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尤慕达日本旅游大阪街头随拍旅游杂谈 |
分类: 大阪印象 |
商店里的机器人,可以模仿人说话,两个小孩子与机器人有说有笑的。


商店外面的人行道上,如遇车辆通过,店内工作人员会张开手臂,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路边一位おばあさん(老大妈)牵着一条“柴犬”,等候红灯。“柴犬”是日本当地品种。

便当店在大阪相当普遍,而且每家的花色品种也多。

泡菜(咸菜)店的女服务员。

一盆泡菜(咸菜)1万零八円。

安倍2014年到大阪视察时,曾在这家杂货铺买过东西。店家把当时拍摄的照片,以及所买货品的清单贴在了墙上。

一个来自大阪本地的顾客,指着墙上安倍购买商品的清单,告诉店老板,他要买一些。

烧烤屋

两个交通协警在路边交接班。

柜台上摆了一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产老式收录机,看来店老板是个怀旧的主。

山之内3丁目,绿色的墙

推着四只狗狗过马路的妇女。

几个大学生打算去居酒屋进餐。所谓居酒屋,其实就是小酒馆、小餐厅这样的饭馆。

居住区超市贴出的海报:每星期一晚上9点,店内所有商品价格都减10%。

街边,看见这样的画面,坐在凳子上吃零食的人,面前围着一群鸽子和麻雀,互不干扰,互不影响。鸽子与人和谐相处,好像在很多地方都可见到,而麻雀也能如此与人们近距离接触,还是较为少见的。
僻静的小巷子。
梅田商业区一个十字路口,绿灯亮起时,斑马线上的行人。

等候公交车的乘客。

经营自动贩卖机的おじさん(大叔)。

面馆外面的女生。

这应该是底层的劳动人民。

他们也是跟包工头进城来打工的吗?
我没有找到答案。

民工往车厢顶上爬,为何不从这边的梯子上呢?


《読売新聞》和《每日新闻》是日本全国性具有影响力的两大报社。


等候公交车的乘客。

经营自动贩卖机的おじさん(大叔)。

面馆外面的女生。

这应该是底层的劳动人民。

他们也是跟包工头进城来打工的吗?

民工往车厢顶上爬,为何不从这边的梯子上呢?


《読売新聞》和《每日新闻》是日本全国性具有影响力的两大报社。

路面设置这样的设施,是防止从此路段的车辆,与巷道口突然穿出的行人和自行车造成危险。
——————
おわり(END)
《大阪印象》一共十集,到此全部结束。感谢各位朋友的浏览评论和点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