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选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教师应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
文/串河平夫
本文只是与教师同仁交流养孩子的心得
在我从教这么多年里,结识的教师成百上千,其中优秀教师也比比皆是,但有一种现象却让我十分好奇,即:有很多教师,他们自己的孩子在班级里并不十分优秀,学习成绩常表现平平,甚至还很差。这是为什么呢?
长期观察和思考后,我个人愚见认为:
1、一些教师不会角色变换,在家中也摆出一副教师的架子
这些教师往往不懂得给孩子创造超过自己的机会的重要性,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教育问题上,他们往往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这样就造成自己的孩子长期处于被动消极的心理压力之下,精神负担过重。长此以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丧失,积极性逐渐下降。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受影响才是怪事。
为此我建议,教师们应该学会在自己孩子面前放下教师的身段,与孩子平心相处,有时故作不懂地向孩子请教几个问题,或者对孩子的观点表现出津津乐道的样子,这样或许会让你收获惊喜。
2、一些教师,特别是那些优秀教师,他们过于看重自己的名声
这些教师在自己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始终给孩子灌输要争先进、得第一的理念。似乎自己孩子的优异成绩是对他们个人教育能力的最大的肯定。这类教师往往容不得自己孩子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出现短暂的,甚至是仅仅一次的失败,就怕别人怀疑自己以前的教育能力,觉得那是很丢人的事。
孩子的学习是个长期过程,有谁能保证在无数次考试中成绩不会有起伏,甚至有较大的下降或失败呢?长期背负着巨大心理压力的孩子在面对考试失败时,往往会心里过于紧张,如果在随后的考试中不能重新取得好成绩,再次建立起个人学习信心,那么,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就会萌发自卑的心理。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下降,不影响学习成绩也是怪事。
3、一些教师常把对其他教师的个人成见带回家里
他们或者瞧不起其他教师的教学能力,或者对其他教师的人品指指点点,总以为自己是完美教师的化身,并认为自己亲手调教孩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不仅在配合孩子教育上过于自信,其言行也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其他教师的尊重和认可。
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发生知识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孩子心中有何地位,往往会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些学习优异的学生,他们往往都是对教师非常崇敬的孩子,凡真正有经验的教师都不会否认这点。
我们的教师由于处于教学第一线,直接与其他教师打交道,期间不免会产生一些个人的成见或恩恩怨怨。记住,切忌回到家里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议论其他老师的不是,个人有气闷在肚里是罪,发泄出来影响到孩子学习就是大过了!
曾经见过一些教师,他们的孩子在刚上学时在班级里都很优秀。后来,经常见到他们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议论其他教师为人如何不好,教学方法如何不是,结果他们的孩子以后大多遇到了学习上的问题,不是学习成绩差了,就是怪其他老师故意欺负他(她)的孩子,等等。
总之,不管我们的教师个人水平如何,不管我们个人对教育行业内部各种现象的态度如何,做为家长,我们首先要学会角色变换,慎重把教师角色和光环带回自己家中,让自己孩子承受着不该有的心理压力。此外,不可在孩子面前议论其他教师的不足,要尽力避免议论本行业内部一些消极现象,为孩子营造出一个尊师重教的家庭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