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游泳运动中的至简之道
现在健身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人无论喜欢从事何种运动,我觉得只要用心体验运动过程,都能从肌肉锻炼、流汗中,得到心神的凝练,以真正达到中医的精、气、神合一的境界。
一提到游泳,感悟颇多,我不追求能游得多么快,而是尽情体验生命在水中行走进的过程,从初学水里挣扎前行,到悠然自得水中潜行,获得这种状态,人与水融合,人与天地呼应,心神愉悦,得来至简。
我习泳6年有余,学会了四种泳姿,这个过程,让我找到了运动中养生法,体悟到许多人生的哲理,水友们热情逼我写出来,他们并排出了第一、第二读者,让我有了一点跃跃欲试地冲动,尝试描述人在水里的过程,希望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吧。
我经常泡在泳池,每每岸边热身时,望望水里游泳运动的人们,发现一个普遍现象,人们试图想游得快些,无意识跟水较起劲来,拼命划拉水,让自己游快点,再快点。“功利”心切,使有劲的人玩命挥动手臂,击打出大大的浪花,浪花形成波浪,波浪恰恰又给自身前行制造出更大的阻力。每当游泳出水,人的感觉是疲劳,肌肉紧张,肌体得到了大消耗,但人的心神呢?大多数人处于绷紧状态,心里没有彻底放松。而我体验运动的真正效果,不仅可以活络身体,还该心神愉悦,我称之为身、心、神三修。
我相信人从每种运动里都能体验到三修,只是我们从来不去注意罢了。仅仅把锻炼视为玩耍、解压、放松、出汗、宣泄,主观里没有意识到,享受运动过程,能够达到健身调心修神的三重作用。下面讲点自己的实践心得,分享给游泳爱好者们,及爱好运动的人们。
1、运动前的心理准备
有人说,人是从水中来的,娘胎怀孕十月,就是在水中长大,所以人的天性中,可能该有喜水的秉性。看见过幼儿游泳初级班的,就会清楚,一类喜水,入水兴奋;一类怕水,入水嚎哭。成人怕水的,恐惧心思重,我观察与人的成长环境有关,大多从小缺乏安全感,比如:不是由父母亲手带大的,幼年缺失双亲的,早产胆小的,经常得病体弱的等等,这类朋友一下水,觉得脚离开陆地,心里被悬在半空,引起强烈的不安全感,因而内心紧张,又想锻炼,又害怕呛水。喜水的人,下到水里,不管会不会游,都很兴奋来劲,眼睛发亮。尤其是对怕水的,如果能正确的心理导引,对习水三修,会事半功倍。
克服心里恐惧,首先要自我意识和自觉,告诉自己,人不怕水才是天性,克服怕水,心里坦然放松,才能达到运动效果。我有个朋友坚持游泳两年了,但是每次见她在水里的形态,一脸的紧张,动作僵硬,划手频率快,但游速显慢,50米要划水40多下。每次游不到1小时,还要跑趟WC。接触久了,知道她从小家里变故,缺乏安全感,她说,人在水里,怕沉底,就拼命地划水,担心动作一慢,人会呛水。这种游泳态的人在水池里大有人在,一种是怕沉底呛水的,一种是玩命造浪的。看他们的动作,用两个字形容:挣扎。人在水里挣扎着前行,肢体是活动了,但内心紧张,反而消耗了神。
从游泳人的现象,我思考如何从游泳动作中发掘其本质的内容。有一天,我在潜水时,找到了蛇形潜行的感觉,也一下为许多朋友找到了答案。
2、会漂浮才是游泳的真正质量
我曾经看过美国的全浸式游泳教学片,很赞成他们的提法:一个人学习游泳,首先培养自信心,课程提示:每个人都可以学会游泳,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游泳过程中的乐趣和快乐。这段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如何在游泳中找到愉悦和享受,成了我这几年不断追求的目标。
全浸式游泳,是一种简易的训练方法,意为让身体全部浸润在水里,与水为一体,而身体内发出动力,就像海豚一样,能在水里穿梭潜行,动作设计,让人的手带着水,身体粘着水,轻轻起手,舒展放下,动作缓慢轻柔,几乎不形成浪花,远看水里就是有个东西,没有浪花,一会儿就游到了眼前,看过海豚表演的,一定能在眼前呈现此画面。
