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星期,又一个月过去了!
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岁月匆匆,人生草草。一个讲究旅游的朋友曾说,他喜欢旅游的原因,其实是一种逃避与寻求,避开生活中的一些无趣的烦恼,在山水奔波中寻求刺激,或者说是寻找别样的人生兴致。
从古到今,成功人士之所以干出了一番了不起的事业,是否也有避免人生无趣的成分在内?本来嘛,避去嘈杂以享受内心宁静,躲开孤独而来到攘攘人群,远离无趣以拥抱俗世的欢欣可喜,等等,不都堪称是人生多样的追求?
画家高马得说:“画要有画兴,写也要有写兴。”——是否可以说“活也要有活兴”?假如非要评说一个人活得“值得”与否,那么,我觉得看他是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兴致,这一点所占比分很高。《后汉书·梁鸿传》里说,穷书生梁鸿和“富二代”小姐孟光结婚后,没“啃爹”也没有“傍爹”,而是隐居乡下,过起二人世界。据说,梁鸿每天打完工回到家,娘子总是把饭菜准备得妥妥当当,摆在托盘里,双手捧着,举到靠齐自己的眉毛那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相公面前去,梁相公呢那也是“举案齐眉”地接过来,这样的二人饭桌,不乏小乐子!“举案齐眉”的魅力光环闪耀了近两千年。此外,试想:在劳动闲暇或者罢耕的雨天,梁相公埋首读书、妻子针黹缝补之时,间或会互相张看几眼;雅兴飘来,二人抑或浊酒小酌,不也是一种家常而纯净怡人的情致!粗茶淡饭,平凡夫妻照样有滋有味,兴致悠然,这就是幸福。如今,有些家财亿万的所谓夫妻,钩心斗角,同床异梦,那,哪能有真正的人生兴致啊?
有人说,快乐没有一定的模式。有人放弃如花似锦的生活“躲进小楼成一统”专心做学问,或是追寻内心的纯净,这是兴致。也有些人不甘平庸,拔身而起,冲向滚滚涌涌的时代潮流,这同样也是人生兴致!李叔同逃避烈火烹油似的红尘日月,皈依佛门成为弘一法师,当是个人性情所在;而,小和尚朱元璋厌弃了山寺的清冷,大踏步地走出寺庙,赤手打江山,躲避他不喜欢的清寂,实现他开疆拓土、富贵荣华的怀抱,这不也是一种人生兴致?等等。
有人从此去,有人向这来。躲开过去的,迎接面前的,都是为了获得自己喜爱的人生兴致。
能自由地选择,是一种幸福;能兴致勃勃地生活在自己的自由选择之中,更是多么可贵。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学会寻找,学会迎接,我们所期待的人生兴致才将不远。
http://njrb.njnews.cn/html/2011-08/03/content_960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