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随笔札记 |
蓝奋有个斋号:迹化堂。他请韩羽先生写了,装裱成镜片,挂在书房的门背后,到他家喝茶聊天,为不干扰其他人,将书房门一关,就能看到那幅字了。
“迹化堂”这三个字我一直不懂是什么意思、哪儿出处,也没有问过蓝奋,但我隐约觉得这三个字不妥。我们聊了很多韩先生的趣事,我怎么就忘了问这三个字呢?蓝奋的书房曾经挂了一幅李老十的画,我就明着对他说这画挂着不好看,孔晓冰兄也有同样感觉,蓝奋后来就把那张画换下来了,换上了一幅李世南先生画的《黄宾虹》。
蓝奋还有一个斋号:梧桐山馆。请王子武先生书写的,挂在他的客厅里。后来听了刘二刚先生的建议,将木字旁去掉,称“吾同山馆”,亦有趣。但蓝奋十分珍爱“梧桐山馆”这几个字。他主持举办了两次深圳收藏家协会的藏品展,他本人提供的参展作品,印成名信片,就注明:梧桐山馆藏。
蓝奋祖籍广东增城,他出生在深圳,长在深圳,是地地道道的“深圳人”,因而他与梧桐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到他家喝茶,水是梧桐山的山泉水,经麦饭石过滤,甘甜无比。他喜爱书画,和梧桐山下的东湖深圳美术馆有关,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写自己和东湖的缘份,主要说他小的时候偶尔到东湖看了一个书画展,从此就“陷”进去了。文章写得很朴实,有情有趣有见识,是我看到的蓝奋的文字中最好的一篇。
蓝奋看书画作品,很忘情、很投入,不管什么环境,只要一接触字画,他就立刻像“入定”了一样,状态很快切换到一种忘我的情景中去,久久不能自拔,你在旁边等他会等得很着急,他看毕抬起头来,眼睛里洋溢着满足感,发出一种澄澈的光亮。书画养人,于此可见。
蓝奋做的“大事”除了上面所说的主持举办过两次收藏家藏品展,还有一件就是为1998年的抗洪赈灾义卖筹款——蓝奋是中国收藏家协会深圳办事处的负责人,他召集收藏家协会会员捐赠藏品,并邀请深圳美术家协会等团体参加,将筹集到的书画作品拍卖,共筹集款项18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灾区。
说这样的大事,是从俗——大家都喜欢说一个人干了什么大事。其实,一个人身无恶习,有同情心,对他人仁爱和气,遵守公共道德,本身就不容易做到。而这些,蓝奋身上都有。他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尊重文化艺术家,尤其是在一些艺术家身处卑微之时,蓝奋能给他们以帮助和支持。很多画家到深圳都会给蓝奋打个电话,约出来坐坐。有些画家到深圳,遇到困难,别的画家将其介绍给蓝奋,蓝奋会热心帮人解决一些困难,让人想起“及时雨”宋江。
蓝奋做事说话,很有分寸,我从未发现他对谁有过激的臧丕。但他并不是没有立场的“乡原”之徒,我听他谈起文化界的丑事,言词很果断,很不客气。这让我感觉他是有血性的人,是涵养着赤子之心的人。
蓝奋属龙,刚刚40虚岁,英年而逝,让人叹惋不已。孔晓冰兄嘱我写一幅挽联,我想了想,拟联——
迹化四十载,文苑有幸逢时雨
憾恨三千丈,桐山无主任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