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这是一条令士人回眸的河》(《南京日报》12月20日)

(2011-12-27 09:00:43)
标签:

秦淮河

读书人

南京日报

回眸

六朝

文化

分类: 散文
三年整治还秦淮河秀美景色(图)

精美的图片来自网络,感谢!

  □李晓巧

     这条河看久了,你无法不去探摸她历史的心房。

     曾经无限风光的江南贡院就在这条旖旎温婉的秦淮河边上,留下了逸事,留下了诗行,留下过辉煌,留下过泪水涟涟,也留下过纸醉金迷的往日时光,引得多少读书人频频回眸,善感的目光中自有万般心曲。

     回眸里有风雨江山。朱雀桥边,乌衣巷口,还有那罗列的雄壮水关,蜿蜒潺潺的河道不知曾为多少刀兵浸染?血雨腥风,如风过耳,翻云覆雨,似在眼际。

     回眸里有科场功名。八千里江南最大的乡试考场就在她的臂腕,年复一年上演着喧阗的悲喜剧。当士人高中桂榜,笙箫大作,意气洋洋,那秦淮水也都是跟着轻歌曼舞的。秦淮之水也见证了无数读书人的失意彷徨,更有科场失意者滴在她怀抱里憋闷委屈的清泪,所以有了“这清溪九曲间,偶借作消愁窖”。

     回眸中有玉面红颜。秦淮的水,曾被挥洒涂抹得无限缱绻;秦淮的风月,徜徉在古往今来士大夫的诗文里。明末清初,在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那8位才艺双全的女子,更是让士人情愫勾留缠绵。然而,细细读过她们的故事,你会觉得称其为“八艳”实在有些愧对她们。她们着实是秀外慧中,才华洋溢,在秀丽外表下,更可贵的是爱国的民族气节。

     回眸中有对繁华的期冀。东吴以来,内秦淮的两岸一直就是繁华商业区以及豪门聚居地。“秦淮桥下水,旧是六朝月;烟雨惜繁华,吹箫夜不歇。”六朝时,“秦淮”更几乎成为名门望族的代名词,商贾云集,文人荟萃,诗酒流连,儒学鼎盛。隋唐以后,稍有式微,引来无数多愁善感的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吟咏,发思古之幽情,叹古今之得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宋朝,秦淮一带,逐渐复苏为江南的文化中心。及至明代,十里秦淮堪称鼎盛,金粉楼台,画舫凌波,那些“啪啪”的桨声与幻闪的灯影鬓影构成一幅幅美景奇观,如梦如仙。明清小说提及秦淮之处多之又多,可想而知读书人梦里的秦淮情结。

    秦淮水,潺潺流;秦淮月,唤古风。——谁人能把她说透!

    朱自清先生描写1923年的秦淮河:“任你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它尽是这样静静的,冷冷的绿着。”——这,不恰是一种身经历史冷眼沧桑后淡定的优美么?

http://njrb.njnews.cn/html/2011-12/20/content_111170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