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体会
(2008-07-07 13:32:41)
标签:
体会针灸误诊坐骨神经痛健康 |
分类: 诊余杂谈 |
黄文川博士
坐骨神经痛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严重的腰腿疼而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在我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病例中,一部分患者是真正的坐骨神经痛,一部分其实不是坐骨神经痛,只是疼痛的部位、性质与坐骨神经痛像似,造成误诊、误治。因此有必要为大家简单介绍坐骨神经痛的基本知识,和我治疗本病的体会,让大家了解什么样的腰腿疼是坐骨神经痛,怎样与其它像似的腰腿疼区别,怎样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等。
坐骨神经痛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们怎么样知道是患的坐骨神经痛呢?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坐骨神经痛的疼痛部位。它的疼痛部位与坐骨神经的分布是一致的,一般来说,疼痛从腰开始,到臀部,大腿后面、小腿的外侧,再到足背的外侧。有的患者不是在整个坐骨神经分布区都疼痛,而是只表现在臀部、小腿外侧,应值得重视。其次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常因站立、走路、坐起等加重,而卧床休息时疼痛减轻或不痛。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咳嗽、用力(如大便时)加重疼痛。另一个特征性体位是根性坐骨神经痛所具有(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就是脊柱反射性侧弯。患者的脊柱侧弯向健侧、臀部歪向患侧,这是反射性人体对疾病的保护性反应,这样可减轻病变对神经根的刺激,使疼痛缓解。再一个应注意的是我们可在坐骨神经的分布区找到压痛点,如臀部的环跳穴、大腿后的殷门穴、小腿处的绝骨穴等。最后是根据医生检查时发现的神经体征来诊断。医生可发现小腿的外侧、足背有痛觉迟钝或过敏;也可发现下肢肌腱反射的降低或消失。膝腱反射降低或消失是腰4神经根有毛病,跟腱反射的迟钝或消失是腰5神经根有毛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也就是坐骨神经痛患者抬患腿时,超过一定程度腿疼的厉害。正常情况下,我们抬腿能超过80—90度;患者的足背和足指背屈力下降。从以上几点,我们就能判断患者是否患的是坐骨神经痛。对于根性坐骨神经痛,CT或MRI可以发现腰椎部位的病变而压迫神经根,如脊髓外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等。特别要说明一点,在临床上,我们发现CT或MRI报告为椎间盘突出,实际患者的腰腿疼而不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椎间盘突出和患者的腰腿疼是二个不相关的孤立问题,这就是怎样看待仪器检查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因此医生的最后正确判断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关键。
在临床上,与坐骨神经痛容易混淆的疾病我认为一个是臀筋膜炎,另一个是股骨头无菌坏死。臀筋膜炎主要有臀部疼痛,但常向大腿放射,有时小腿也可感到不适等,直腿抬高时可出现臀部及大腿痛,因此很容易与坐骨神经痛相混淆。但仔细询问病史可发现患者的疼痛部位与坐骨神经痛的部位不一样,检查时也不能发现坐骨神经痛常有的反射与感觉障碍,直腿抬高时的腿痛也不是坐骨神经分布区。我遇到一位年轻患者,他告诉我他患了“坐骨神经痛”,问我能不能针灸治疗。我问他“你怎么知道你患的是坐骨神经痛?”,他说他走路后右臀部疼痛,在中国的大医院做MRI诊断为椎间盘突出,在中国牵引治疗后有好转。我给他神经系统检查时,没发现大腿感觉和下肢反射的异常,并且臀部有明显的压痛点,臀部深处有条索状硬结。当我告诉他不是患的“坐骨神经痛”时,他是一百个不满意。当我按臀筋膜炎针灸治疗几次后,臀部疼痛减轻,他才打消了对我诊断的怀疑。股骨头无菌坏死是股骨头缺血性疾病,疼痛以臀部为主,可放射到整个下肢,走路、劳累后加重。股骨头MRI可发现髋关节的变化,可诊断此病。我在中国碰到一例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患者,按“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治疗了5年,最后患者走路都很吃力,不得不置换坏死的股骨头。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要以病因治疗为主。原发性坐骨神经炎用单纯的针灸治疗就能治愈;梨状肌综合征引起的干性坐骨神经痛用针灸和推拿治疗也能完全改善;由腰椎部病变(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椎管狭窄、腰椎部肿瘤等)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视病情的轻重和疾病的性质选择治疗方法。我认为针灸在坐骨神经痛的止痛方面有它的独到之处。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是从几个方面达到治疗作用的。第一,针灸的止痛作用。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人体产生某种止痛物质。第二,针灸的消炎作用。针灸可刺激特定的穴位,人体产生某种消炎物质。第三,针灸的消肿作用。针灸可使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可加快局部神经根水肿的消除。第四,针灸可解除局部肌肉的紧张,间接起到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
请加入金针度人博客圈 http://q.blog.sina.com.cn/acu_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