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杨廷文发改委政府 |
分类: 焦点 |
杨廷文:政策干预楼市注定是一个错误
(内容导读:本文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人或任何机构、企业做出任何决策的依据,也不构成对文中提及的个人或机构的评价。)
《南方都市报》4-28-C04版整版文章《开发商硬颈死不降价,发改委酝酿严打商品房暴利》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说:“纵观发改委对其它领域的行政调控举措,似乎还找不到一次失败的例子”。
这个牛就吹大了。
吹这个牛是为了骗人还是骗自己?
如果发改委真有这个本事,发改委对CPI的预测就不会屡屡出错。
那么发改委吹这个牛做什么?大概为的是强调这个世界上只有房地产商“不听朕的话”,如今老子要下狠手了。
媒体为什么要抬轿子?甚至使用的词汇都是“硬颈”(典故出自不听皇帝话的“强项令”),其阿谀之态一目了然:“只有开发商不当顺民,您该整整他们了”。
该报当天C16版有一副漫画,画的是一个衙役,拿着一副上书“限购令”的木制枷锁,活脱脱一副“请出”政府用枷锁来整死市场的心态,全部都写在这家报纸的脸上。
发改委为了降低房价,已经使出了全部合法招数,还加上了部分不合法的招数,大出发改委意料之外,房价并没有降。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发改委的老爷们对价格这东西知之甚少。
政府要采取行政措施干预价格,要想不失败,等于痴人说梦。但政府和媒体就有这本身,不仅自我感觉好的不得了,还敢睁着眼睛说瞎话——“找不到一次失败的例子”。
这种话要在60年前说,没有敢说不对。当年的中国人就是因为相信政府有这个能力,所以选择了计划经济,让政府来管理价格。我从不怀疑当时中国人的这种信念的真诚。
但在经历了前30年的大失败以后,政府还敢说这种大话,媒体还敢抬这种轿子,我们实在有理由怀疑这些人的基本智力。
政府行政干预价格,结果必然是失败。
发改委吹牛说自己管得住价格,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的无知文人正因为全部都相信政府可以管住价格,所以才把大蒜涨价、石油涨价,房地产涨价,卷心菜跌价的帐全算在政府头上,政府也傻呵呵地接着:“这都是我的责任”。你以为你是谁,能负得起市场价格走向和波动的责任?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届政府,敢把市场走势的责任背在自己身上。中国的这一届政府敢背这个责任,不是因为他们比别的政府有“责任心”,而是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自己可以“控制价格”。政府并不生活在真空里,政府的这种错觉来自全体社会精英,稍微认得几个字的中国人都认为,政府真的有这个能力。不小心做了政府的人,也认得几个字,当然也不例外。
任何一个错误的行政,一定要伴随谎言。
下一波“严打房地产商”(南都报用语),这种荒谬的行政,就必须有荒谬的谎言开路:“政府管价格从未失败”。如今管不了房价,说明政府决心还不够大,措施还不够严厉,工作没到位,新一轮新政马上就要出台。
我的期望是,中国市场经济30年,已经培育出来足够的“民间力量”可以和政府抗衡,约束政府不要胡作非为,不要进入市场的微观领域。这种基本的民主力量有一个专有名称,叫做“企业组织”,这原本就是市场经济民主性的本意。
民主政治从不相信政府万能;民主政治是捆住政府的手脚,而不是相反;民主政治必须有一个底线,禁止政府跨越的底线。在经济领域,这个底线就是微观经济,就是价格,就是企业的自由定价权和自由经营权。
保护企业的自由定价权就是保护每个人的基本自由权利。
我们不能指望秉承五四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会替商人说话,我们不能指望秉承五四传统的知识分子会理解什么叫做市场经济的民主性,更不指望他们理解没有企业组织来抵抗和约束强大的政府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民主。
我对这些毫无现代民主知识的知识分子只有一个要求,请不要说谎!不要编造“行政调控从不失败”的谎言,不要编造“发改委可以替市场定价”的谎言,不要编造“市场要听总理的”这种无聊谎言。
我相信,只要媒体不再继续编造谎言,市场就有足够的力量抵抗政府无限扩大自己的权力。
至于房价,根本就没有必要担心,中国是这个世界上居民自有房产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数据不会撒谎,撒谎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