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叛逆女儿斗智斗勇(育儿博客首页学做爸妈篇推荐)

(2009-07-06 06:40:41)
标签:

杂谈

    与叛逆女儿斗智斗勇(育儿博客首页学做爸妈篇推荐)

    因为妈妈平时喜欢展示我优秀的一面,总能从调皮当中用欣赏的眼光发现我的优点跟可爱之处,其实我也很让妈妈头疼啊。这2岁8个多月的孩子,是越来越皮,越来越捣蛋,越来越叛逆。这心中稍有不满,绝对跟大人开战,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往往通过砸东西,哭闹,甚至让妈妈们亲自尝试巴掌的味道来展示这种情绪。妈妈有些纳闷了,这么点大的孩子怎么会这样了。原来都是叛逆惹的祸。
    儿童心理专家说,宝宝两岁以后,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会做出自我选择,如果不对他的胃口,他就会反抗。这种叛逆行为属于正常现象,说明宝宝身心发育开始健全,渴望有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去接触新的事物,希望按照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行动。所以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不能一直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阻止甚至恐吓孩子。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自由发挥吧。钰妈也是经过了好多尝试,失败了,然后再接再厉。永不言放弃。有些做法也不一定正确。


     情景一:孩子不满时砸东西,吵闹,甚至口出狂言,大大出手
     刚开始的时候,钰妈会说“小孩子要听话,不能瞎闹,要不然妈妈打屁股了。”后来发现这些话根本就是耳边风啊。说不定,这左耳跟右耳根本没有听到。孩子根本不理会。而且还跟着学会了。妈妈稍有犯错,孩子就来了。“妈妈不听话,打屁屁”有时候,妈妈这屁股还真的要挨打啊。妈妈发现这招对付孩子根本就是适得其反。
     后来啊,妈妈发现,孩子不满的时候,砸东西,吵闹,由她去。让孩子好好的发泄。钰妈转身离开忙自己的。此时也要告知其他家人不许给孩子任何形式的安慰。但是一定要保证那些东西不砸到孩子。不到几分钟,孩子平静了。冲到妈妈怀里“妈妈,妈妈抱抱”到妈妈怀里来找安慰了。等孩子平静了,稍稍的讲讲道理。告诉孩子这样做为什么不对。然后跟孩子一起将乱七八糟的玩具收拾好,摆放整齐。给孩子深情的拥抱并亲吻。让孩子内心深处需要被关注的心理得到满足。后来发现孩子乱发脾气有所控制。尽管现在经常不满会说“打妈妈”。妈妈想啊经过慢慢的诱导,教育会有所改善的。

     情景二:好奇心驱使下,对好多东西充满兴趣
     钰妈想,好多父母严厉规定:孩子不能碰饮水机,不能碰电器。好多规章制度来让孩子规避家里的危险。钰妈当初也是这么做的,但是发现,孩子依旧喜欢去碰那些在父母眼里危险的物品。钰妈后来的作法有些改变:
     改变一:将一些剪刀,刀,利器等容易伤到孩子的东西好好的收着,放到孩子根本看不到或者触碰不到的地方。或者通过一些游戏,比如剪纸,切菜来让孩子感受一下这些物品的威力。让孩子轻轻的碰碰这些物品。
     改变二:家里的饮水机,或者烧开的水,或者装在杯子里的开水,在保证不让孩子烫着的情况下,让孩子亲自去体验那温度。轻轻的被伤害着的时候,孩子会跑到妈妈怀里说“妈妈,我不碰了,那个好烫的。”经过几次试验之后,发现孩子对那些热乎乎的东西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每次喝水都会说“妈妈,烫吗?”而且自己也会很小心翼翼的去触碰这些物品。

     改变三:其他一些安全的物品让孩子去碰,去整理。不要因为会影响家里的整齐而限制孩子不许碰这个,不许碰那个。严格的管制了孩子的好奇心跟探索心里。钰妈每次都看着琪钰将家里的玩具,物品摊满整个客厅,自己开始用积木建房子,用玩具餐具烧菜,用写字板画一些根本看不懂的图案。有时钰妈也会被吸引进去陪同孩子一起玩。并在玩累了,让孩子一起收拾玩具,物品。将他们都完璧归赵了。

