝细胞癌。术后行化疗第二周期时,频繁呕吐,全身乏力,白细胞下降,实在难再进行化疗。遂弃用化疗,改服用慈丹胶囊+症消癀等系列中成药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一般情况转好,无任何不适,体重增加4公斤。后经多次复查,甲胎蛋白、B超、CT等检查瘤体明显缩小,至今生活均能自理,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相关博文:

 八成肿瘤患者死于癌细胞扩散  中医能够抑制肿瘤转移

 癌症过度治疗不可取      

 树立以人为本的抗癌理念 

 癌症放化疗难关如何渡过? 

 毛嘉陵对话中医大师名家 

 一位出院癌症患者妻子的心声  

 钟玉宽肝癌肺转移康复实话

 癌症患者真情实话实说-穆幸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