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晋祠泉水伴书声唐槐周柏著青春亭亭玉立尽风流情感 |
分类: 诗词习作 |
每当我听到赞美晋祠时,总会想起在那里度过的高三学习生涯......
七律.晋祠泉水伴书声(新韵)
文/陈振丽
晋祠泉水伴书声,
难老亭台抱璞魂。
独坐一隅思路广,
致读百代妙文珍。
厚德载物学君子,
崇俭存廉养慧心。
人品本然当恰好,
苦中之趣韵松风。
高三时我转到一所离晋祠最近的中学后,就与晋祠有了一份缘。
再加高三自习较多,一下课我就独自跑步去晋祠背书与俄语单词,好不爽快!
清澈见底、长流不息难老泉的木栏凳上就是我最多席坐的地方;
大诗人李白游晋祠难老泉后曾题过一首诗: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鼓萧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清风吹歌人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书读累了,举目便是与难老泉遥相呼应的参天古树......
著名的周柏唐槐,九百多年前的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就赞叹它们的古老了:
“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仰望着苍莽的柏槐,由不得想起自己的父母,那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做死亡,但想过,我的父母要像这古树万古长青该有多好!
感谢新华网图片
七律.唐槐周柏著青春(新韵)
文/陈振丽
默默葱茏旺祖根,
千年代表壮精魂。
不离圣母长生殿,
醉韵唐家水镜蓬。
梧月琴声和乐谱,
唐槐周柏著青春。
箨龙栖凤凌云志,
繁茂春秋赤县灵。
每位侍女都有一段凄美的故事。
我不仅将她们的故事和此刻表达的情绪一一做了笔记,还趁人不备,模仿侍女的姿态秀自己的形体,并生出一种天真的妄想,要能回到古代多好啊!
七律.亭亭玉立尽风流(新韵)
文/陈振丽
亭亭玉立尽风流,
各异神情侍女羞。
似若镜头多戏骨,
犹如暗里苦追求。
匠工凄美活泥塑,
艺趣绝高造古幽。
未雨绸缪行道义,
淡泊宁静怡心稠。
晋祠难老泉、古树与侍女被誉为“晋祠三绝”。
小时候见父亲为自家、公司、学校撰书的对联不计其数,
只感到对联句美妙取巧,但从没想过尝试。
但晋祠傅山先生书斋自题联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傅山书斋自题
与同乐亭傅山先生
的两幅题联却下意识地抄在笔记本上
(1)万竿逸气争栖凤
一夜凌云看箨龙
(2)梧桐月向松中照
杨柳风来画上行
据说同乐亭现为傅山纪念馆,纪念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侠医傅山(傅青主)。
晋祠是个泉水、亭台、陶洞、古树聚会的幽美仙境,曾经在东临八角莲池,南有长寿松,北有善利泉的松水亭留过黑白影,估计当时是知道“松水”出自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亭中是康熙庚子山西巡抚噶礼写的“松水亭”,并且亭西有傅山撰题对联而留影的:
圃蕊城萝随点缀
事来功赴谢玄虚
晋祠的云陶洞很有故事来由,洞原本是上古人躲避兵乱的处所,故凿得很深。傅山先生历经几次反清复明的失败后隐居太原,有段时间就隐居在云陶洞里,他接友煮茶,也称“茶烟洞”,是为晋祠内八景“石洞茶烟”的来历:
日上心红 赤县灵气三剑动
月来水白 真人心印一珠明
称傅山为明末清初思想家、书画家,山西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并有“晋魂”之誉,的确名副其实,他以为简单就是美,景宜园就是他隐居挥墨书写人生的地方。曾经记录他题写的楹联应该还在吧:
茶七碗 酒千钟 醉来踏破瑶阶月
柳三眠 花一梦 兴到倾翻碧玉觞
敬录张世林老师鼓励诗评
赏陈老师佳作,学习分享点赞!
七绝
晋祠泉涌碧幽幽,独坐休闲看水流。
古树参天闻鸟语,而今犹记载千秋。
敬录书画家冯允甫老师的鼓励诗评
识得山黛含翠微,临波纵棹摇月影。
博海游弋踏歌行,品赏佳作其乐融。
欣赏,点赞。分享精彩,顺颂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