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bmiddle/50e3893bxa12c2e29e7cd&690
水西门是安康城中一个知名度颇高的地方,它不仅是由安康城到汉江边观光、休闲的主要通道,还是城中形成较早、规模较大的“夜市”区。然而,现在我们眼中的这个“水西门”,其实只是一个“搬迁户”,其在此处落地的时间尚不足30年。
老安康的“水西门”,是于清嘉庆二年(1797)在金银巷北端的龙窝堤上(今洪水标志塔一带)开启的,本名“安澜门”。因其位于城西且面对汉江,故人们习惯称之为“水西门”。此门外西侧,建有供奉汉江水神杨四将军的“平浪宫”。在汉江航运的繁荣期,水西门一带也曾是人流如梭,往来于城中与河街及码头间的各色人等川流不息。特别是每年六月的平浪宫庙会,从事与水相关的行业轮番举行仪式,感谢“杨四将军”的保佑,庙会可长达半个月左右。每遇此时,水西门更是热闹异常。
1983年7月31日,汉江洪水洗劫安康,城堤亦遭毁坏。恢复重建时,相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将水西门“迁移”至现在的位置。不知从何时开始,水西门内的“北城隍堰”逐渐兴起了“夜市”一条街,各种小吃汇集于此,成为安康人夜宵、休闲的选择。水西门外,有整个城区最开阔的江岸,是“汉江公园”的主景区所在,有广场、花园、茶楼、游船等一系列设施吸引着人们的脚步,在这里休闲散步、亲水涤趣、观澜抒怀,当不失为人生一乐也。
今日之水西门,其人文风情已然显现,但水西门本身的“门”却实在显得有些寒酸,确切地说,那只是一堵简陋、小气的“门洞”。以此,如何能承载弘扬“汉水文化”的重任呢?不知有关部门是否有计划彻底改变这一状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