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的本分是“好德”而非“好色”

(2016-09-27 08:47:46)

政府的本分是好德好色

——深圳文博会艺术节及戏曲名剧名家展演观后

 

许石林

 政府的本分是“好德”而非“好色”


在当今以利益结算的时代,人心崇利而非崇礼、热心招商而非招贤,炫富凌人释放坏价值而不以为耻、财雄厚而心刻薄、嘴热甜而心凉毒者比比皆是……如此,欲化人以文,不仅概念模糊,而且价值迷失、方法失当,何其难也。甚至越是没文化的,越轻易空谈文化,任何与文化不相干的东西,却大胆轻慢、亵犯冒渎敷以文化之名,欺世惑人。

 

这是全世界面临的民粹意识泛滥、政治苟且昏昧的结果,世风如此,非一国一邦之独有现象。

 

自古以来,凡世风凉薄、礼义毁弃之际,则朝廷必然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能力,兴教化民,济之以和乐,隆礼崇义,敦厚风俗,浮靡奢华之际,则施之以简素,节礼约仪,使人心归朴。

 

这些,都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去做,什么方式?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千古教化育人,非此而何!

 

兴于诗之诗,原意指诗经,引申为通过丰富综合的文化艺术形式,涵养人的性情,使人在冰冷坚硬的现实和挥之不去的功利社会,能够保持鲜活的生命状态。朱子《论语集注》云: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王阳明说: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又说: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

 

歌者所以发德,舞者所以明功。丰富的文艺表现形式,民众喜闻乐见,正是高台教化的千古良方。而今日娱乐占上风,一切迁就人已有的趣味,而罕有旨在提高人的趣味。所以,如果说都是演艺,则担负着发德明功任务的演艺,绝对敌不过谄下取宠的肤浅娱乐。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显得更为有必要和有价值。

 

近些年来,我在深圳所观看的演出,留下印象的非常多,比如山西出品的一台说唱剧《解放》,在深圳连续演出了6场,我就看了6场,如果能继续演出,我还是愿意看。原因就是它太美了。

 

这是深圳文博会艺术节的演出剧目,深圳文博会艺术节,已经随文博会举办了十二届,而与之相辅相成的戏曲名剧名家展演也已经是第四届了。深圳文博会艺术节戏曲名剧名家展演,从每年的4月份到9月份,历时半年多,两个项目加起来,近百场舞台剧目演出,全部由政府补贴和资助,十分精彩的项目由政府全部购买,作为文化福利奉献给市民。

 

这一项堪称德政的文化福利,一可以显示以财富文化惠民、反哺社会的价值;二能够体现深圳对文化艺术的包容气象。

 

今天的人多数不了解演剧的生态,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是个好学之人,曾经被作为演艺杰出人才,派送到美国百老汇学习文化产业。王珮瑜抱着极大的热情和虚心,以为走进百老汇,学习其管理经营的核心,能有获得点化的神奇功效,学着学着,她产生了困惑:这不就是我们老祖宗从前经营戏班的那一套吗?我们中国人将其作为陈旧早就扔了,人家却用得这么好。

 

从前的演出生态,仅在大城市以票房销售的表象呈现繁荣以外,更多的演出,还是一家花钱,百家看戏的模式。即演出,从来都是作为类似公益项目,由一家或几家、一人或数人出资演出,并不是一切交给市场。即便是在戏曲演出最红火繁荣的时代,也是由大财团、银行和富豪个人出资赞助演出。那些京津沪汉等大城市票房状况好的剧院,也多数是由个人或机构包座包场为主要生存方式,也不是今天所普遍理解的卖票。而今天的文化管理者,费牛大的劲儿搞出一出戏剧,还没经过打磨检验,就想简单地推向市场,所谓让市场去检验,貌似有道理,实际上完全违背演剧的基本生态。这么多年,剧团简单推向市场的结果,是剧团慌乱地不断调整,迎合市场,而无情的市场,只愿意欢迎肤浅的娱乐,而那些携带着健康价值即正能量发德明功的剧目,永远敌不过浅薄的谄下取宠的娱乐。

 

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其实,政府财政资助和购买的演出项目,就是延续了演剧的原初生态和机制。作为扶持具有正能量和健康审美价值的演出项目(德),政府这种钱,花得有意义。从来好德者,端严不苟,顾其在侧,使人不乐;不如谄谀者(色),以悦媚惑人,诱人堕落荡而人多亲近之。

 

所以,政府就应该 好德,而不应该好色,寓教于乐,化之以文,政府出资做这种有价值的演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高台教化,荡涤邪秽,纯正性情,养人心志,春风化雨,功莫大焉。 

 2016920

政府的本分是“好德”而非“好色”

《桃花扇底看前朝》

 

————《桃花扇底看前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