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振丽
陈振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51
  • 关注人气:3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愉快的校庆(四)

(2022-06-22 07:56:21)
标签:

杂谈

分类: 艺堂纪事

愉快的校庆(四)

郭佩 映森

图、文/郭佩 映森

 穿越时空,回到60年前,

1963年12月5日,是省戏校成立五周年纪念日,也是隔五年一大庆的校庆。学生们翘首以盼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在学校的偏院有个猪舍,里面的一头大肥猪,是平日里用食堂的剩菜剩饭喂大的。

农村种莱,校内养猪,是省戏校为学生改善伙食,補充营养固有的优良传统。但也可能是有计划喂的,为了校庆这一天让全体师生美餐一顿。

杀猪那天,好像猪有灵感似的,满操埸乱跑乱叫,几位厨师又没有杀猪的技巧和经验,显得措手无策,抓猪的埸面也一片混乱。

我们看的当然有些紧张,内心深处倒对这头活蹦乱跑的猪即将被人宰杀,起了怜悯之心,。心想,但愿猪不被抓着。

然而,在众人的围剿下,终究还是将哇哇叫的猪抓住按倒了……

校庆那天中午,聂秉诚司务长率领食堂的大老赵厨师,梁三厨师等,施展厨艺,大显神手,丰盛菜肴摆满餐桌,米饭馒头任意食用。平日里稍有欠缺的男生们总算可以大块朵颐,吃个肚儿圆。

终于盼到了晚上!

我们在排练厅观看了表演二班 、三班正式彩排的大戏《杨门女将》。

说心里话,自从我们入校的那天起,每每看到学长学姐们在院里刻苦地练习,到现在已经近三个月了。老师们精心教戏排戏,学生们刻苦练功学习,精排细练的成果展示,就在今宵。而且要化妆穿戏装,如同正式演出。不知道学长学姐们是否紧张。刚进学校的我们是向往已久,激动和喜悦溢于言表。

《楊门女将》是一出具备文武演员,阵营雄厚,行当齐全的大戏。

演员扮演者是:

穆桂英——李庆玉。

佘太君——田桂英。

楊七娘——石家萍。 

楊文广——尤金爱。

柴郡主——贾丽韦。

采药老人——矦正中。

张彪——那云茂。

焦廷贵——陈继舜。

孟怀远——王平均(王鹏)。

寇准——杨效璋。

王辉——孔宪高。

宋仁宗——郭振齐。

马童——那云茂。八姐——李文慧。 

九妹——梁广诊

楊洪——李光辉。王文藩王——楊致怀。

王翔——赵中华。

司鼓:郭履祥。

晋胡:董文润。

导演:李毓俊老师等。

  校庆之后我们还连续看了他们表演的小戏与折子戏:

《杀宫》:

史来英—东宫。

苏立颖—西宫。

郭振齐—皇帝 。

《挡马》:

王石兰—杨八姐。王文彪—焦光普。

《放裴》:

愉快的校庆(四)

史来英——李慧斏。

赵振堂——裴生。

《打金枝》:

唐代宗(唐明湟)——郭振齐。

沈后(国母)——田桂英。

金枝女——王石兰。

郭暖——郭惠民。郭子仪——杨致怀。

郭夫人——曹振华。

《打瓜园》:

孙振国—郑子明。曲艳秋—陶三春。郭履禄—陶洪。

《金水桥》:

许喜梅—银屏公主。

孙爱香—詹贵妃。郭林贵—秦英。

吴斌—皇帝。

《断桥》:

郑转林—白素贞。曲艳秋—小青。

李文典—许仙。

《打焦赞》:

郭履禄—焦赞。曲艳秋—杨排凤。   

 学长学姐们精湛的表演博得领导和老师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赞赏,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注入了学习的动力,此后,我们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有了学习的方法与动力。

那年的校庆日是在愉快兴奋中度过的!

时光流逝,到了1964年 停演古装戏后,省戏校紧跟新的文艺路线,及时排练现代戏《洪湖赤卫队》一戏,非常成功。

扮演者是:

田桂英(史来英B角)—韩 英。

杨致怀—刘 闯。

段友香—韩母。

 张学兰—秋菊。

 郭振齐—张副官。矦正中—胡子爹。

 张学爱—小红,。

张清玉—王金标。杨效璋—彭霸天。

刘克温—冯团长。

司鼓:那山季。

晋胡:陈龙。

唱腔设计:筱桂琴,董文润。

导演:洛林校长。

此剧排成后曾在并州剧院公开演出多场,很受欢迎。

 二班、三班、音乐二班与美术大班的学长学姐们于1965年毕业,他们分别被分配到山西省晋剧院、山西省歌舞团、太原市实验晋剧院 、中阳县晋剧团、离石剧团、山鹰县剧团、大同雁北剧团、晋中文化馆、山西省文化馆等等几乎遍布了山西地区,从而实现了他们自幼酷爱艺术的初衷。

 他们同吃同住相处六、七年的兄弟姐妹即将分赴各地,深深记的在离校的几天里,校园里充满了离别情景:

合影照、集体照、个人照、拍照不断;

互赠照片,互留地址;

学生向老师道别,同学与同学分别 ;

看到他们哭着鼻子,红肿的眼睛,有的哭着进了宿舍,有的抹泪走出宿舍,更有同学激动得嚎啕大哭。

班主任李文虎、任继龙的办公室里,道别的学生络绎不绝,笑的进去,抹泪出来。握手含泪送别,车站送行告别。谁都不知道,何日能再見,何年能相聚!

 当时看到学长学姐们离校情景,我们心里同样也很难受,真不想让他们离开学校。

  纵观山西文艺界几十年的发展,二、三班、音乐二班、美术大班的学长学姐们,从学校走向社会,对山西文艺的传承与发揚,实实在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愉快的校庆(四)简历

郭佩(郭映森)

简历
大专学历

1949年出生在山西省平遥县。

一九六三年考入山西省戏曲学校。

六年多的上学期间,先学演员,后学乐器,主学二胡和小提琴。
1969年毕业分配到太原市清徐晋剧团。1971年合并到太原市实验晋剧院,从事音乐工作十七年。

期间将晋剧四大件乐器进行了研究改革。



此项改革,于1984年荣获太原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继而又获得山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太原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成果奖。

1986年调进山西省经贸厅的山西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因有爱好书法和摄影特长,担任了外貿商品对外宣传的样本设计编辑工作。

在外贸期间,被有关职称评审部门分别评定为三级舞美设计师、国际商务师、经济师,同时担任公司办公室主任。

1992年,响应国家经济改革号召,本人自愿停薪,离开了优越的国企单位,毅然下海经商,成立山西阳森贸易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秉承质量为本、真诚守信的经商之道,走遍大江南北,做活商品流通。殚精竭虑,用心经营,公司日趋昌盛,稳步经营二十余年。

1987年至1990年,就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时荣获优秀学员奖,书法十佳作品奖。此后,又多次参加全国全省书法展览,获得多项奖彰。1992年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愉快的校庆(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