我起初一直模仿者全浸式游泳,但身体内力不会集中式爆发抖动,动作对了,没有速度,感觉人体缺个马达。一次潜行水中,双手贴体,抖动腰部,双脚蝶起,就像大西洋底来的人,麦考那样泳姿,我猛然意识到,人与水粘滞的源动力是什么了。
游水的动作较劲挣扎,其实就像小孩子学走路,脚还没站稳,就先去走几步,走是为身体平衡,而不跌倒。人在水里,如果不会漂浮,就相当于不会在水里站立,站立不稳,就靠动作弥补,赶紧用手划拉着,别沉底呛水。后来,我尝试此法,谁让我纠正动作,我要先问,会漂浮吗?大都回答不敢,试一下吧,人体在水里东晃西歪,几秒钟都呆不住,两手乱抓,人马上要起身脚踩池底,心才踏实。这时我会说,先学漂浮吧,学会了水中的站立,能站稳,再去学习动作,事半功倍,而且效果显赫。
3、如何让身体有效漂浮
有的人会说,漂很简单啊,我趴在水面,能呆很长时间。其实我觉得这里玄机很多,我试着分解:
对初学漂浮的,可以分几步:
l
l
l
l
4、漂浮的作用和意义
其实前面已经交代了很多,漂浮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我理解漂浮的作用还不仅如此,有人说,不就是游泳吗?至于这么小题大做吗?我说,如果你想从每次的运动锻炼中获得身、心、神三修,启发心智,您可以凑合读完下面这段话。
关于漂浮的意义,练过瑜伽的人,都懂得气息与身形的调整,而漂浮就是实现人在水里的气息与身形,并可借用水的浮力,进一步体验到心神的存在。当人在水里,躯体成刚性,呼吸自如,快速滑行时,因没有陆地中的各种阻隔(轮滑、滑雪、球类等陆地各类冲击前行动作,人要聚精会神注视前方),人在水里,此时反而会有安全感,而这个前冲的瞬间,人的心是愉悦的,神是安稳的,拉展肌肉,通调血脉,正是修心神的一个好时机。有时人能感觉到与练各种养生功,无大区别。我07年关节手术后,就只靠游泳一项运动健身,其实运动量不大(每周约3次,每次1小时以内)我参悟关键是锻炼的同时,调养了心神,保持了形体,使生命中的原始动能,源源不断濡养着身心神。
漂浮的作用更是很多,首先漂浮是学习四种泳姿的基础,是人氺里的根。人只有自如地漂在水中,才能谈学习动作,动作才能快慢有节,轻重有率,这时再练习泳姿,只要,把动作分解,练习到若干量(每个人的天赋领悟不一)的积累,然后手脚动作合成,每个动作完成的瞬间,都会从身体潜行水中,体验的心神愉悦,并与自己同在,而且形态会很自然潇洒。简单举例如下:
l
l
l
l
其实,四种泳姿并不难,只要掌握每种泳姿的要点,有的放矢,学会并不难啊。总结一下:
l
l
l
l
l
l
我们每个人游泳的目不太相同,有的人练快,主要是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水平。而我练慢,练舒展到极限,自我感觉调达了心神。既使每次只游几百米,效果同样显著。如果想达到此目的,我建议,中年以上的人练习游泳,要放慢节律,尽量拉开身体里的每条经络,因为中医的12经筋(它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结聚于关节和骨络部),正是12条正经所濡养的筋肉,抻拉筋肉,恰好达到调理身体正经的血气之功。
我从游泳中悟到养生的之道,简单且容易。好多朋友不相信,我用了六年时间,把四种泳姿游得形似神似(都以为我曾专业过)。其实,生活中,我曾是个很笨的人,我妈说我是生活的弱者。但通过琢磨游泳,学习中医,我感觉到自己的心智,如一扇窗户,今天被推开,明天又开大点,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进步,并天天能从乐趣里获得无尽的满足和快乐。
祝福朋友们,驰骋于自己兴趣的天地间,把玩好身体,获得心悦,调养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