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人张大哥
文/串河平夫
在我们小区门口有一间小卖店,它北衔合肥市最繁华的淮河路,南接合肥最大的菜场中菜市。小卖店经营者姓张,大我几岁。张大哥的妻子姓戚,我称她戚大姐。
因为小卖店市口好,生意自然红红火火,因此夫妻俩每天都要24小时轮班,白天做着逛街游客的生意,晚上为网吧和菜市进货的人提供烟酒、饮料和方便食品等。张大哥曾经和我透底说,他这个店一年的收入有十几万,如果店面再大些,生意还能做的更大。
为了方便顾客,张大哥的小卖店门前总是放着一些凳子,游客们逛街累了常会来到店前买瓶水,然后坐下来歇歇脚、聊聊天。来这里的不仅有顾客,更多的是我们小区里的一些住户。
我和张大哥认识快十年了。每当在单位加夜班回来晚了,或者平时晚上看书累了下楼去散步,我都会在张大哥的店里坐坐,和小区的熟人、朋友们聊聊天,交换一下一天的见闻,然后心宁气和地回家休息。久而久之,我在这里结识了很多各色各样的朋友,有省内各家新闻媒体的当红记者;银行、机关、学校的干部职工;省内一些企业的老板;江、浙、沪、粤等地来肥做生意的商人;还有一些张大哥私下跟我透露说的所谓黑社会头头们。大家平时在这里相处的都很融洽,除了聊聊山南海北的奇闻异趣外,当遇到小区共同关心的事务时,大家还会齐心协力,各自使出自家独门绝活。因此,小区虽然处于闹市中心,却常年保持着安宁祥和的气氛,连小偷都不敢轻易进入。
在张大哥的店里,我可是长了不少见识,比如吸毒的人都长什么样?新疆小偷的窝点在哪里?为什么他们这样猖狂?新闻媒体都是怎样运作的?市里发生了什么大案件?侦破进展如何?还有一些贪官们、艺人们的桃色花边新闻等。呵呵,都是些不能登上报纸电视、难得一见的第一手材料。而这些奇闻异事的事后验证率几乎达到95%以上,真令人称奇。
别看张大哥平日里迎来送往的像个男“阿庆嫂”,但私底下就和我投脾气,这我是有感觉的。比如每次经过张大哥店前时,他都会说:“李老师呀,来店里坐坐吧”。每当我坐下时,他常会拿出“冰红茶”、“鲜橙多”之类的饮料招待我,夏天时还会拿出雪糕让我吃。而每次我要付给他钱时,他都会以“我们兄弟俩就不要见外了”的话拒绝我。
张大哥知道我晚上喜欢熬夜看书、写东西,有时他会打手机给我:“李老师,下来坐坐吧,休息休息”。当我下去时,他常会泡上两碗方便面,打开一袋花生米,然后和我边吃边聊。这些年,我家中常有人生病住院,张大哥知道后都会买上几百元钱的礼品前来慰问。用张大哥的话说:“李老师,你是个有学问,见过各种世面的人,大家都说你儒雅,对什么身份的人都平易近人,有亲和力,什么样的人都愿和你交知心朋友。我这辈子就相信自己,相信钱拿在自个手里是真的,但我相信你,你是我这辈子诚心认准的好兄弟!”。
对一个把钱看得很重的买卖人来说,张大哥对我的这份感情真让我十分感动。每当听到张大哥对我的过高评价,我真的感到万分惭愧。其实这都是生活的磨练才让我懂得了尊重他人的意义。我对张大哥说:“一个目中无人的人,就不配做人。试想,一个自认为与畜生为邻的家伙,那他自己又是什么货色呢?姜太公还有戴着破草帽钓鱼的时候,毛泽东还有独坐池旁听蛙鸣的时候。天底下,我心中有人,则人心中有我。”张大哥非常认同我的看法。实际上,张大哥家也有一些社会地位很高的至亲好友,但他始终坚持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