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福之道,莫大乎与君子同祸。”

【笔记】凶礼等等
许石林
【一】群规
我自己组建的微信群,从不申明群规,群规由群管理员掌握:只发传统文化、礼俗和读书类的内容,不发别的,尤其不准谈政治、发广告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一经发现,踢出,永不再入群。
任何人被踢出,只有他和群管理员知道,别人不知道。这样做有两个考虑:一是不公开申明群规,给本来就自觉的人面子;二是给被删除的人留面子。
政治话题貌似高深,其实是极低端无门槛的话题,凡人只需要立场,无须能力就可以参与,还可以说得似乎头头是道,谈政治上瘾了的话,其人必不笃志于学,必亢奋而浮泛,操几个概念就可以似是而非地自误误人一生。
我常说,不如谈日用伦常,柴米油盐,你煮个粥未必能煮好,但可以谈政治滔滔不绝。圣人设计的格式路径实在太好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齐治平。
路径对了,于是,登高自卑,行远自迩,上下不移。
【二】择福
某著名女演员,因为转发某女作家的日记,微博被“风耗”。她被人骂与女作家“一丘之貉”,回复了四个字:“非常荣幸。”
这就是古人说的:“择福之道,莫大乎与君子同祸。”
还有一句:“小人之谋,无往而不福君子。”
被这样一恶搞,其父母的心,可想而知。
丧俗:民间至贫之人,墓中亦有两个俑,关中人称“孝顺娃娃”,一男一女,在阴间侍候逝者。要给孝顺娃娃取名,民间取名大多雷同如一:一个叫顺手、一个叫快来。意思是随叫随到,办事又妥贴。名字叫司笔先生用红纸写了,贴在胸前。
下葬后,摆放陪葬品:油灯、桌凳、盥帨、酒茶具等,一如生时之用,棺上套罩用以代槨,槨上置弓箭,张弓向外。
最后,墓门两侧放孝顺娃娃,男左女右侍立,需要注意的是,封墓口的匠人要特别用泥瓦刀将陶俑孝顺娃娃脑门凿一个破口儿。今天已用塑料模型加彩绘,匠人有办法:改用烟头烫个洞。此皆为记号,使其不在阴间走逃,如古代奴隶烙印黥面,示所归属。
中国古人制五礼以正人伦、协万方,"吉礼"祀神继先居首,“凶礼"其次,军宾嘉居后,即婚禧寿庆等喜事之礼在五礼之末尾。
为什么“凶礼"地位那么高?"凶礼"就是对邻居邻境他人他国遭遇不幸疫疾灾害战乱等等的同情、援助之礼。
为什么要关心帮助他人他国?用今天的话说:命运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