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爸爸跟妈妈完全属于2大不同的菜系,为了让饭菜更适合妈妈吃。妈妈还是会选择自己亲自下厨为我们烧饭。可是这年夜饭,妈妈还是第一次烧。小时候有外公,外婆,结婚了有婆婆,一般过年都不管烧年夜饭的事情。这次爸爸就将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妈妈。爸爸带着子烨,子坤出去玩,开心,快乐的玩。
http://s15/middle/50e4ddb0h9bf6a3cc701e&690
为了让饭菜烧的更好些,妈妈还没有少花心思给外公,外婆打电话寻求秘籍。
第一道菜:红烧蹄髈
这道菜,主要是妈妈嘴馋了。老早就打电话给外公。
首先将蹄髈在火上将皮上的毛烧掉,这样皮就变的黄黄的。一定要确保皮的完整性。然后将蹄髈清洗安静,在内部的肉上割几刀,耐心的用盐腌制一番。根据自己的口味放上桂皮,八角,酱油等调料放进压力锅里,让压力锅尽情发挥。50分钟后,这道菜就出炉了。
第二道菜:红枣烧鸡
其实就是一般红烧鸡,妈妈放上了我最爱吃的红枣。
首先将鸡清洗干净剁成块。放到热锅里炒,放上老酒,桂皮,八角等调料烧至鸡肉变紧致,汤汁少,放上开水放在砂锅里慢慢煲,中途放上红枣,放上酱油,盐,最后撒上葱花。香喷喷的红枣烧鸡就做成了。这炖鸡的时候妈妈在准备别的菜。
第三道菜:蛋卷
这道菜速度特别慢,妈妈也是咨询了外婆后才更加有信心做的。
首先将肉剁成末,撒上盐,加入酱油,生姜末,葱末搅拌均匀。将2块嫩豆腐用纱布捏去所有水分。将2分材料一起放在锅上翻炒,加入一些糯米粉,将肉跟豆腐充分的拥抱融合。起锅备用。
后面的工作比较繁杂,妈妈也是越包越顺手,越包越好看。
切菜肥肉放在锅边,将肥肉炸出一点油,将鸡蛋充分搅拌,用小勺子舀鸡蛋在锅底充分摊开,要薄薄的一层,呆鸡蛋稍好,将肉豆腐小块捏紧后放置鸡蛋层上,用鸡蛋层紧紧包裹住肉放在一旁稍等片刻后起锅。此时一定要小火。肥肉慢慢炸出的油决定能保证蛋卷不至于烧糊。这道菜妈妈特别有心得,刚开始不是蛋层铺厚了,就是蛋层铺少了,刚开始的几个蛋卷反正肉随处都能见到。经验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后面的就越包越熟练,越包越好看了。馋嘴的我还让妈妈中途喂我吃了2个了。
第四道菜:红烧鲫鱼
爸爸江苏那边的习俗,过年烧鱼一定要放豆腐。红烧鲫鱼非常简单。首先将鱼简单腌制一番,放在油锅里煎至金黄,放上老酒,酱油,葱,豆腐等烧熟就可以起锅了。
第五道,第六道菜:凉菜
爸爸江苏那边的习俗,过年有凉菜,热菜,甜品等三个程序。在福州生活10多年了,该省的就省掉些。
准备2道凉菜:凉拌海蜇丝,蒸腊肠。
海蜇丝清洗安静,切丝,放上些白醋,葱末,芝麻油等搅拌均匀就行。
腊肠是姨奶奶亲子灌的,所以妈妈只负责蒸跟切的任务就行。
第七道菜:火锅
应该说这道菜只需要准备食材就行了。
火锅料现成,食材如:肉,鱼丸,肉丸,撒尿丸,火腿,三明治等等10多钟食材妈妈10来分钟就备全了,只等倒是电池炉摆上充分发挥热就熟了。
第八道菜:蒸团子
团子是奶奶事先就做好的。
根据需要煮上糯米,熟后摊开足够的凉。切好上海青末,姜末,葱末,盐,鸡蛋搅拌均匀后将所有的料搅拌均匀后,放在油锅里炸。要吃的时候,放在锅上或者微波炉上一蒸就行了。
第九道菜:羹
爸爸江苏那边的习俗,过年一点要吃芋头。所以这道菜,妈妈成了看客。
奶奶将豆腐切小块,芋头切小块,香干切小块,还有一种妈妈叫不出名字的海鲜干切末。(奶奶告诉了妈妈,可是妈妈没有记住,因为奶奶用家乡话说的,妈妈不明白。)然后就将这些小块,末等一锅煮上,撒上葱花就出炉了。
第十道菜:红烧牛肉
爸爸那边的习俗,用卤牛肉而不是新鲜的牛肉烧上海青。
将卤牛肉等却片放过上红烧,放上生姜,干辣椒,老酒,酱油等烧,然后放上上海青炖。因为家里有姑爷爷,2个叔叔,所以得烧些他们喜欢的菜。
第十一道菜:虾
这道菜最简单,吃到复杂了。
将虾放在开水中煮上片刻就行。吃的时候要放下筷子,用手剥掉皮吃。
第十二道菜:红烧大排
这道菜是姑爷爷的最爱。
妈妈现将大排的开水中捞一下,然后放上生姜,大蒜,老酒,酱油等红烧,放上土豆炖,起锅前放上盐,葱花,鸡精出锅就行。
虽然是12道菜,妈妈将时间分配的非常好。烧好鸡放在砂锅上炖,然后烧大排,准备其他的石材,家里的微波炉,电池炉,砂锅,压力锅,炒锅一下子充分发挥作用。有这些家伙的帮忙,妈妈的年夜饭就烧的更加轻松了。虽然妈妈平时并不喜欢微波炉,但是关键时刻还是要好好用用。
这是妈妈第一次下厨烧年夜饭,在大年二十九就开始跟爸爸讨论要如何准备,准备多少。毕竟今年我们是三家人一起过年,不能怠慢了客人。年夜饭烧好了,当然就是我们尽情的享受了。估计是我在妈妈烧制的过程中我偷嘴了,所以年夜饭这顿,我更多的是喝橙汁,喝饮料。小口小口的享用美食。子烨子坤还拿着鸡爪在静静有味的啃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