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永是千年前的“草根”》发2011年元月12日《南京日报》副刊

(2011-01-13 09:16:14)
标签:

柳永

避暑录话

南京日报

宋仁宗

鹤冲天

文化

分类: 生活随笔

                 感谢解老师!

http://njrb.njnews.cn/html/2011-01/12/content_727669.htm  

http://njrb.njnews.cn/page/61/2011-01/12/A17/20110112A17_brief.jpg

                

      如今的网络可以说是“草根”的舞台,社区论坛、博客……很多第一手的信息往往是由网络“草根”传播开来的。2009年央视新楼失火事件,第一个传输影像的,据说就是某网络社区的博客视频……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它多数是反映 “草根”小百姓的爱情、相思之类的情感,所以,在文人眼里它难登大雅之堂,被称为“诗之余”。

     

      到了宋代,出现了个写词大家叫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和歌女乐手们亲热唱和。因为落榜写了首牢骚极盛的词《鹤冲天》,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得罪了宋仁宗,终于无缘官场。

     

      但,柳永这棵千年之前的“草根”却很有人缘。《避暑录话》中记载:“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永的“粉丝”很多,特别是当时那些舞榭歌台的歌女乐妓们,歌舞欢笑之余,流露出这样的心声:“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难怪宋仁宗要治他柳永!

    

       读唐诗,看到想当官的李白,官没当上,反而被流放夜郎;任劳任怨老实忠厚的杜甫,最后死在一叶小船上,身边连一个处理后事的人都没有!而那个远离官场的“草根”柳永,晚年虽无儿无女,却死在市民百姓和歌女们一片“草根”断肠的同情哭声中。据说,歌伎乐女们把柳永的丧事办得很隆重,也很气派,为了纪念柳七哥,每年清明节,她们都约好了到他的坟地去祭扫、歌舞,日久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可见,平民百姓、红尘女子们这些最贱的“草根”阶层是把他引为知己的。

     

      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永的词因其有社会底层生活基础,风格独特,又造诣高深,在民间迅猛流传,对后来词家及金元戏剧散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而“词”这个当初被士人官家称为“诗余小道”的玩意儿,如今成了一门高雅精深的学问。

     

      由此可见,有了广大“草根”的热情推崇,什么都有可能被捧红!——那些很通俗的助兴节目,譬如清口、二人转等等,不就是很好的例证么?

 

       自古以来,“草根”力量就不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