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全红婵文化时尚时评 |
【简庐笔记】穷孩子用朴素的仁孝之心,奥运夺冠得以养父母,甚幸!
许石林
【一】 夺冠
广东小女生全红婵奥运会夺冠,全父第一时间拒绝赠金,只收鲜花。
有人问我的看法。
全红婵说挣钱为母亲看病。
穷人家的孩子,用朴素的仁孝之心,得以养父母,甚幸!无需再说其他。
全父慎受人财,堪称“临财毋苟得”、“贫贱不能移”,也是朴素的人情世故,气节义利之说,夸张迂远,不得体。长期自觉依循人情世故为人处事,骤然遇事,随心抉择,若有大智慧焉。
中国传统人格的人都会如此,而广东人普遍知本守分,更会如此。
全红婵夺冠,一时间亲戚友邻蜂聚蚁集,全氏祠堂亦为之开门……趋炎附势,人之常情,未可厚非。
一朝夺冠,富贵在即,就看以后能不能淫了。
何以发此杞人之叹?观诸以往,常常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你不想淫,别人帮你淫、带你淫、逼你淫,直到最终你不得不淫,你只有淫,才合众人之心。
【链接】谭江平——
哈哈我上榜了,忐忑。如愿看到许老师对这个新闻的精辟点评,数语之谈,究其细且深处,兼顾周到,非虚怀若谷不能为。仔细对照反观我自己的认识,比较具体地看到自己在读书、修身、阅历上的局限,幸甚。
政府公文频出错谬,据说高层重要部门都为此发声了。
这种发声就是不得不发。
很尴尬。
某公号因此给出的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真可谓苦口婆心,服务周到,让人想起网上卖的各种调味料酱包,因为太多人越来越不会做饭了。
前日记李泽厚修改左宗棠挽曾国藩联悼余英时先生。
楚狂儿兄评论道——
左文襄公原文之“攻金以砺,错玉以石”,既謙虛又有自己的原則,兩人一生之糾葛,于八字中盡出,等于說我們鬥了一辈子,但誰也離不開誰,無金則礪無所用,無玉則石畢竟是石。我們的鬥爭,其實是彼此的成全。金玉不在,礪石何用。文襄公之哀自在其中,非徒悼人,亦存自哀。此其深情感人。
而李之篡改,等於說我們雖然不一樣,但也沒衝突過,沒什麼交情。既然如此,寫什麼對聯?點金為鐵,莫此為甚。況且動輒稱余先生為兄,真是無禮之極。余先生可弟李,李不可兄余,連基本的尊卑長幼都不懂了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