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许石林
许石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377
  • 关注人气:8,6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灾难的文字应简而庄

(2015-06-07 07:59:13)
标签:

灾难

孔子

孝服

吊唁

新诗

分类: 随笔札记

写灾难的文字应简而庄

 

○许石林

 

以下各种宣传文章标题,这两天遭遇网络吐槽狂潮:

《生为国人,何其有幸》

《救援一线,中国最帅的男人都在这儿啦》

43夜,那些感动我们的瞬间》

《世界透过沉船事故见中国决心》

《感谢你无数次游过那么悲伤的水域》

《孩子别哭,我在长江,已经回到母亲的怀抱》……

有人总结道:把灾难变成感动中国,灾难本身变成配角…………

 

我看了这些,作为一个曾经的新闻工作者,感觉对自己的启发有二:

一、新闻别干文學的事。灾难报道尤其不能用文學词语。应尽量简而庄。而不是煽而装。

二、尤其要警惕用新诗和新诗味儿的句子。想想多年来的灾难事件报道,还没见用这种味儿的词句用得好的。有类似死亡事件,文词一定不能煽情。即便是你内心有被死亡事件激发的诗句,也不应该用。应克制不用。

昨天晚上,在深圳市罗湖区“09书场”,做开场第一场讲座,也说到了这个问题。

其實,我老家乡下,至今执行古礼:丧事所用一切文字如挽联、挽幛、悼祭文等,必请他人书写。即自己人不能做,因為你无论怎麼做,都是错的:写不好,不孝;写得好,说明你哀毁未足,还有心情谴词造句……亦不孝。

写灾难性报道的新闻,道理是一样的。

其实,回到新闻写作的基本原理就行了。一切忠实报道即可,不必企图加东西进去。一有加东西进去的想法,下笔就难免不荒腔走板,难免不虚火上升。

《诗》云:“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匍匐救之是形容急迫的样子,路过丧家,要匆忙路过或急忙去帮助他。《礼》曰:“君子戒慎,不失色于人。”意思是做人要端庄严肃谨慎,不要在人前失态。比如在丧家面前,你嬉笑玩耍,表情喜悦,举止轻狂、衣着艳丽,就是失态。失态就是失礼。

孔子去有丧之家吊唁,人家招待吃饭,孔子从不吃饱,神情必端庄严肃——“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如果去有丧之家吊唁已毕,到了别处,换了环境,新环境的新活动如果需要唱歌,孔子都不唱,因“余哀未忘,不能歌也”。不仅如此,就是平常,孔子见了那些身穿孝服的人,虽当时身心很放松地娱乐,但见此则骤然敛色,尽量使自己看起来很端庄。(“见齐衰者,虽狎必变。”)孔子坐着车,看见旁边有人穿着孝服,必赶紧站起来,双手抓着车前面的横木,目光凝重地看着对方,示意礼敬,此所谓“凶服者式之”。

 写灾难的文字应简而庄


 

                                         20156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