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干了汤来壶(附对联)

(2008-03-18 12:19:12)
标签:

杏花村

酒不醉人人自醉

就干了汤来壶

电影人

文化

分类: 光影之恋
 

               酒干了汤来壶(附对联)

                文/陈振丽

    沙螺壳赋联:酒不醉人人自醉 醉醉醉醉醉醉醉

    陈振丽对联:诗出妙语语温馨 馨馨馨馨馨馨馨

 

    沙螺壳赋联:酒不醉人人自醉 醉醉醉醉醉醉醉
    沙螺壳对联:茶能清脑脑常清 清清清清清清清

 

    沙螺壳赋联:酒不醉人人自醉 醉醉醉醉醉醉醉

    陈振丽对联:茶可清心心自清 清清清清清清清

 

    提及杏花村,必然“杏花村里看杏花”的歌和“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其实这只是个包装外衣,不去轮个品品那里不同年段的酒,绝对体会不到杏花村魅力之所在

    我那个倔脾气诸老师当时也是不去,他与上影三位放映师是带着《神行太保》与双片放映机来给领导审查提供方便的。初次来山西太原,怎么也得安排他们到五台山、杏花村去看看。可诸老师说,五台山可以去,杏花村不去。理由是,杏花胶片上见过,阿拉也不吃酒,你们给我带回两瓶汾酒送送人可以。最后派我陪同了,他不去也得去。

    八零年从太原到杏花村的路还不太好走,半路老头又后悔了可刚到杏花村,那满目的真正杏花把老师震惊了“嘎许多啊!”他仰着头用上海话感叹着,真有点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样子,不知不觉进了酒厂。

     先看见一个小小龙头,漫不经心滴答着像水样的液体。在城市见惯了水龙头的我们以为是水,都想去洗洗手女师傅小苗还说:“你们这儿的水嘎小啊。”

    酒厂师傅笑了,拿酒杯接了些流出的液体让我们轮个品尝。

   “哇!是酒啊!”,第一个品的放映师傅小王惊讶地叫起来。随后我们也争先恐后喝了一杯。一路风尘后,饮一口清凉的酒,果真心旷神怡。

   “老诸,嘎好吃啊,侬也吃吃看!”小王用上海话劝我老师喝。

   “不吃、不吃、有啥好吃啊!再好吃的酒,味道也都像尿水。”老师躲闪着就是不喝。

    小顾听老师这么说,忙去与他耳语:“老诸,侬勿好这样港,港人家酒是尿水!”

    诸老师有些愧疚,看看酒厂师傅并没有听懂他刚才的上海话,接过空酒杯,自己去接了满满一杯,一口饮下。

   “哪能,老诸?”小顾过去关心老师,问他味道如何,我也在旁边怕他醉倒。

   “还好、还好!米道清爽。”老师晃晃头赞许味道好。

    尝到甜头,接下的一年酒、三年酒,忘了一共有几道酒,诸老师每道都不落,而且都要亲自接满酒一口干下。看他还没有要醉的可能,但话开始多了。平常根本不会拍我一下,那天却不顾我比他高的肩膀,拍着、喋喋不休地说,内容都是剪片子。

    到了最后一个酒口,大家都明白这是存了很多年的最好的酒了,都磨拳擦掌准备也像诸老师那样亲自满酒,过把最后的瘾。还是上海人精细,小王已看出酒杯的变化,玩笑地对酒厂师傅说:“我发现酒杯精致了,但个子变小了。”

    酒厂师傅笑笑说:“好酒配好杯,好杯就这个码,不过,这酒也是特别贵,你知道多少钱吗?”

    我们七嘴八舌猜着酒价,没注意,诸老师已在酒口品酒了。

令我们更惊讶的是,配置竹叶青酒的老师傅红光满面、精气十足。他的秘方是单传,厂领导也未必知道。他说酒好除了有秘方,主要还是水好,我们山西好地方嘛!

  那天上影师傅们买了很多竹叶青,诸老师还对老师傅说:“您泛着红光的脸,就是杏花村酒厂最好的免费广告。

    我们一路品酒一路说,一路述说情越浓。从酒厂出来,诸老师看到那个骑在牛背上的放牛娃遥指前方的雕塑时,激动了。亦或是酒劲激发了他的创造想象力。他又拍着我的肩膀说:“小陈,我们回去马上筹拍一个《杏花村酒不醉人人先醉》的纪录片,先拍这片烂漫的杏花,再摇这个牧童……”

    大家都被诸老师的即兴创作逗笑了,小苗笑呵呵地问他:“诸师傅,侬酒喝多了,肚皮不饿嘛?”

    诸老师说:“好好好,喂肚皮,喂肚皮去!”

    餐厅不大,古色古香、菜味诱人。先端上的小菜色泽鲜艳、开胃爽口:细如丝的心里美、薄如纸的黄瓜片……,上面都浇着香气扑鼻的调味料正菜更是讲究,上了满满一桌只顾继续听老师的创作构思,菜名全不记得了。

     南方人喜欢米饭,但他们四人都要吃薄香酥脆的烙饼,又加一碗细软的刀削面。诸老师还念念不忘酒,我说:“哪能不上酒?”

    服务小姐听见了,说:“老师傅,早给您满好了!”

    果然,我们的面前都有一个更精致的酒杯,里面是黄橙橙的竹叶青。副台上还摆着玫瑰酒、白玉酒、老汾酒总之,酒厂有的品种都有了,不过都是小瓶。当时酒厂的最高领导看出我们的心思说:“不怕,尽管喝,酒厂不缺的就是酒,有我们杏花村的好水,就永远不缺好酒。”

    “好,干杯!为喝上最好的酒干杯!”

    “为杏花村明天更好,干杯!”

    我们都是上者不拒,不管是女士喝的玫瑰、白玉酒,还是汾酒、竹叶青,大家都是一干而尽,酒不醉人,人自醉。

     诸老师的话匣子一直没有关,还是那个专题内容。突然他也站起来,举杯说:“为我的《杏花村里酒不醉人人自醉》开拍干杯!”

    大家为他的糊涂哈哈笑起来,笑声中干了酒,他还让满上我们怕他喝坏,骗他说酒喝完了,他糊里糊涂地说:“没关系,酒干了汤来壶。”

    “老诸是要唱歌吗??”小王故意逗他。

    “别搞七涅三了,老头子唱什么歌。”

     说着他把盆里的汤倒进酒壶里,高声说:“来,干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