     情景三:不想吃饭的时候,将碗一推,在桌子上开始抗拒吃饭
     遇到这种不吃饭的情况,钰妈就一个做法,那就是不想吃饭就不吃饭。等到饿了,再让孩子吃饭。
     作法一:家里所有人必须在桌子上吃饭,不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这是钰妈严格规定的。大人做起来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作法二:经常为孩子做一些换花样的菜品。
     作法三:琪钰不吃饭,妈妈绝不强迫,让孩子自己去玩,或者观看大人们香香吃饭的样子。也绝不做跟在屁股后面一口一口喂半天的事情。让孩子发泄了不满,或者是肚子饿了。重新给孩子做,重新陪着孩子在餐桌上吃饭。一般情况下,让琪钰自己动手吃饭,在钰妈的坚持下,琪钰吃饭这个问题还不是那么闹心。

     情景四:喜欢到隔壁家捣蛋
     刚开始的时候,我出入隔壁奶奶家的时候就跟家里一样的。而且每天都必须去报到。经过好几次诱导。琪钰知道每次去奶奶家会轻轻敲门,说“奶奶,我可以进来吗?”还能一直坚持着。
     2个孩子之间比较熟悉,家里的玩具什么经常处于交换状态。钰妈会让琪钰找出那些玩具不是自己的。并陪同孩子一起将玩具送到奶奶家。并告诉孩子不能随意拿其他人的东西。

     情景五:偶尔说说脏话,骂人
     钰妈也很困惑。琪钰最近动不动就是“打死你”,甚至偶尔还能说出“妈妈的”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碰到这种事情。钰妈每次听到了。都习惯的问“琪钰,你在说什么?妈妈怎么听不懂啊。”此时琪钰会支支吾吾的不知所云。看到这种情形,钰妈乘胜追击告诉孩子说脏话不礼貌,而且容易产生很大的误会。看来这教育跟耐心真是密不可分啊。

     情景六:跟妈妈斗气

     钰妈不知道别的孩子怎么样啊。琪钰有时候就会这样。在教育这条路上,钰妈也需要检讨啊。有时面对孩子无止境的哭闹,发泄,钰妈的耐心有些瓦解的时候会大大出手打孩子,甚至吼孩子。此时的琪钰会无助的站在那边哭,然后去寻找下一个安慰目标。开始跟妈妈斗气了。“妈妈打我,不跟你玩了。”不跟妈妈说话,不理睬妈妈。此时钰妈也需要好好的平静自己的情绪。所以也就放着不管。但是一会儿功夫,琪钰会跑到妈妈身边,抱着妈妈“妈妈,不要生气了,我听话”  听到这种话,钰妈的眼泪自然就下来了。看着孩子为妈妈擦眼泪的情形,看来这教育急不得,得慢慢来。需要耐心跟爱心的终身陪伴啊。 

    情景七:孩子有时不带耳朵

    这种情况还不少了。有时候奶奶跟爸爸喊我,我听而不闻啊。依旧专心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这耳朵啊,有时候就是一个摆设。有时候我犯错误了。妈妈耐心的说教,跟我分析重要性。我一个劲的点头,表示同意。没有想到,这一转眼的功夫,一切都变卦了。一样重复着错误,有时候还将自己弄得靑一块,紫一块的。受伤了,跑到妈妈身边“妈妈,疼。我以后不弄了”承诺就像过眼烟云啊。一转身的功夫,就能做到好了伤疤忘了疼。

    面对这种情形,钰妈只能随时的进行教育了。每次出门,都会牵着琪钰的小手,通过走过的路,跨过的坎来跟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了。每每陪妈妈出门的时候,遇到难走的路段,“妈妈牵着,就不摔倒了。”这就是很大的进步。

    

     为了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每每有空钰妈都会陪着孩子四处去走走,让孩子能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钰妈也需要继续努力,改正自己不正确的教育方式,跟孩子一起快乐健康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