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清明落雨时
文/图片/串河平夫
清明节就要到了,此刻窗外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在我的记忆里,清明节前后总是会下雨的,那连日的嘀嗒嘀嗒的落雨声,仿若时钟一般提醒着人们,春天真的到了。对那些想外出踏青的人来说,清明假期无疑是最佳的时机。我相信,人们在望上一眼那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后,被整个冬天压抑着的心情就会顷刻得到释放。但对我而言,清明前后却是一年中最让我伤感的日子。如果再遇到下雨天,我的心情会更加压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杜牧的著名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十八年前,父亲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从那以后,我们每年都要在清明节那天为他扫墓祭拜。父亲在世时是一位极其少言寡语的人,我从未见过他在人前夸夸其谈。他一生非常注重实际,尽管文化程度不高,却长年坚持写工作日志。在他一本本工作日志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条条工作经验、体会和教训,唯独少见那些豪言壮语。他生前曾对我说:“我这辈子吃亏就吃亏在文化低上。除了不断学习和向人请教,并把学到的东西赶快记在本子上外,其他大道理我也不会说。孩子你要记住,到什么时候人都要靠真本事活一辈子。”
父亲非常敬重有文化知识的人,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做为一名劳改队里的指导员,他管理着好几百号犯人。其中有很多犯人的文化程度都很高。为了发挥这些犯人的专业特长,父亲給他们提供了最佳的工作场所。如工程设计室、美术室、文化宣传室等。当他了解到有几位犯人在大学里是研究电力工程的专家时,就为他们设立了一个电力工程设计室,让他们专心于大型变电设备的研制。后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这些犯人真的研制出一台大型变压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家实力较强的变压器厂。
父亲在儿女们教育上的要求是很严的,我们兄妹决不敢违反学校的纪律,作业也从不敢耽误和抄袭。每当大哥谈到父亲时,他常会流着泪讲起三年自然灾害时被父亲打回学校的情景。那时,他在某商业学校学习,因无法忍受饥饿,很多同学都退学回家了。大哥常说,正是父亲当年的无情,他才被迫坚持了下来,最终使他具备了很强的财务专业技能。
与大哥相比,我是幸福的。不仅如此,在我们兄妹当中,我和父亲也是最贴近的。父亲一生既严肃又很少说话,同事们怕他,哥哥妹妹怕他,妈妈也怕他,只有我例外。我们爷俩会经常坐在一起,他不紧不慢地讲他的人生故事,我无拘无束地谈我的兴趣和理想。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我跟人学会了用罐头皮制做电动机。那天,当我把自己做的电动机展示在父亲面前时,他就坐在旁边一声不吭地仔细看着。我先给电动机安上小叶扇,接着通上电。当电机转起来时,父亲非常有兴趣地用手在叶扇前试了试风力,然后先用左脸贴近了试试,再用右脸贴近了试试,最后开心地眯起眼笑了。
也就在那天,父亲说了一句影响了我一生的话。他说:“平儿,爸爸一辈子都不愿求人,请客送礼那一套爸爸也不会。你长大后要想工作和生活,就得靠真本事,爸爸真的帮不上你。”
父亲的话我当时听明白了,也记住了。后来我先后跟人学了很多技能,电子、美术、钳工,等等。每当我学手艺需要钱时,爸爸从来都不犹豫。很多东西当时都需要到省城或上海才能买到,爸爸就想办法托人去买。我安装响了收音机,他会和我一起听。当我把画好的画挂在墙上时,他也会饶有兴趣地一张张仔细看。父亲从未表扬过我们兄妹,他唯一鼓励儿女进步的方式,就是用慈父般的神情看着我们,并如获至宝般地拿起我们的成绩单或作品,认真端详着,然后眯起眼笑着。这就是我的父亲,在看似严厉的脸庞上也会不失时机地绽放笑容。
清明节又到了。爸爸,我和妹妹已经约好了,到那天我们一起去看您和妈妈。我没有忘记您的话,人要靠骨气立于世,要凭真功夫活一生。

后话:不知为什么,父亲去世十八年后我才写出这篇文字,这么多年来,我无数次拿起笔,然后大脑顿觉失去氧气,千言万语顿时不知从何说起。我无数次问自己,究竟怎么了?难道父亲在我心里的形象还不够深刻吗?我可以写自己,写他人,唯独不能写父亲。每当写起他,我的眼眶就会湿润,视线就会模糊,心绪就会翻涌。我必须努力安抚自己。这一安抚,就是十八年,方能形成此篇拙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