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想到这出戏如此下流

(2014-04-21 10:13:16)
标签:

图书

昆曲

奇双会

贩马记

文化

分类: 戏剧影视

没想到这出戏如此下流

——《奇双会》(又名《贩马记》)

○许石林

 

我没有想到昆曲《奇双会》(又名《贩马记》)如此下流——一直没看过这出戏,知道是俞振飞先生直到80高龄都演的一出戏,纪念俞振飞诞辰,据说俞先生的遗孀李蔷华还演出了这出戏。我孤陋寡闻,出于对以上先生的尊重,根据这些信息,想像这必是很好看的一出戏了。谁料日前看了蔡正仁、史依弘、陈少云演出的全本《奇双会》,让人严重地纠结。我尊敬的学长苏家驹先生,中途愤然离场了,苏先生的妻子黄爱羔老师,与蔡正仁先生是多年的朋友,演出结束后跑到后台,问蔡先生:怎么演这出戏? 没想到这出戏如此下流

是啊:好不容易有演出经费,怎么用这种戏浪费资源?蔡、史、陈诸位名角,其技固善,怎么会选择这出戏?《文字是药做的》

这到底是一出什么戏?——明朝,陕西褒城县人李奇贩马,其妻早亡,抛下一双儿女:女桂枝、男保童。李奇续娶杨氏,杨氏歹毒,迫害前房儿女,趁李奇外出,将一双儿女逼走,儿女所幸分别被人认养。李奇回家,问儿女,杨氏与丫环的说法不一,事遂泄漏,丫环畏罪自尽。杨氏勾结姘夫田某,诬陷李奇杀丫环,李奇被拘入狱,将判死罪。李奇在牢狱中,不堪忍受狱卒勒索捶打,痛楚哀嚎,被县令夫人隔墙听到,遂夜晚私自审李奇,不料一见,竟然是自己的生父——县令夫人为李奇失踪的亲生女儿桂枝。桂枝嫁给了两榜进士出身的褒城县令赵宠,赵宠是日下乡劝农,不在县城。桂枝给了父亲一锭银子,送回监牢。等丈夫赵宠回来,说明情由,请求解救父亲。赵宠写状,让桂枝到次日于褒城境下马视察的八府巡按面前告状——八府巡按正好是多年前失散的亲弟弟保童,一家团圆,冤情得以申雪。没想到这出戏如此下流

这故事虽然俗套,俗套有俗套的好处,这也是中国戏曲的特征乃至优势之一,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在表演上——

桂枝私自审问囚犯,虽然于朝廷制度不合,但合乎人情,在戏剧情景中,是可以理解的,否则,就没戏了。所以《哭监》一折,也没什么。

中间《写状》一折,最为下流:父亲被冤,陷狱将死,此时当心急如焚,见了丈夫的面,直接倾诉求救即可,不料这桂枝,对丈夫赵宠施展了各种类似青楼女子勾引恩客的手段。那个两榜进士出身的县令赵宠,丝毫没有读书人的气质,虽然袍服端庄,但却像小花脸一样猥琐,类似蒋干。整出戏最重头的《写状》一折,居然就是这一对夫妻调情。夫妻于房间调情缠绵,乃天理人伦所在,无可非之,别的戏还有比这更火爆的情景呢。问题是,这都什么时候了?父亲被押在囚牢,即将判处死罪,凶险危机之时,虽有一线解救希望,但结果尚未可预料。两个人写状,本应当字斟句酌,慎之又慎,甚或焦急万分,茶饭不思,却放肆调情,像演春宫戏一样。这里不是说咱多么清高,不看这种戏,问题是实在无法从正常的人情逻辑中,转换到接受这时候的调情表演。苏先生就是从这时候,愤然离场的。演出结束后,一位周先生,边走边满面情绪地对我说:乱七八糟的,什么戏!

至于最后一折《三拉》,则芜杂、琐碎,结尾仓促,但与《写状》的下流猥琐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戏曲有其生长的源流,其中必有可损益者。像《奇双会》这种戏,实在应该接受大手术,或者干脆不演了。虽然说后面有主题向观众宣示:“慢说世间无公道,只争来早与来迟。”完成了高台教化的功能,但是,看了表演,您也许才感觉:这种戏是不折不扣的“高台教坏”。孝子尚且闻乐不乐,这俩夫妻,父亲在隔壁牢狱中,痛楚哀嚎,隔墙有闻,却在调情嬉笑,让正常的观众随时受不了。没想到这出戏如此下流

 

                        2014年3月31日

《饮食的隐情》

《文字是药做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

 

 尚食志——饮食的文化隐情》

豆瓣上的《尚食志》

 卓越《尚食志》

北发图书网《尚食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