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蒙忠:美丽的叶尔羌,西域的母亲河

(2011-12-20 13:23:47)
标签:

巴楚

叶尔羌河

《大禹治水图》

玉石

巴旦木花

美丽的叶尔羌河

            

http://s5/mw690/50e63dbcge00b155cdc14&690

“千里到天国”的叶尔羌河是新疆第三大河,全长927公里,是塔里木河的主要源头,也是西域的母亲河,发源于克什米尔北部的喀喇昆仑山,灌溉着喀什、克州、和田和阿克苏四个地州以及兵团第三师十个团场约数百万亩良田。河畔高山耸立,绿洲富庶,戈壁广阔,树木葱郁,处处是诗一般的美丽画卷。

胡杨,沙漠之魂

叶尔羌河沿岸的胡杨堪称天下一绝,有零星的,如哨兵站立;有成片的,似巨龙盘卧。闻名遐迩的是巴楚胡杨林和泽普金湖杨A级国家森林公园。巴楚的胡杨林多达数百万亩,茫茫苍苍,连绵不绝,气势磅礴,其中生长有不少数百年的老胡杨,历经岁月的风霜,衍生出不少新生代的胡杨。进得胡杨林中,但见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落叶厚达数尺,杂草丛生,藤蔓缠绕,仿佛来到神秘的童话世界。http://s2/mw690/50e63dbcge00b17ec7f11&690

巴楚胡杨的美在于它的壮阔的气势,在于它的千姿百态,在于它的放荡不羁。那些老树,巨大的躯干早已虚空,只剩光秃秃的一截,却依然昂首挺立,望着苍穹。有的虽已朽伏,却在根部生出许多幼枝,翠绿的叶片与老树残躯的枯黄形成强烈的反差,让人不得不感叹起生命的神奇。
http://s11/mw690/50e63dbcge00b2060a4aa&690

果说,巴楚的胡杨体现的是一种整体的力量,给人以刚毅不屈、生生不息的威猛形象,那么,泽普金湖杨蕴含的是挺拔俊秀的奇美。这里的胡杨虽然与巴楚胡杨一样靠着叶尔羌河的滋养,但年轻者居多,有着恣意自在的性格,春天满目青翠,生机勃发;夏天绿叶荡漾,鸟儿鸣唱;冬天白雪飘飞,银装素裹;秋天黄叶桂枝,金碧辉煌,点缀其间的金湖波光潋滟,清澈而宁静,真是难得的人间仙境。

花海,绿洲的新娘

都说叶河流淌的地方,就有花,就有歌,就有舞。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早春莎车80万亩巴旦木花。

http://s16/mw690/50e63dbcge00b2473fe9f&690

      每年三月下旬,正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好时节,虽说西域的天气还略带寒意,但巴旦木花开得奔放灿烂。连片的巴旦木树,高大而整齐,数万亩、数千亩的连成线,汇成海,每株树上开满了层层迭迭的花,淡淡的粉红,远远望去犹如薄雾一般飘浮在绿绿的枝叶间,走近时却又成了白,开了的全是五瓣形,如梅花摸样,未开的是鼔鼔的苞儿,香气并不浓,嫩嫩的叶儿刚冒尖,涂了油似的生亮。花海的下面是绿盈盈的麦苗,春风轻拂,起伏成浪,远眺真像海的碧波。兴许是叶河水乳汁的滋养,无数的花朵,拥挤着,绽放着,如喷珠吐玉的浪花一般,引得无数蜜蜂前来采蜜,蝶儿则迷醉似的忙着跳舞。周围是零星的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的点缀,都开着各自的花,这样的美景,这样的气势,这样的氛围,怕是谁也抑制不住心的激荡、情的奔放了。

http://s7/mw690/50e63dbcge00b275f9df6&690
 

玉石,散落的财富

叶尔羌河不仅以它的乳汁哺育着戈壁绿洲,而且每年在洪水的裹挟下,送来大量色彩斑斓的名贵玉石。http://s12/mw690/50e63dbcge00b29c3452b&690

《西域闻见录》中明文记载说,叶河系产玉之河,“大者如盘如斗,小者如拳如栗”这是指形状;“有重三四百斤者”,这是指重量;“如雪之白,翠之青,蜡之黄,丹之赤,墨之黑者”,这是指色泽。其中最为珍贵难觅的为羊脂朱斑玉。

据考证,叶河上游及支流最著名的原生玉矿床大致有三,分别是密尔岱、要隆及塔什库尔干大同玉矿。叶尔羌河源于昆仑山系的乔戈里峰,数百公里全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穿行,并不时冲刷玉矿,将大小不一的失去棱角的“山流水”和圆润光亮的“仔儿玉”运至各地河床,一俟洪水退去,则尽显其容,引来无数的捡玉拾宝人。http://s8/mw690/50e63dbcge00b2e0b4247&690

记忆犹新的是莎车喀群乡有兄弟俩,曾在叶河觅得一块近四吨的青玉,二十多人,历时47天,靠一特制大木筏,沿叶河顺流而下,终于运抵家乡,引起媒体广泛关注,也震惊了国内外玉石收藏界。

另据好友秦勇撰文介绍,现存故宫的名扬四海的《大禹治水图》、《会昌九老图》、《秋山行旅图》以及《云龙纹玉翁》和北京奥运之徽宝均为叶河玉石雕刻而成。

http://s16/middle/50e63dbcgb47f4d405a0f&690

叶尔羌河最佳采玉季应在秋天洪水后和初夏洪水来临前,莎车霍什拉甫乡和喀群河道是最为理想之地。

2011年十月初,我与喀什作协诸多好友去莎车采风,曾在叶河捡玉多时,但见满地卵石,无边无际,甚至河岸两边也尽是大小不一的圆石,却不曾捡得一玉。岳普湖县政府的青年作家任丽瑛历尽艰辛,觅得一块奇石,呈青白色圆形,上有棕褐色的两片弯痕,如眉似眼,底下有一圆点像人的小嘴一般,可拿给人看,谁都摇头,小任最后送给了同行的赵力诗人。赵力还给这块奇石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笑脸”。我想,这就是叶尔羌母亲河送给我们的一个有趣的插曲了吧。

http://s1/mw690/50e63dbcge00b34ea827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