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慕达:大阪印象(六)

标签:
尤慕达日本旅游大阪学校街头随拍旅游 |
分类: 大阪印象 |
既然是居住区,就离不开市民生活的配套设施。在住所附近不太大的那点地盘内,就建有2所保育院、2所小学、2所初、高中学校,以及一所大学。
这所“白头学院”,是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初中、直到高中毕业的一贯制学校。这倒是有个好处,家长把孩子放进去就可不管了,减少了孩子各个阶段升学择校的麻烦。

“藤 保育院”墙上写明,接收出生3个月到6岁的孩子。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六,每天上午的7点上班,晚上8点关门。


过去学日语的时候,课本里会专门讲到一个问题:日本把初中称之为“中学校”,“高等学校”是指高中,而绝非“大学”。这所“浪速中学”是一所初、高合一的学校。


小学放学的时候,年龄稍大的孩子都会自行回家,年龄偏小的孩子,则必须由家长来接。放学时间一到,老师把学生集中带到到校门口,见到家长来后,亲手将孩子转交至家长手中。

我还发现,这个校门除了这些年龄小的孩子外,不见有其他大龄孩子,或许,这里是家长接小孩子的通道,大孩子们放学则是另有出路的。

再有,看到这些等待、或被家长接走的孩子,年龄实在是太小,我怀疑,可能是学龄前孩子,有点类似国内学前班的学生。



时而在路上看到老师带领着一队队孩子走过,不知道他(她)们去向何方,也不知去做什么事情。

能够吸引眼球的,还是那些孩子在很冷的天气里,个个上身穿着羽绒服,而大腿却光着,这着实让人觉得怪怪的。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哪管姓“社”,还是姓“资”。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打打狂狂,翻到街边栏杆上坐起,很是好玩。


小学生们正上体育课,科目是踢足球。中小学校,外人是不得入内的,站在栅栏外面,我远远地观望着孩子们踢足球的情景。

虽是初春时节,但整体气温还是偏低,足球场上依旧泛着黄。这色调,看上去不怎么舒服,不知当真正春天到来的时候,或是盛夏季节,校园的草地能否变为一片绿茵呢?



“大阪市立大学”,日语读“おおさかしりつだいがく
”。在才到大阪的前两日里,某一天外出散步,走着走着迷路了。但我心里清楚,无论怎样迷路,只要能够找到大阪大学,就可以把握住大方向。于是我向路人咨询:“すみません,おおさかだいがくがとこにありますか?”(劳驾,请问一下,大阪大学在什么地方?)。谁知,问了一两个,都说不知道。我心想,是不是因为太年轻而不了解,继而又去向老年人打听,同样是这样的结果。这就奇了怪了,不行呀,必须得继续问下去。又走了一段路程,这时对面来了一对老年夫妇,看衣着和举止,挺像知识分子的,心想这下有着落了。我客气地向二老打听,老人听了我的问话之后,先是迟疑了一阵。见这情形,我有些着急了,大概又是一句“不知道”在等着我吗?但是……
(往往就是这个“但是”会给人带来希望。)其中一位老人向我反问了一句:“おおさかしりつだいがくですか?(你说的是大阪市立大学吗?)”
我连连应道:“はい,はい,そうです。(是的,正是。),
从他们的话语中,我听出了语句的逻辑重音突出在“しりつだいがく(市立大学)”上,这才恍然大悟,因为我之前的问路,一直是省略了这至关重要的“しりつ(市立)”一词。问路之前,我总以为只要说出大阪大学,应该是无人不晓的,殊不知,当地人却偏偏侧重于“市立大学”。幸亏碰到这两个老知识分子,懂得遇事变通,否则自己还要走弯路。
在这对老夫妇的帮助下,问题得到了解决,当然很快就返回了住所。看来书本上学的,与实地的运用,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
前一篇:尤慕达:大阪印象(五)
后一篇:尤慕达:大阪印象(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