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家园共育的分歧及解决策略

(2008-02-28 08:25:18)
标签:

杂谈

 

浅谈家园共育的分歧及解决策略

苏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  朱雪华

一、家园共育存在的分歧

多年来,幼儿园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想做好家园共育的工作,转变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但是每一次的家园活动,每一次近距离面对面的交谈,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主要的问题还是家长的思想和观念没有转变。许多的家长教育观念相对的落后,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只是帮着管管孩子;或是认为家长交了钱,教育就全是幼儿园的事情;还有的家长有许多的想法和要求。比如,孩子在幼儿园最好多认些汉字,多学点英语和计算,为将来学习打好基础。于是,老师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难“对付”了。

老师们也有不少的无奈和困惑。比如,幼儿入园了,从家里来到幼儿园,由家中的“小皇帝”变为普通的一员,常常不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而家长由于心疼孩子,仍然把他们当“宝宝”一样娇纵迁就;老师们更大的困惑是:幼儿园的主要学习形式是游戏,但游戏不能出家长心目中的所谓的“成绩”,家长有要求怎么办?

可见,家长和老师双方都存在着误解和困惑,一方面,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休戚与共感”使大家意识到两者关系的重要。另一方面,双方常有教育的分歧。可见分歧需要平息,误解需要解开,困惑需要消释。

二、“理念的更新”是解除家园分歧的基础

家园共育是对家园双方共同的要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幼儿时期不是追求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追求孩子的养成教育。良好的习惯是儿童高素质的体现,其中首要的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学习习惯和态度——能认真倾听、注意力集中、会思考、敢说、会说、不抢说抢答、会与人合作;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注意睡姿、食有定时、便有规律;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暴食、不抢食、零食有度;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早晚洗脸刷牙、衣着整洁、注意用脑用眼的卫生;良好的群体生活和交往习惯也很重要,如,服从道理、遵守规则,待人热情、尊敬师长、爱护伙伴等等,幼儿在生活教育中形成的良好的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家长不必太多的担心和焦虑,不必过早地把小学的教材和教法搬到幼儿时期,不要做没有奠基的“豆腐工程”,如果奠基没有打牢固不仅使幼儿教育承担了不应承担的重负,而且会错过幼儿时期的关键性的教育,反而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部分孩子进入小学阶段还会患上“厌学症”即受害于家长教育观念的出错。

三、“密切合作”是家园共育的最好办法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了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在双向的互动中,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转变其教育观念,提升其教养水平,家园携手,共育幼儿健康成长。

1、与家长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

近年来,我们始终以崭新的现代服务观来开展我们的家长工作。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家长的心理,掌握与家长交流的技巧,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用自己真诚的爱对待每一个孩子,家长才能充分地信任我们,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积极配合。记得小班时候,我班有个小朋友,关于进不进幼儿园就一波三折,主要是奶奶舍不得,开学初的一段时间,每天是孩子蹦,大人哭,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把这孩子送人似的,随着我们真心的关爱、体贴的照顾,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情况有所改变,一个月下来,情况又有所进步,再继续,再坚持,现在的他走到门口就跟奶奶说再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进幼儿园,奶奶笑了,妈妈放心了,这几个月的心思没白花,她奶奶握着我们的手,又是眼泪“你们老师真好”。朴实的语言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我们用电话缩短了家园之间的沟通距离;我们用谈话来分享孩子成长的幸福。我们还充分利用家长座谈会等传统家长工作的优势,与家长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肝胆相照,哪换真挚之心,我们用微笑面对家长,我们用一份真心换来了家长可贵的一份真情。   

2、开设“家园直通车”进行家园交流

我们在教室门口设置了“家长园地”对家园在教育、保育方面的分歧设计了问题“你认为孩子在幼儿时期应该培养什么?”并鼓励大家投稿参与,结果等了一个星期只有几个家长来接送孩子的时候看上几眼,好多人都无心问津,后来我们开设了班级网页利用“家园直通车”专栏鼓励大家发帖留言,参与问题的讨论,并说说自己的教育观念,开始只有浩浩妈妈和我们在交流,慢慢地有更多的妈妈们也看到了我们的留言,也参与到了我们的交流中来,有时会在留言中碰撞、有时会达到共识。我们还把有些很有教育经验的家长留言编辑成文,写上作者,打印出来张贴在家长园地,并给每位幼儿发一份带回家,让家长分享家长与老师的教育心得。 慢慢的我们班有文化的年轻家长们常常把他们教育中的困惑留在“家园直通车”上与我们一起讨论,年纪大的爷爷奶奶们看到我们发回去的家长的文章很有感触就写些不成文的几点建议让孩子们来园时带给我们。“家园直通车”运输着我们与家长之间的教育理念,也传递着我们与家长之间的教育情结。

3、挖掘家长资源,吸引家长参与活动

为了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调动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我们经常开展亲子活动,并尝试着将以往以家长为观众的教育观摩改为家长直接“介入”的亲子互动活动。三八妇女节,我们一起为妈妈过生日,孩子们和妈妈们一起唱歌、一起表演,一起沉浸在快乐的时光里;春天,阳光明媚,鲜花盛开,我们带着孩子一起放风筝,他们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还有一颗回归童年的心;夏天,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展“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活动,孩子们在充分展示聪明才智、制作才能的同时,树立了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秋天,水果丰收,我们和孩子一起制作“水果拼盘”,在这里想象可以尽情飞翔;秋天里,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到农林大世界,采摘瓜果,感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冬天里,开展的小小国际文化活动中,我们的家长中有一部分是外国的家长,我们常常利用这样的有利条件,盛情地邀请他们参与我们的活动。他们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着富有异国特色的美食、服饰、游戏、礼仪、舞蹈等,他们用自己最精采的表演向孩子们展示了多元的异国文化。

 从这些活动中,我们深受感触,其实家长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我们真诚挖掘,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