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饼的好坏不是猪说了算 》
(2008-09-11 13:35:33)
标签:
美食 |
分类: 杂文 |
月饼的好坏不是猪说了算
文/十月金风羽林郎
9月1日,第二届重庆月饼节开幕,川渝两大月饼王也揭开神秘面纱,但只展不卖。重庆月饼王重达600斤,10多天的展会结束后,该月饼将被运到养猪场喂猪。 (9月2日《重庆晨报》)
600斤的“月饼王”现在看来是不小了,一定也达到了厂家预期的广告效果;同时有人说(如果真能兑现的话),展览过的“月饼王”送到养猪场喂猪是严把月饼质量关,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说,这还是种不错的处理措施,比冰冻了来年回炉再做月饼卖给消费者要好的多。
“中国人做很多事情暗地里都想争个第一。”我想问的是:明年的月饼王到底会有多大?后年呢,再或者十年后呢?是否会达到千斤,万斤?我这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的,应该符合情理,要不然,以后的月饼何以超越前“贤”,何以傲然称“王”?如此一来,真要肥了养猪场的那些幸运猪了,那么风光那么做工讲究用料精良的“月饼王”不知味道真正如何?看来只有猪知道!
做巨型月饼不是不可以,在市场经济之下,只要厂家认为值得,按理说它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做。但是,如此折腾下去,让老百姓的耳朵和胃子吃不消,如果来个万斤的大“月饼皇”的话,真要让人咋舌,那还叫真正的月饼么?还能吃么?如果做的月饼人总是不能吃,而老是肥了猪,那还叫个什么“月饼”呢?干脆叫“猪饼”算喽——不免有些荒唐。
将来,老百姓在纷纷揣测万斤“月饼皇”“其味到底如何?”时,胃酸肯定会分泌过多,也一定会骂上一句:XXX,真是烧的慌!
所以我认为,要给月饼做轰动广告,不能形成思维定向——光干那种不用动脑子的粗放式营生,而应该把心思放在月饼的制作、用料工艺中,求精求好,再从口味、质量独特上广而告之,那才是正道。因为,月饼最终是要人嘴来品尝的,并不是一群猪点了头,消费者就会慷慨地掏钱来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