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许石林
许石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377
  • 关注人气:8,6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把黄帝做成地方名人

(2009-05-09 10:14:42)
标签:

故里

名声

轩辕黄帝

新郑

文化

芙蓉姐姐

分类: 文化时评

不能把黄帝做成地方名人

 

○许石林

 

河南新郑市那些所谓文化人,又鼓动政府将新郑市改名为轩辕市,原因是他们“考证”出今天的新郑市,就是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地,而新郑的名声没有黄帝的名字轩辕大。这种鼓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经冲刺了好几回了,政府方面最终没有下决心改,就是争论还很大、改名成本也很大。加上新郑是一个自秦朝就有的名字,改了它,到底是不是一定好,没有人敢做这个主。不能把黄帝做成地方名人

不过这么一闹腾,炒作的目的是和效果是达到了。新郑这几年大做黄帝的文章,闹腾得很凶: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即传说中黄帝生日这天,举行所谓黄帝故里祭祀活动,这一手很厉害,将全中国所有依俗清明祭祀先祖的活动,包括国家级的祭祀——清明公祭黄帝陵全都“截和”了。新郑的祭祀,不是祭墓,而是祭故里,被邀请的各界名人也不动脑子,纷纷到场,脖子上挂一条黄带子,谁上第一炷香、谁上什么香等等名堂越来越多,礼仪小姐衣服穿得紧绷绷的,胸脯高耸,捧着粗大如棒子一样的香上场,据说这种香要上千元一炷!不能把黄帝做成地方名人基本上不懂祭祀文化和祭祀礼仪的媒体,看见热闹就大肆渲染,于是新郑——黄帝故里的名声通过几次祭祀,已经广为人知了。

新郑是不是黄帝故里,其实是需要讨论的,仅凭古代文献典籍的几句话就断定这是黄帝故里,可以写意,如果当作“真的可以有”,我不敢接受。以讹传讹一直是伴随着历史车轮的。心愿毕竟不可以代替实证。刻在石头上、铸在青铜上的也未必是真的。再说,黄帝已经是一个被文化了的概念,是圣人,是写意和虚化了的形象,非要把它靠实,弄得有鼻子有眼,反而会把黄帝弄小。把文化了的对象弄小,必然是祛除对象身上的文化,没文化了,就自然就变得实在了、自然就变得小且可以把玩、掌握了。新郑的一些文人和半吊子文人就是在做这样的事情。不仅搞那个不靠谱儿的祭祀,还要把黄帝拍成电影,就像现在正在拍的孔子电影一样,还嫌黄帝不够小,不够小得可怜见儿地供他们玩赏,不够小得像一个明星一样给他们小地方当代言人。不能把黄帝做成地方名人

将原本就有古意、有文化、有历史且好听的新郑市改名为轩辕市,好事者考察来考察去,无非是觉得还没有把黄帝一口吞下去,觉得既然有了比秦朝的名字还响亮的轩辕,就应该舍弃新郑而改名为轩辕,将轩辕黄帝再做小,让新郑的老百姓说起轩辕就像说自己家的小三儿、大壮、铁牛、丫蛋一样。

动议者和支持者的热情和目的凝固为一个理念:要让新郑即他们希望中的轩辕市名声更响亮!并举例说别的地方因为改名而得到了多少好处。既然是追求名声更响亮,我看不必死盯着黄帝他老人家,可以想一个比轩辕更能让新郑出名的方法。只是谁敢保证名声一响,黄金万两?改名为轩辕市,无非是希望慕名旅游的人多、投资的人多——其实投资的事儿没那么简单,资本不是盲目跟着名声走的。不能把黄帝做成地方名人作为旅游者,我想像去“轩辕市”看什么呢?看假古董?看那个祭祀广场上端坐着一身金光的黄帝像?说实话,倘若其造假古董、造假文物的用心是诚敬的,那么假的也同样值得看、值得膜拜。

我觉得新郑人如果真要以黄帝故里区别于别处,就应该去认真仔细地揣摩黄帝故里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圣心和行为,才能与“黄帝故里”这个牌子相匹配,让人羡慕、敬仰并产生向往、神往和前往的冲动。应该让别人从新郑人的行为、风度上感受黄帝故里应该具备的文化风采,应该让人感到新郑满城都是圣人才对,要修炼成这样的黄帝故里人,不一定要追寻最原始的黄帝时期的人是啥样儿,那时候吃生肉穿兽皮的你现在也吃生肉穿兽皮不成?应该用数千年来所有黄帝文化的积淀和精华塑造新的黄帝故里人,不能把黄帝做成地方名人成为上面所说的让人羡慕并心向往之的人,以你们为楷模,发扬光大。这样才能把黄帝故里做大,这样才不会把黄帝做成地方小人物。以发展黄帝文化的名义改名,你先得弄清楚黄帝文化是啥。我觉得黄帝这个概念和形象到了现在,已经不是地方概念了,也不需要一个地方鼓捣着就可以发展的了,只要不破坏就行。小地方越鼓捣,黄帝会变得越来越小。

有了大的,就不愿意拿小的,有了大名字,就甘愿舍弃流传两千多年的小名字,这都是饥饿的症状。不能把黄帝做成地方名人名字一改,果真灵验的话,我看拉升GDP就有了最节省的办法:改名!各地均将现有地名改为当地出产的名声最响亮的名人名字。黄帝故里算什么呀?曲阜改名孔子市不更好?邹城市改名孟子市、南阳市改名诸葛亮市——对了,襄樊那儿还争呢!那就平衡一下,襄樊市改名孔明市……有些地方名人太多,意见不统一咋办?比如陕西武功县,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用谁的名儿呢?既然说追求响亮,我看就用当代名人“芙蓉姐姐”,她老人家最有名,叫芙蓉姐姐县,听上去特粉、特那啥。

 

2009年5月9日

你一顶要看所谓黄帝"故里"的子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