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博客在热议重男轻女的问题。钰妈也凑个热闹随便写写、在钰妈嫁到的地方,在钰妈生活的深圳。生儿子其实更重要。钰妈生了一个女儿,但是非常地幸福快乐。而其特别荣幸能生一个女儿。因为钰妈始终觉得自己的幸福只能靠自己去感受,去争取。这跟生儿生女没有太大的关系。儿子女儿都是爸爸妈妈手中宝,疼都来不及。但是在好多中国人的眼里还是生儿子更重要啊。
钰妈坐月子在江苏老家,好多生了女儿的妈妈们来看我就跟我说:还是你比较幸福。有老公疼着,有婆婆照顾着。我那会儿,坐月子还需要自己给自己做饭吃,自己24小时看护孩子。家里的男人白天工作,晚上睡觉,家里的公公婆婆愿意守着那麻将桌也不过来帮忙打理孩子。那委屈只有自己往肚子里咽啊。怪就怪自己的肚子不争气。而且还经常唠叨着生二胎,而且必须是男孩的说法啊。
钰妈生了女儿,家里的长辈就过来发话了“我家谁谁谁可是四代单传啊。”“好好保养身体,准备奋战第二胎啊”钰妈听着也就当听过了。毕竟日子还是跟自己心爱的男人一起过,只要他不介意就行了。面对这种谈话,钰妈还是挺理解的。老人肯定还是更喜欢儿子的。
一、根深蒂固的“香火”思想在作怪
中国封建社会2000多年的历史。重男轻女在哪个朝代依旧上演着同样的故事。继承香火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如今的社会也还算存在着。钰妈生活的周边非常多的潮州人。他们依旧上演着这种情结。反正不管怎么生,儿子是必须要要有的。钰妈身边好多潮汕一带的家庭,家里都是儿女成群啊。都靠着父亲出去工作,母亲在家里看着孩子。年纪轻轻的妈妈们身边2-4个孩子非产的正常。而且都是年轻的妈妈们自己亲自上阵带孩子。那个辛苦也许只有那些妈妈们才能了解。
有的家庭为了生儿子心切,连连去照B超。如果是女儿的话,考虑到经济问题,直接就做人流了。好多年轻的妈妈都喜欢聚在一起说说自己的伤心事啊。为了儿子,好多年轻的妈妈们忍受着身体跟心灵的煎熬啊。
这“香火”的思想在农村更是普遍的存在。生了儿子,家里有了支柱,不会被人欺负,不会被人指着说“你们家什么只会生一些赔钱货”。尤其是农村战火四起的时候,这儿子发挥的作用更是无法替代的。
二、继承财产,将自己的家族事业发扬广大
虽然我们年轻一代觉得生儿生女是一样的。但是对于家族企业,拥有几百万家产的人家,是一定需要儿子来继承这些财产并发扬光大的。女儿嫁出门了就算别人家的门,家族企业是不能交给女儿的。甚至有时候还会考虑入赘(上门女婿,福州一代特别流行这招。如果上代人没有生到儿子,就只能用这招来预防。)钰妈还看到一些关于借腹生子的故事在高官,在富商身上上演啊。
三、养儿防老
老人嘴里经常唠叨的一句“儿子多好啊,养儿防老”这些都是古代经济条件受限的时候的普遍想法。钰妈觉得现在的福利条件那么好,购买了社保,甚至商业保险,能让自己的老年无忧。但是老人会强调说“是啊,但是在临终的时候,儿子跟女儿就完全不一样了。”钰妈也就听着,听着老人发挥他们的言论。养儿防老这些思想在老年人心里还是很重要的。毕竟有儿子在身边守着,照顾着,能抚慰老人年老后孤单的心灵啊。老小老小,老人年老后,还是指望有儿子,有孙子,甚至重孙在膝前陪伴着。
四、更能发挥男人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如果家庭的男人喜欢打篮球,喜欢游泳,喜欢郊游。这个时候,有个儿子更加方便。更能发挥一个男人的本能,他们会觉得将自己的十八班武艺都交给了孩子。
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男人确实比女人更能发挥作用
在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男人更是上演了更加最要的角色。他们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一个男人就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所以啊,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是存在的。不过钰妈觉得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如果每个家庭都为了儿子不折手段的话,那以后这媳妇就难娶了。娶不上媳妇,这社会怎么向前发展,人类怎么继续繁衍下去。
虽然儿子重要,但是平衡男女数量问题更重要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