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常老师!
文/李晓巧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出口钢材4888.10万吨,同比增长14.86%,净出口粗钢3479.55万吨,粗钢净出口量占全国粗钢产量的5.09%。
2012年,我国累计钢材出口量为5573万吨,同比增加685万吨,增长13.7%,进口钢材1366万吨,同比减少192万吨,下降12.6%。可见,在钢市低迷的2012年,我国的钢材出口量是在增长的。
近来,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出口钢材144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8%,累计出口金额达123.73亿美元,同比增长5.5%。
综合来看,近年,我国钢材的出口量一直是在攀升的,而进口量是在减少的,属于净出口。但是,出口的钢材品种却长期以低端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
据笔者了解,2011年辽宁出口超过10万吨的10个钢材品种里,特种钢独占4成,成为最受青睐的钢材品种。其中,合金钢热轧卷材出口量达136万吨,同比增长2.4倍,位居辽宁钢材品种出口量首位。由此可见,中国特种钢材在海外已逐渐占有市场份额,更表明特种钢材在国际市场上是大有销路的。
特种钢材有别于传统钢材,它主要由合金形式构成,普遍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可在极为苛刻的环境下使用,属于高品质特殊钢。
查阅以往数据可发现,我国2006~2008年钢材出口量均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钢材出口量最大的国家,2009年钢材出口量虽曾大幅下降,但在2010~2012年又明显回升。可见,中国钢铁出口大国的位置已相当稳固。
然而,前方仍有很多现实困难,我们要时刻做好准备。
先看国际形势。有分析机构认为,随着美、欧、日等国经济形势好转,尤其是美国经济复苏的迹象越来越明显。2013年全球贸易显示出缓慢增长的态势,由此预计国际钢铁贸易也将保持增长,尽管近期欧美一些国家对于中国钢铁出口进行了限制,但是,中国钢材出口不是没有机会,尤其是特种钢材还大有市场潜力。
再看国内,我国GDP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投资拉动,有利有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2013年将按照“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动发展,稳是第一位的,基础建设投资、城镇化进程,也将是稳步进行。
近期有消息透露,今年江苏苏州、无锡的钢贸行业新增不良贷款超过70亿元,成为当地金融机构需要认真应对的问题。显然,这样的问题不应该只是江苏有。所以,在生产、销售等产业链节上,钢贸企业还需下大力气,否则,产品滞销、资金断链,必定会影响整个行业良性发展,后期危机重重。
危难之时才见真“英雄”。钢市出现困局、后期风险逐渐显露端倪,当务之急是如何化解危机。
笔者认为,国内钢材企业的销售在依托国内投资、消费的基础上,还需抱成团,把目光转向已渐渐走出金融危局的国际重要经济体。当然,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实现的,需要眼光、魄力、策略,需要未雨绸缪,更需切实提高出口钢材的质量和附加值。
目前来看,应该迅速把握国际市场对特种钢的需求,以产业升级为契机,立足于战略性高度,扎实提高技术,研究国际市场最新需求、动态和商业惯例,做好国际营销,积极抢占国际特种钢市场。这样,既可缓解当前国内钢企的压力,也为将来的钢材出口销售谋篇布局。
http://news.xd56b.com/gtsc/20130623/index.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