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学第四章汉代乐府诗歌
(2011-11-04 14:42: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古代文学1课件大纲(10级汉语) |
汉代诗歌概况
乐府民歌
文人诗
文人乐府诗
文人五言诗
有主名的
无主名的
楚歌与七言诗
汉代四言诗
第四章
第一节 汉乐府民歌知识
第二节 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第四节
阅读延伸
1.罗根泽 《乐府文学史》 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余冠英 《乐府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3.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4.郭茂倩 《乐府诗集》 中华书局 1979年版
【精读作品篇目】
《陌上桑》、《上邪》、《东门行》、《战城南》、《孔雀东南飞》、《妇病行》、《有所思》、
《孤儿行》、《有所思》、《江南》、《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羽林郎》、《白头吟》
第一节 汉乐府民歌
(一)乐府的概念及演变
原指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
魏晋六朝时是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二)汉乐府诗的收集与保存
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是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 “鼓吹曲辞”、“相和歌辞”、 “杂歌谣辞”中
。
第二节 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一、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辛
二、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和痛苦
三、反映男女爱情和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的抗议
四、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悲哀
五、讽刺政治黑暗、揭露权贵势要的骄奢、荒淫
六、动物植物的诉说与寓意
一、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艰辛
《妇病行》《平陵东》
《孤儿行》《东门行》
《艳歌行》《陌上桑》
平陵东
《孤儿行》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
“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
“头多虮虱,面目多尘。……手为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霜,中有蒺藜;拔断蒺藜肠月中,怆欲悲。……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二、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和痛苦
《战城南》《十五从军征》
《古歌》《悲歌》
古歌
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三、反映男女爱情和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的抗议
《有所思》《上邪》
《上山采蘼芜》《怨歌行》
《孔雀东南飞》《白头吟》
《江南》
将仲子
菩萨蛮
上山采蘼芜
江南
四、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悲哀
《薤露行》
《蒿里行》
《日出入》
薤露行
五、讽刺政治黑暗、揭露权贵势要的骄奢、荒淫
《相逢行》 《鸡鸣》 《长安有狭邪行》
“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
“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
六、动物植物的诉说与寓意
《枯鱼过河泣》 《乌生》 《豫章行》 《雉子班》
枯鱼过河泣
《陌上桑》
最早见于沈约《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
徐陵《玉台新咏》收此诗,题为《日出东南隅行》;
郭茂倩《乐府诗集》又收入,题为《陌上桑》。
《陌上桑》的艺术成就
塑造了一位美丽、机智敢于戏谑权贵的采桑女子的形象 。
采用了对话、虚构夸张和铺排渲染等手法塑造形象。
《孔雀东南飞》
我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五言长篇叙事诗
“长诗之圣”(王世贞《艺苑卮言》)、“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沈德潜《古诗源》)
最早见于徐陵的《玉台新咏》
《孔雀东南飞》的艺术成就
塑造了鲜活的人物 。
运用个性化对话、富有特色的动作描写、环境、景物的铺排渲染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精化叙事的材料。
第三节
(一)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为主,亦有浪漫色彩
(二)注重叙事
注意取材的角度
善于选取具有戏剧性的突发事件,如《妇病行》《东门行》
注意详略得当
人物对话比重大,如《上山采蘼芜》
第三人物叙述
(三)长于写人
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四)形式自由多样
杂言体
五言体
(五)语言朴实自然、言近旨远
饱含感情,且富有变化。如《妇病行》《孤儿行》《古歌》
“汉乐府歌谣,采摭zhí闾阎yán ,非由润色;然而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胡应麟《诗薮》)
汉乐府诗的地位和影响
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开创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
叙事技巧对后人影响
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章思考题】
1、乐府民歌按其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代表作品?
2、乐府民歌与《诗经》相比,在艺术上有何新发展?
3、何谓“乐府”?乐府机构采诗的目的是什么?
4、请结合作品分析,谈谈乐府民歌的叙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