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家里有了孩子,突然之间多了2个人--一个是孩子他爸的妈,一个是自己十月怀胎的孩子。为了孩子,婆媳之间冲突还挺多的。
第一条:老人喜欢给孩子多穿衣服
老人总担心孩子冻着,喜欢给孩子里三层,外三层的给裹着。但是年轻的妈妈会觉得孩子喜欢运动,调皮,一会儿功夫孩子的衣服湿透了,所以年轻的妈妈总喜欢给孩子少穿些衣服,还经常摸摸。经常给孩子更换衣服。
第二条:老人喜欢给孩子买零食
老人觉得现在经济条件宽裕了,能给孙子孙女买好多玩具,好多零食比如饼干,糖果,泡泡糖什么的。年轻的妈妈会觉得这些浪费钱还在其次,关键是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养成吃零食的习惯很容易造成偏食。
第三条:老人喜欢宠着孩子,真的是掌上明珠宝贝
现在一个孩子家里有好多人宠着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爸老妈还不算那些姑妈伯伯之内的。只要是孩子的要求老人一般都会满足。年轻的妈妈会觉得这样会让孩子任性,无理取闹,不合群。适当的时候还来一些打手板等体罚。老人总喜欢在旁边唠叨,孩子还这么小,他懂什么啊。有时候还会出面护着自己的宝贝孙子啊。
第四条:老人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
老人会觉得孩子还小,不要学这个,学那个。甚至吃一顿饭也要跟着屁股后面跑一个多小时还搞不定。年轻的妈妈会让孩子学会自理生活,比如自己吃饭,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学会整理玩具,简单的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品,为以后的独立打下基础。
第五条:让孩子顺理成章的接受不属于自己的物品
每每去逛超市,老人总喜欢偷偷的拿些超市的散装的食物给孩子吃。或者很自然的接受混的比较熟悉的小朋友的食品。年轻的妈妈会觉得这样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容易长大了想着不劳而获。
总之啊,这育儿婆媳之间的矛盾何止这些。钰妈觉得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啊,基本上每天都存在。我的处理方法是:
一、建议奶奶将零食改为水果
这饼干,花生,瓜子,泡泡糖等零食啊,偶尔吃吃没有太大的问题。就建议奶奶给孩子买水果。换个东东来取代那些根本没有任何价值的零食。
二、通过自身的行为来诱导孩子
每每有时间钰妈都会带着孩子逛超市,每次都很耐心的告诉孩子这些零食要少吃,而且这些东西并不好吃。只是一些香味而已。陪着孩子选购一些有营养,外包装又比较诱人的全麦面包,牛奶,或者水果之类的。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自我意思来判断该如何去选择。在平日里,钰妈也比较控制吃零食的习惯。家里尽量不要零食堆积。吃饭前半个小时,一定不要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每每逛超市的时候,钰妈都会让孩子将自己喜欢的食物打包,去打称,然后自己到前台去买单。每每都跟孩子说“琪钰,这些东西属于超市的,我们要买了单才能吃,才会变成自己的。”经过几次后,琪钰都会跟钰妈说“妈妈,我来,我去打称”“阿姨买单”每每从超市买的食物都会养成到了超市外面才打开吃的习惯。而且每每在超市买单都养成了排队的习惯。偶尔也有犯规的时候。
三、一些不太原则性的事情让老人做主
比如给孩子穿衣服,上哪里去玩,给老人绝对做主的自由。因为琪钰现在大了,知道跟奶奶说“奶奶,我好热啊。”而且老人也就在家的周边方圆1公里类走动。
四、原则性事情钰妈坚持,但是会安抚老人的情绪
原则性事情比如,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饭,让孩子定时睡觉,让孩字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钰妈会坚持自己的意见。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事先让老人保持沉默。让老人不要做孩子的挡箭牌。但是会跟老人进行沟通,孩子大了,应该让他们自己做主。这样老人也图个清净。
五、好多处于商量的事情,征求一下奶奶的意见
这个做法不知道好不好。反正家里一些事情需要商量的时候,钰爸都会征求奶奶的意见。
婆媳育儿之间的冲突,矛盾多了去了。钰妈就想到这些处理方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