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空间 |
快乐的彝族
瑞安安阳实验小学
【教材来源】
【设计意图】
彝族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民族。教学内容《快乐的罗嗦》和《彝族娃娃真幸福》正是围绕着彝族而安排的,通过学生在乐曲欣赏及歌曲学唱过程中听听、想想、说说、动动、唱唱等一系列活动的参与,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体验快乐的彝族,并对彝族的音乐文化产生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聆听习惯和音乐的想象思维。
【教学内容】
一、聆听《快乐的罗嗦》
二、表演《彝族娃娃真幸福》
【教学目标】
一、聆听乐曲,初步感受彝族音乐欢快、优美的情绪。
二、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
三、用动作、歌唱、乐器等形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参与创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乐曲、演唱歌曲感受快乐的彝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三角铁、串铃)若干。
【教学过程】
一、聆听《快乐的罗嗦》
(一)初听乐曲
师生随《快乐的罗嗦》音乐律动进教室。
(二)了解彝族
1、出示课题
·师:你们知道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曲子叫什么名字吗?(出示课题《快乐的罗嗦》)
·师:看到这首曲子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回答:什么是罗嗦?;为什么快乐?为什么说是快乐的罗嗦?)
小结:这个罗嗦可不是我们平时说话的罗里罗嗦,它是彝族的一种语言,人们把彝族就叫做罗嗦,快乐的罗嗦就是快乐的彝族。
2、了解彝族风光
·师:为什么说是快乐的彝族呢?让我们走进彝族去看一看。
·师简单介绍彝族的风光(课件展示:服饰、居住、乐器、节日等)
(三)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
过度: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快乐的罗嗦》。(播放音乐)
过度:刚才我们听的是第一部分的音乐,在欢快的音乐中,人们跳得太高兴了!现在,我们来听听第二部分的音乐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二、学唱歌曲
过度:刚才我们已经了解到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那彝族娃娃的歌又是怎么样的呢?(播放歌曲)
1、初听歌曲导入(课件:歌纸)
·师:仔细听一听,他们都唱了些什么?(生:阿哩哩)
·师:阿里里出现了几次?(四次)
2、学习歌词
·师生合作读,了解歌词。
·同桌合作练习,熟悉歌词。
·拍手有感情地齐读歌词。
3、学唱歌曲
·听唱歌曲;师生合作唱;听琴轻唱;齐唱
·理解“阿里里”: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在唱“阿里里”的时候就特别开心,为什么呀?
·四个“阿哩哩”的演唱指导。(师范唱——图谱——学生演唱)
三、创作表现
1、师:除了用歌声,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阿里里”高兴的心情呢?(拍手、舞蹈动作、打击乐器等)
2、让学生尝试表现歌曲。
1、师: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歌声、舞姿和乐器创造表现了美丽、快乐的彝族。让我们到室外邀请别的朋友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吧!
2、随音乐《快乐的罗嗦》律动出教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