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蒙忠
潘蒙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10
  • 关注人气:3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师笔下春如画

(2012-02-07 13:13:01)
标签:

初中语文读本

散文

朱自清

杂谈

大师笔下春如画

潘蒙忠

冰封雪飘的冬天即将过去,春姑娘的倩影就在眼前了,忽然想起大散文家朱自清曾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春》。寻出再次捧读,真的是喜上眉梢,爱不释手,久赏不忍掩卷,推荐给诸多文友,共享妙笔的生花。

         http://s9/bmiddle/50e63dbcxb858d7ff44a8&690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http://s9/bmiddle/50e63dbcxb858ee9728d8&690

    这是大师写于
1933年的散文,曾被收入《初中语文读本》。全文仅700多字,却把“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十里杏花香”的美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同《荷塘月色》、《绿》、《温州的踪迹》等许多名作一样,这篇散文带给读者的是浓烈的春的气息,春的画面,春的蓬勃与春的朝气,让人振奋,让人欣喜,好像严冬过后,云层的缝隙中透射出的一缕阳光,生活不再窒息,有了新的希望。

http://s15/bmiddle/50e63dbcxb858d9c804ce&690

铺展在读者面前的是典型的江南田园风光图,普普通通的太阳、小草、桃花、杏花、梨花、蜜蜂、蝴蝶、春风、鸟儿、牧童、短笛、春雨、草屋、灯光,还有撑着伞儿行走的路人,全都春天般活了过来,读者仿佛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鸣,看到了濛濛的春雨,见到了各色各样的人影,其实都是在写春姑娘的花裙子,生动传神,回味无穷。

大师的散文,笔法娴熟,观察细腻,并无华丽的辞藻,句式短小,朗朗上口,形象的比喻,贴切得天衣无缝,生动得让人叫绝。写桃花,“红的像火”,写杏花“粉的像霞”,写梨花“白的像雪”;写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鸟儿,说是“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好的散文,如同诗,不在华丽,全在意境,有韵味,丰富的画面感,犹如清泻的月色,把你笼罩,让人陶醉,朱自清的散文就是诗,就是画,就是歌,美得不能再美。

http://s14/bmiddle/50e63dbcxb858d7effadd&690

形容词、动词以及叠字的运用,加深了情感的淋漓抒发,别具一格的拟人手法,更使文章增添了活力和幽默感。

文章最后的三个排比句,分别将春天比作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既是描写后的思想升华,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传神且精彩到了极致。朱自清的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是当之无愧的。

http://s2/bmiddle/50e63dbcxb858d7c1b6e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年的味道
后一篇:爱情诗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